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三農”繪新卷
山河為(wei) 卷,歲月作筆。日曆翻到歲尾,再覽這山河畫卷,日升月落間,躬身稼穡的人們(men) 又點染出不少風景!
展卷,目光被希望的田野攫住。犁鏵翻起新泥、種子落入泥土,從(cong) 一行行新綠到一粒粒金黃,當收割機轟鳴地“唱”起歡歌,豐(feng) 收有聲有色地來了,揮下濃墨重彩的一筆——2023年,我國糧食產(chan) 量再創曆史新高,連續9年站穩1.3萬(wan) 億(yi) 斤台階。
展卷,視線任旖旎的風光圍裹。青山莽莽、碧水彎彎,一座座在流翠的山和清冽的水環抱之下的村莊“容光煥發”,幹淨整潔的路巷、錯落有致的院落再添幾分秀美,“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的景致更將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的美麗(li) 宜居鄉(xiang) 村圖景鮮活呈現。
展卷,嘴角隨帶笑的臉龐上揚。果園裏,紅豔豔的蘋果掛滿枝頭;車間裏,一根根甘蔗被“吃幹榨盡”;村子裏,村民忙著招呼遊客……一個(ge) 個(ge) 富民產(chan) 業(ye) 讓農(nong) 民腰包更鼓、日子更甜,老鄉(xiang) 們(men) 臉上漾著的笑讓畫卷多了些熱鬧和生氣。
對於(yu) 一個(ge) 有著悠久農(nong) 耕文明、有著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而言,“三農(nong) ”工作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鬆。今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起步之年,回望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我國糧食供給保障能力穩步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鄉(xiang) 村建設有序推進,特色產(chan) 業(ye) 遍地開花,農(nong) 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沃野之上、山鄉(xiang) 之間,農(nong) 業(ye) 更強、農(nong) 村更美、農(nong) 民更富的畫卷鋪展開來,大國“三農(nong) ”不斷奏響新的華彩樂(le) 章。
大國糧倉(cang) 根基紮實
13908.2億(yi) 斤!這是今年全國糧食生產(chan) 交出的答卷,相較上年,糧食產(chan) 量增加177.6億(yi) 斤,增長1.3%,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
從(cong) 結果看,再創新高的數字固然令人振奮;從(cong) 過程看,這沉甸甸的豐(feng) 收卻來得著實不易——克服了黃淮罕見“爛場雨”、華北東(dong) 北局地嚴(yan) 重洪澇、西北局部幹旱等不利因素影響,才有了這份亮眼的豐(feng) 收答卷。
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
今天,我們(men) 能以創曆史新高的糧食產(chan) 量,繼續把中國飯碗端得如此之穩,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等多重因素托舉(ju) ,靠的是土地、科技等多個(ge) 要素支撐。
今年,中央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繼續提高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jia) ,完善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增加產(chan) 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向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補貼100億(yi) 元……一係列惠農(nong) 政策,提高了農(nong) 民種糧的積極性。
增產(chan) ,離不開在“地”裏做的文章。各地貫徹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全國糧食播種麵積達17.85億(yi) 畝(mu) ,比上年增加954.6萬(wan) 畝(mu) 。與(yu) 此同時,各地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推進黑土地保護,加強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為(wei)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提供了基礎支撐。截至2022年底,全國累計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今年前10個(ge) 月,全國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任務完成約6050萬(wan) 畝(mu) ,努力讓每一寸耕地都成為(wei) 孕育豐(feng) 收的沃土。
增產(chan) ,離不開從(cong) “技”裏挖的潛力。攥緊種子這個(ge) 農(nong) 業(ye) 的芯片,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紮實推進,目前,我國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良種在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中的貢獻率超過45%,自主選育品種麵積占比超過95%;用好盡顯“科技範兒(er) ”的智能農(nong) 機,農(nong) 機裝備補短板取得突破,320馬力無級變速拖拉機、電驅式精量播種機成功量產(chan) 應用,全國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3%,裝有北鬥定位作業(ye) 終端的農(nong) 機裝備達180萬(wan) 台(套),農(nong) 民“慧”種地,增產(chan) 有底氣。
今年的糧食生產(chan) 還有一抹不同於(yu) 往年的亮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今年啟動的糧油等主要農(nong) 作物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成效明顯,在局地受災較重的情況下,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有效對衝(chong) 了災害影響。今年糧食平均畝(mu) 產(chan) 較上年提高2.9公斤,單產(chan) 提高對增產(chan) 的貢獻達58.7%。開展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的整建製推進縣糧食單產(chan) 增長率比非項目縣高8.8個(ge) 百分點,300個(ge) 大豆、玉米整建製推進縣單產(chan) 提升對糧食增產(chan) 的貢獻率達73%以上。
與(yu) 此同時,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的底色更為(wei) 鮮明——今年,我國持續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轉型,全國綠色、有機、地理標誌和名特優(you) 新農(nong) 產(chan) 品總數達7.5萬(wan) 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為(wei) 97.6%,越來越多優(you) 質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田間走向餐桌。
和美鄉(xiang) 村畫卷鋪展
疊嶂流翠、竹海湧浪、碧水繞村,走進浙江省安吉縣餘(yu) 村,仿若置身畫中。從(cong) 曾經的炸山挖礦、粉塵遍地到如今的滿眼錦繡、滿塘漾畫,作為(wei)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的餘(yu) 村,以其美麗(li) 蝶變詮釋著“千村示範、萬(wan) 村整治”工程的深遠意義(yi) 。
