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看中國如何協調統籌高質量發展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怎麽(me) 理解“高質量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概括地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那麽(me) ,“好不好”如何來衡量?高質量發展,究竟體(ti) 現在哪?它和過去的發展模式相比,有哪些新的特點?從(cong) 今天開始,5天時間,《東(dong) 方時空》將帶您從(cong) “更協調、更前沿、更精細、更主動、更堅韌”這5個(ge) 特點,深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多個(ge) 領域,看今天的中國如何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今天我們(men) 首先聚焦第一個(ge) 關(guan) 鍵詞,更協調。
區域協調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支撐,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nei) 容。區域協調發展的高級形態,是一體(ti) 化發展。今年是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五周年。五年來,三省一市緊扣“一體(ti) 化”和“高質量”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在新的起點上共同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從(cong) 藍圖規劃變為(wei) 現實畫卷。在交通互聯互通、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生態共保聯治等領域,交出了“滿意的成績單”。
長三角一體(ti) 化,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基石。今年6月,蘇州軌道交通11號線開通。這條地鐵有些特別,因為(wei) 它的東(dong) 端與(yu)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相聯通,在昆山花橋站實現“無感換乘”。這就意味著,隻需2個(ge) 多小時,就能從(cong) 蘇州市區,坐地鐵直達上海市中心。十年前的2013年10月,上海地鐵11號線花橋段開通運營,上海地鐵跨省延伸到蘇州昆山市境內(nei) ,成為(wei) 國內(nei) 首條跨省軌道交通線路。如今,滬蘇兩(liang) 條11號線的“牽手”,也進一步激發滬蘇之間的“同城效應”。
昆山的花橋站附近有許多工業(ye) 園、產(chan) 業(ye) 園,每天有大量人群,往返於(yu) 滬、蘇主城區與(yu) 昆山之間。兩(liang) 城地鐵在此連接,大大便利了附近的上班族。
滬蘇之間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也推動著人才、資金、資源等要素的高頻流動。比如,許多世界500強企業(ye) 中國區總部設在上海,在蘇州就近設廠。而圍繞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汽車等重點產(chan) 業(ye) ,蘇州為(wei) 上海提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支撐。以汽車產(chan) 業(ye) 為(wei) 例,60%的蘇州汽車產(chan) 業(ye) 鏈規模以上企業(ye) ,是上海整車企業(ye) 的重要供應商。
汽車產(chan) 業(ye) 互聯 協同創新 滬蘇跑出加速度
臨(lin) 近上海的蘇州太倉(cang) 和昆山,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數量眾(zhong) 多。昆山有900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企業(ye) ,其中規上企業(ye) 518家,太倉(cang) 有700多家汽車零件企業(ye) ,其中規上企業(ye) 有208家。這些企業(ye) 中,很多都是上海汽車產(chan) 業(ye) 鏈的“上遊”企業(ye) 。戳視頻↓我們(men) 去看看那片區域汽車產(chan) 業(ye) 的協同發展。
一體(ti) 化發展,交通是基礎,產(chan) 業(ye) 是關(guan) 鍵,綠色是底色。長三角地區山水相連、河湖相通、生態相依。跨界河湖,如何共保聯治?接下來,我們(men) 把視線從(cong) 上海和江蘇轉向另外兩(liang) 省安徽和浙江。
生態美超市 “兌(dui) 出”美麗(li) 新安江
新安江發源於(yu)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境內(nei) ,東(dong) 入浙江省千島湖、富春江,匯入錢塘江。21世紀初,新安江流域生態安全麵臨(lin) 嚴(yan) 峻挑戰。上遊黃山市的汙水和垃圾經新安江流入下遊的千島湖,導致水體(ti) 富營養(yang) 化趨勢明顯。一江跨兩(liang) 省,如何有效治理?2012年,皖浙兩(liang) 省開啟全國首個(ge) 跨省流域生態補償(chang) 的“新安江實踐”,到2020年共開展了3輪試點,每輪3年。按照“誰受益誰補償(chang) 、誰保護誰受償(chang) ”原則,兩(liang) 省約定:年度水質達標,下遊浙江對上遊安徽進行補償(chang) ;水質不達標,則安徽補償(chang) 浙江。
為(wei) 改善新安江水質,上遊的安徽黃山市開始了各種探索。水上垃圾的處理,曾是令人頭疼的麻煩事。為(wei) 此,黃山市創設生態美超市,用“小超市”解決(jue) 大問題。
目前,黃山市已建成生態美超市407家,實現鄉(xiang) 鎮全覆蓋,2012年以來,黃山市還采取了搬遷淘汰沿岸企業(ye) 、減少農(nong) 藥化肥使用等措施,先後實施了360多個(ge) 項目用於(yu) 保護新安江水質。
2022年初,生態環境部公布了全國首批9個(ge) 美麗(li) 河湖優(you) 秀案例,新安江黃山段成功入選。這也是對黃山市源頭治理成果的充分肯定。
這是新安江的衛星影像,展示的是2010年3月與(yu) 2022年3月,反映水質的懸浮物指數的變化,十幾年間由表示較高值的黃色變成了綠色,降低了57.97%。
再來看葉綠素a濃度圖對比,十幾年間由較高值的紅色變成了藍色,降低了36.35%。葉綠素a是反映水體(ti) 富營養(yang) 化重要指標,濃度越低,表示水體(ti) 富營養(yang) 化程度也越低。如今,新安江跨省界斷麵水質連續11年達到補償(chang) 考核要求,千島湖水質同步改善。
皖浙聯合水質監測 多項指標逐年變好
這11年間,安徽、浙江兩(liang) 省每個(ge) 月都會(hui) 進行跨省水質聯合監測。戳視頻↓我們(men) 到水質監測的現場去看看。
把單一的資金激勵補償(chang) 變為(wei) 綜合補償(chang) 。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chang) 的再升級,讓下遊主動幫助上遊謀劃綠色發展之路,浙皖兩(liang) 省正從(cong) “一水共護”邁向“一域共富”。
長三角地區跨界河湖共治成效顯著
這些年,長三角地區持續推動跨界治水、流域共治。跨流域生態補償(chang) 機製、聯合河湖長製等一係列創新探索,成效顯著。數據顯示,2022年,長三角594個(ge) 地表水國考斷麵水質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達到89.4%,全麵消除劣Ⅴ類斷麵。接下來我們(men) 來連線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郝棟。請他來談談高質量發展“更協調”這一新特點?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 郝棟:協調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nei) 容,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生特點。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既要滿足人民對更高質量的經濟文化生活的需要,更要滿足人民對政治上更民主、社會(hui) 上更公平、法治上更正義(yi) 、生態上更良好等方麵的更高要求。我們(men) 的發展內(nei) 涵是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發展的重點就是去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所以我們(men) 看無論是從(cong) 產(chan) 業(ye) 結構的協同發展、區域經濟的協同合作、生態環境的協同保護,都是堅持係統觀念來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