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散文?

發布時間:2023-12-18 15:4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揚州12月17日電 (記者 應妮)第六屆朱自清散文獎16日在揚州頒出。韓少功、南帆分別憑借《人生忽然》《村莊筆記》獲得“傑出作家獎”,夏堅勇、陳福民、蘇滄桑分別憑借《慶曆四年秋》《北緯四十度》《紙上》獲得“優(you) 秀作家獎”,晏明以《揚州夜訪錄》獲得“揚州籍優(you) 秀作家獎”。

  一句“我是揚州人”,體(ti) 現了文學大家朱自清和千年古城揚州之間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2010年,《人民文學》雜誌社和揚州市共同發起和創立“朱自清散文獎”,並永久落戶揚州。該散文獎旨在向先生的誠摯、詩意和富於(yu) 公共承擔、道義(yi) 情懷的散文精神致敬,表彰漢語散文寫(xie) 作的卓越成就,重申散文寫(xie) 作的文化價(jia) 值和散文對於(yu) 民族語言與(yu) 生活的責任。

  頒獎過後,更值得思考的是:今天,我們(men) 需要怎樣的散文?

  第六屆朱自清散文獎評委會(hui) 給《人生忽然》的授獎辭是:既清晰地提出問題,也認真地剖析世情;既熱切地關(guan) 注生計,也冷靜地思考大道。因身體(ti) 原因不能前來領獎的作家韓少功以視頻發表獲獎感言。他表示,中國是一個(ge) 散文大國,從(cong) 先秦百家到唐宋群賢,再到魯迅、朱自清,已形成悠久而深厚的傳(chuan) 統。散文又是一種文體(ti) 最自由、功能最多樣、大眾(zhong) 參與(yu) 麵最廣的文學活動,哪怕在互聯網和多媒體(ti) 的時代也變化無窮、無處不在。“我願和各位同行一道,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為(wei) 寫(xie) 出更有活力、更有修養(yang) 、能直擊人心的中國文章,永遠在路上。”

  作為(wei) 學者,南帆把更多的時間用於(yu) 研究寫(xie) 作,但他直言散文寫(xie) 作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快樂(le) 。散文文體(ti) 寬鬆自由,既可以容納詩情,也可以接受理趣。既可以展開曆史的想象,也可以表述哲理思考。既可以談天說地,也可以轉述一個(ge) 緊湊的故事。這個(ge) 文體(ti) 常常最大限度地與(yu) 生活交融為(wei) 一體(ti) 。憑借《村莊筆記》獲獎,該作是南帆往返城鄉(xiang) 留下的一些感想。“城市文明、農(nong) 業(ye) 文明二者交匯,給我留下了很多的震撼思、困惑和思考,在這本書(shu) 中都有收集。”

  在獲獎作家夏堅勇看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深情文雅的典範,朱自清先生的為(wei) 人則以風骨嶙峋稱頌於(yu) 青史,無論是深情文雅還是風骨嶙峋,都是散文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品格。“當今文壇,尤其如此。因此,我由衷地為(wei) 獲得這項以朱自清命名、高揚著詩意和擔當精神的文學獎而自豪。”

  “朱自清先生對於(yu) 文學的貢獻有目共睹,所以我們(men) 在當下學習(xi) 朱自清先生,是學習(xi) 他文字的自然、性格的堅韌,這些都是中國當代文學所特別需要的。”獲獎作家陳福民說。在他看來,散文雖然是最自由的文體(ti) ,但深耕於(yu) 文學規律和世道人心之中。當下,散文是最可以將每個(ge) 人的真實情感都能表達出來的文體(ti) ,在麵對中國社會(hui) 快速發展的曆史時刻,散文特別適合和這個(ge) 時代共同成長。

  作為(wei) 一名女性獲獎作家,蘇滄桑的《紙上》以七篇文章、七個(ge) 非遺門類、七樣手藝人,滿載著工匠絕活和江南的獨有文化。她懷著敬畏心、好奇心,以及害怕失傳(chuan) 的擔心,用了幾年時間進行沉浸式體(ti) 驗,並將這些體(ti) 驗付諸文字,希望讀者們(men) 能從(cong) 文字裏“觸摸”到中華文明之河中那種特別豐(feng) 盈的元氣。

  第六屆朱自清散文獎首次設立“揚州籍優(you) 秀作家獎”,獲得該獎的作家晏明謙虛地說,為(wei) 揚州寫(xie) 幾行字,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的本分,並坦言“這是我和揚州的集體(ti) 創作。”《揚州夜訪錄》從(cong) 個(ge) 人悲喜出發,擴展到古城萬(wan) 象,用飽含深情的文字和細膩的筆致,融通揚州的今昔、城鄉(xiang) 、四季。

  中國作協黨(dang) 組成員、書(shu) 記處書(shu) 記,《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施戰軍(jun) 認為(wei) ,散文史與(yu) 文明史相伴,散文是那麽(me) 古老,又那麽(me) 年輕。六屆評選的積累,接活了中華文脈的文學現代化之旅,所頒獎項中的作品有著對中華文明突出特性和新時代文學豐(feng) 富性的自信展示。(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