變化,肇始於(yu) 20年前。2003年,“千萬(wan) 工程”在浙江正式啟動。200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提出,把生態建設與(yu) “千萬(wan) 工程”更緊密結合起來,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成為(wei) “千萬(wan) 工程”重要目標。20年來,“千萬(wan) 工程”不僅(jin) 改變了浙江鄉(xiang) 村的麵貌,也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探索了新路徑。農(nong) 村人居環境深刻重塑、城鄉(xiang) 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鄉(xiang) 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農(nong) 民精神風貌持續改善……“千萬(wan) 工程”的有效經驗和突出成效,如明燈般在今年照進更多鄉(xiang) 村,指引著廣袤大地上的村落向美向好而行。
這一年,農(nong) 村人居環境持續向好——全國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3%,生活垃圾進行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超過90%。95%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農(nong) 村公共服務更加完善——出台加強農(nong) 村醫療衛生體(ti) 係、養(yang) 老助餐服務等惠民政策;2023年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建設從(cong) 試點階段轉入全麵推進階段;前11個(ge) 月,8213萬(wan) 農(nong) 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提升。
鄉(xiang) 村治理能力邁上新台階——積分製、清單製、接訴即辦、“村民說事”等治理方式得到推廣應用;加快補齊鄉(xiang) 村治理人才短板,組織開展“耕耘者”振興(xing) 計劃,培訓鄉(xiang) 村治理骨幹3.6萬(wan) 人;開展第三批“百鄉(xiang) 千村”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鎮創建,充分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
鄉(xiang) 村文化生活“出圈”出彩——貴州“村超”“村BA”驚豔全國,鄉(xiang) 村體(ti) 育運動熱潮火速蔓延;超5億(yi) 人次直播觀看全國“村BA”決(jue) 賽,全網曝光量超400億(yi) 次;2萬(wan) 餘(yu) 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吸引約1.3億(yi) 人次參與(yu) ;2023“新時代鄉(xiang) 村閱讀季”活動升溫,超3億(yi) 人次參與(yu) 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有力推動了農(nong) 村書(shu) 香社會(hui) 建設。
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逐漸在鄉(xiang) 村“顏值”“氣質”雙提升中化作現實,在村民“口袋”“腦袋”雙富足中落地生根。
增收之路越走越寬
初冬時節,山東(dong) 省金鄉(xiang) 縣羊山鎮南胡村蒜黃產(chan) 業(ye) 基地大棚內(nei) ,一株株蒜黃長勢正旺。“咱種的蒜黃口感清脆、品質很好,吃起來那叫一個(ge) 鮮嫩,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一個(ge) 棚一季的純收益能有8000多塊錢。”說起自己的蒜黃事業(ye) ,有20多年種植經驗的李愛秋頗為(wei) 自豪。
在南胡村這個(ge) 遠近聞名的“蒜黃村”,除了有300多個(ge) 種植大棚,還配套建設了蒜黃交易中心和包裝車間。為(wei) 進一步做大做強蒜黃產(chan) 業(ye) ,金鄉(xiang) 縣實施村企聯建,打造融合發展示範園。“我們(men) 要推動一二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形成‘大蒜育種+大蒜催芽+蒜黃培育+銷售+蒜黃根有機利用+倉(cang) 儲(chu) 物流循環’產(chan) 業(ye) 鏈,將蒜黃‘吃幹榨盡’。”羊山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利群告訴記者,園區建成後不僅(jin) 能提升產(chan) 業(ye) 規模,還能帶動15個(ge) 村莊、3000多名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增加農(nong) 民收入是“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如今,廣袤大地上生長繁榮的特色產(chan) 業(ye) ,讓田間沃野煥發勃勃生機,人民群眾(zhong) 的增收之路越走越寬。
脫貧人口持續增收是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的重要標誌。各地區各部門把增加脫貧群眾(zhong) 收入作為(wei) 主攻方向,脫貧群眾(zhong) 的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今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比重達到60%,脫貧縣特色主導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超過1.6萬(wan) 億(yi) 元。前三季度,脫貧縣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90元,同比增長8.1%、高於(yu) 全國農(nong) 民平均水平0.5個(ge) 百分點。
支持各地新建40個(ge) 、續建51個(ge) 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100億(yi) 元的集群139個(ge) 、超500億(yi) 元的14個(ge) 、超1000億(yi) 元的3個(ge) ,實現從(cong) 業(ye) 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000多元;支持新建200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認定獎補184個(ge)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培育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超10億(yi) 元的強鎮超350個(ge) ,鎮域從(cong) 業(ye) 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值達2.6萬(wan) 元;培育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專(zhuan) 業(ye) 村鎮4068個(ge) ,實現總產(chan) 值9000多億(yi) 元……更多平台載體(ti) 的搭建,促進了特色產(chan) 業(ye) 集聚升級,推動了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鏈條升級。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鄉(xiang) 村富民產(chan) 業(ye) 培育壯大,農(nong) 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7.3%,增速快於(yu) 城鎮居民。
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今天,大國“三農(nong) ”闊步向前,在廣袤田野,在壯闊山河,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美新畫卷正在不斷繪就。
(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 本報記者 陳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