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吳曉東(dong) ) 愛國主義(yi) 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後,各級各類學校對青少年兒(er) 童進行愛國主義(yi) 教育,如何依法深入推進,應該重點著力於(yu) 哪些方麵?今天上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製工作委員會(hui)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辦公廳 共同舉(ju) 辦的愛國主義(yi) 教育法實施新聞發布會(hui) 上,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王大泉表示,青少年學生是愛國主義(yi) 教育的重點群體(ti) ,學校是加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的重要陣地。愛國主義(yi) 教育法規定,國家將愛國主義(yi) 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明確了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履行的職責。教育係統將以貫徹落實愛國主義(yi) 教育法為(wei) 新起點,全麵履行法定職責,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落實法律規定,將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指導各級各類學校辦好、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將愛國主義(yi) 教育內(nei) 容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中。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ti) 化建設,深入挖掘各門學科中蘊含的愛國主義(yi) 教育資源。
把愛國主義(yi) 教育內(nei) 容融入各類社會(hui) 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打造場館育人精品項目、紅色文化弘揚基地,指導學校精心設計校園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場館裏的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等。指導各地各校統籌用好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各級各類文化館、紀念館、博物館等場所的愛國主義(yi) 教育功能,教育引導學生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
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好“從(cong) 小學黨(dang) 史 永遠跟黨(dang) 走”、“學習(xi) 新思想,做好接班人”、“開學第一課”、“同上一堂思政大課”、“把青春華章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等主題教育活動,推動各地各校結合地方實際和學校特色,創新活動手段,拓展活動內(nei) 容,增強愛國主義(yi) 教育的針對性、係統性和親(qin) 和力、感染力。
發揮學校與(yu) 家庭聯係緊密的獨特優(you) 勢,指導各地統籌家長委員會(hui) 、家長學校、家訪、家長開放日、親(qin) 子實踐活動等家校溝通機製,加強對家庭教育的專(zhuan) 業(ye) 支持,指導家長落實愛國主義(yi) 教育法規定,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