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力備戰迎峰度冬 能源保供守護萬家溫暖

發布時間:2023-12-20 16:14:00來源: 人民網

  隨著新一輪雨雪寒潮天氣影響,多地氣溫創入冬以來新低,供電供暖需求持續攀升。

  當前正處於(yu) 迎峰度冬關(guan) 鍵時期,各地多措並舉(ju) 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全力推進能源穩產(chan) 保供,為(wei) 經濟社會(hui) 平穩運行和群眾(zhong) 溫暖過冬提供堅實保障。

  能源保供“火力全開”

  在我國首個(ge) 兩(liang) 億(yi) 噸煤炭生產(chan) 基地——鄂爾多斯的神東(dong) 礦區,采煤機正高速運轉;在長江幹流,烏(wu) 東(dong) 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六座梯級水電站正全力保障寒潮期間電力穩定供應;在山西朔州,露天礦的智能化開采保障高效生產(chan) ……能源生產(chan) 不斷加快,能源保供“火力全開”。

  麵對能源電力供應新形勢,各地積極備戰迎峰度冬,加大保供力度,打好能源保供“組合拳”。截至12月17日,國家能源集團年發電量完成1.16萬(wan) 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6.2%,供熱量完成4.8億(yi) 吉焦,同比增長5.6%。

  同時,各地各部門細化防範措施,及時應對各類突發險情災情,確保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溫暖過冬。截至17日7時,受雨雪冰凍災害影響的山西12座變電站已全部恢複供電。為(wei) 全力做好抗擊雨雪冰凍保供電工作,幾天來,國家電網共安排5.5萬(wan) 人、發電車547輛、發電機2862台,緊急支援受影響地區,分片包幹重點區域電力搶修工作。

  隨著強寒潮繼續深入南下,長江幹流六座梯級電站受電區域用電需求大幅增長。三峽集團長江電力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單日發電量最高超7億(yi) 千瓦時,高峰最大出力超4300萬(wan) 千瓦,均創曆史同期新高。

  能源運輸順暢高效

  走進河北滄州的黃驊港,大量煤炭正在港口快速卸車裝船,呈現一派繁忙景象。據悉,截至12月13日,黃驊港煤炭年下水量較去年提前9天完成20024萬(wan) 噸,連續4年突破2億(yi) 噸大關(guan) 。

  受強冷空氣影響,目前發電供暖用煤增加,煤炭運輸需求攀升。入冬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統籌做好運力安排,強化煤炭鐵路、公路、水路運輸銜接協同高效順暢。

  “進入冬季後,鐵路部門充分發揮大秦、唐包、瓦日、浩吉、蘭(lan) 新鐵路等貨運主通道作用,提升北煤南運、西煤東(dong) 運、疆煤外運能力。”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11月份,國家鐵路日均煤炭裝車8.5萬(wan) 車,同比增長2.3%。截至11月底,全路371家直供電廠庫存8627萬(wan) 噸,同比增長15.2%,可耗天數均在20天以上,保持較高水平。

  北煤南運,11月1日至12月11日,呼和浩特鐵路局累計外運煤炭1537.05萬(wan) 噸。西煤東(dong) 運,大秦鐵路日均運送煤炭122萬(wan) 噸以上,同比增長13.3%。疆煤外運,新疆鐵路部門每天開行運往疆外的煤炭專(zhuan) 列60列,較前期增加12列。

  “我們(men) 將密切關(guan) 注發電、供暖企業(ye) 存耗煤情況,切實做好迎峰度冬保供運輸組織。”該負責人表示。

  能源保障穩步推進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1月份,全社會(hui) 用電量7630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1.6%。截至12月13日,今冬全國電力負荷已兩(liang) 次創迎峰度冬曆史新高,預計後續還將突破紀錄,用電負荷較去年同期可能增加超1億(yi) 千瓦,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當前,為(wei) 保障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電力行業(ye) 充分挖掘負荷側(ce) 調節支撐潛力,加快建設電源電網項目、加強電力跨區統籌調配。

  近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hui) 向各地減災委員會(hui) 和各有關(guan) 部門發出通知強調,要安全保供、強化能源保障,抓好能源安全增產(chan) 增供,健全煤炭、天然氣、電力、成品油等各種能源互補互保的應急調度機製,密切監測寒潮嚴(yan) 重影響地區電力、煤炭、天然氣等供應情況,及時開展跨省區能源調度,確保全國能源供需平穩有序。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關(guan) 注全國各地電力供需情況,強化供需預警與(yu) 研判分析,“一省一策”指導電力供應緊張和偏緊地區做好供保工作。同時,督促電網企業(ye) 充分發揮電網統籌配置功能,深挖西北、南方等區域餘(yu) 缺互濟潛力。(實習(xi) 生尉馨文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