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讓科學大師劇成為“大思政課”生動教材
【光明時評】
作者:段立國(山東(dong)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副教授)
近日,“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chuan) 工程”(以下簡稱“工程”)座談會(hui) 在京舉(ju) 行。今年是工程走過的第10個(ge) 年頭。自2013年中國科協牽頭實施工程以來,現已動員19所高校以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為(wei) 原型,自主創排20部舞台劇。截至目前,這些科學大師劇累計演出430餘(yu) 場,吸引50餘(yu) 萬(wan) 名大中小學生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走進劇場,“雲(yun) 端劇院”吸引超千萬(wan) 人在線觀看。科學大師劇以廣大青年大學生喜聞樂(le) 見的藝術形式實現了科學、藝術與(yu) 教育的有機融合,卓有成效地推動了高校“大思政課”課堂的延伸、格局的拓展和平台的提升,成為(wei) 高校“大思政課”的生動教材。
以大課堂涵育家國情懷。科學大師劇通過對科學大師人生經曆的呈現、動人事跡的演繹以及時代場景的再現,將價(jia) 值觀的引領寓於(yu) 其中,推動了思政小課堂向社會(hui) 大課堂延伸;以身臨(lin) 其境的代入感使廣大青年大學生體(ti) 悟科學大師的愛國情、強國誌和報國行,提升境界、涵養(yang) 品格、激勵擔當,厚植家國情懷。立足新形勢,高校“大思政課”建設,尤為(wei) 需要重視以大課堂拓展小課堂,以培育青年大學生的大情懷。
以大格局凝聚育人合力。全麵推進新時代高校“大思政課”建設,應構建工作大格局,以充分調動全社會(hui) 力量和資源,凝聚育人合力。工程廣泛動員科技、曆史、文化等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力量,引領全國19所高校創排科學大師劇,形成了政府、學校、社會(hui) 密切聯係、協調聯動的一體(ti) 化工作格局,顯著優(you) 化了德育資源的整合,鞏固和擴展了“大思政課”建設陣地。
以大平台創新美育課堂。科學大師劇作為(wei) 高規格、大規模的高校舞台劇品牌活動,以科學大師的人物故事為(wei) 德育載體(ti) ,以科學家精神為(wei) 價(jia) 值內(nei) 核,以劇目展演為(wei) 表達形式,紮根校園,感染青春,不僅(jin) 為(wei) 高校師生提供了弘揚科學家精神、展現蓬勃朝氣的藝術舞台,同時也打造了高校思政美育的創新課堂——聚光燈下參演師生與(yu) 人物角色的交融,使科學家精神走進了參演者與(yu) 觀看者精神世界的深處。
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青年大學生是極具創新活力的群體(ti) ,高校“大思政課”也須在改革創新中贏得青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大思政課”我們(men) 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推動“大思政課”高質量發展,應立足新時代高校教育形勢的新變化,源源不斷地創造出科學大師劇式的生動藍本,切實增強“大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光明日報》(2023年12月21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