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疆冰雪“熱”起來

發布時間:2023-12-27 18:2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12月19日,在新疆阿勒泰市將軍(jun) 山滑雪場,阿勒泰市二中副校長木黑亞(ya) 提·達尼亞(ya) 爾帶著學生從(cong) 雪道上飛馳而下。在阿勒泰市,滑雪已作為(wei) 一門課程走進中小學課堂,把體(ti) 育課“搬”到了滑雪場。

  編者按

  大美新疆,四季不同。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中國黃金雪域線”的新疆,是冰雪資源富集地和冰雪旅遊目的地。近年來,新疆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挖掘冰天雪地蘊藏的巨大價(jia) 值,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派出幾路記者“追著雪花看新疆”,走訪烏(wu) 魯木齊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石河子市、第十二師等地,看冰雪產(chan) 業(ye) 給當地帶來的變化,捕捉冰雪“熱”背後的青春身影。

  在鋪滿白雪的那拉提草原風景區,國家越野滑雪隊退役隊員葉爾森·什沃很回鄉(xiang) 創業(ye) ,帶著農(nong) 牧民一起致富;在烏(wu) 魯木齊,青年“雪裏淘金”,瞅準商機發展露營和民宿……

  新疆處於(yu) 冰雪黃金緯度帶,依托冰雪旅遊、冰雪賽事、特色冰雪節慶活動、冬博會(hui) 等,讓“冷”資源成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熱”效應,新疆冰雪產(chan) 業(ye) 迎來了高質量發展重大機遇。

  00後成了牧民創業(ye) “領頭羊”

  隆冬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那拉提草原風景區,風呼呼地吹著,大草原蓋上了“白棉被”,雪嶺雲(yun) 杉樹“腳脖子”及以下都被埋進了數十厘米深的積雪中,樹尖戴著“雪頂”,鬆鼠、牛羊等動物在雪中留下一道道足印。

  這片伊犁河穀沿岸“白了頭”的古老草原,用冬日特有的冰清玉潔樣貌,迎接著一批批遊客。

  哈薩克族00後葉爾達那·吉恩斯艾力頭戴紫色狐狸毛帽子、腳穿長筒皮靴,全身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隻露出兩(liang) 隻眼睛。他喂飽“好朋友”——一匹棕紅色的馬,給它戴上哈薩克族特色的黑底金色花紋馬鞍韉,在景區迎接遊客。

  他在那拉提草原長大,因為(wei) 熱愛家鄉(xiang) 的美景,留戀馬背上的歡快生活,今年6月從(cong) 新疆大學畢業(ye) 後選擇回鄉(xiang) 加入馬隊工作。

  葉爾達那·吉恩斯艾力所在的那拉提空中草原天牧台景點馬隊,由約20名新源縣那拉提鎮喀拉蘇村的哈薩克族牧民組成,隊長葉爾森·什沃很被村民稱為(wei) “冠軍(jun) 馬隊隊長”。

  現年33歲的葉爾森·什沃很從(cong) 國家越野滑雪隊退役後回到家鄉(xiang) 照顧母親(qin) 。當運動員時他去過不少歐洲國家,看過了外麵的風景,希望把家鄉(xiang) 的美景介紹給更多人。今年3月,他成立了冠軍(jun) 馬隊,帶領村民上走致富路。

  馬隊從(cong) 牧民家陸續召集到約200匹馬,除了推出騎行服務,遊客還可以玩馬拉爬犁、雪地賽馬等項目,騎手們(men) 還為(wei) 遊客表演“姑娘追”“叼羊”等哈薩克族傳(chuan) 統項目。

  23歲的葉爾達那·吉恩斯艾力是冠軍(jun) 馬隊最年輕的隊員,他的工作是向導,帶著遊客騎馬穿越草原,介紹那拉提高山草原的景色,講解哈薩克族牧民的生活習(xi) 俗和風土人情。此外,他還跟隨馬隊參與(yu) 承接草原風光商業(ye) 拍攝的“大單”。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2022-2023雪季期間在馬隊實習(xi) 收入有兩(liang) 萬(wan) 多元,今年的旅遊旺季,一匹馬為(wei) 他創造了3萬(wan) 元的收入。

  12月22日的賽馬活動中,葉爾森特地在哈薩克族特色的外套裏穿上了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時的衣服和鞋子。他解釋說,景區目前有5支馬隊,冠軍(jun) 馬隊是成立時間最晚的,但他希望,“這個(ge) 馬隊能成為(wei) 馬隊裏最好的,成為(wei) 遊客喜歡的冠軍(jun) ”。

  葉爾森還有一個(ge) 願望:讓家鄉(xiang) 的青少年成為(wei) 冠軍(jun) 。他從(cong) 那拉提鎮選拔青少年滑雪愛好者,組成越野滑雪隊,在新源縣有關(guan) 部門支持下,帶著孩子們(men) 訓練、比賽。今年1月,葉爾森帶出來的小隊員,在新疆第一屆冬季運動會(hui) 的單板滑雪甲組混合障礙追逐項目中斬獲金牌。

  葉爾達那·吉恩斯艾力希望新的一年,那拉提依托豐(feng) 富的冰雪旅遊資源和獨特的哈薩克族文化優(you) 勢,帶動家鄉(xiang) 牧民增加收入,給更多00後增加返鄉(xiang) 就業(ye) 途徑。

  一座滑雪場帶動一座城

  “泡泡屋”裏圍爐煮茶,夜晚在太空艙仰望銀河……今年冬季以來,烏(wu) 魯木齊市的很多年輕人選擇在冰天雪地裏“安營紮寨”,享受另一番新潮樂(le) 趣。

  野路子營地·趣野文創園位於(yu) 烏(wu) 魯木齊縣水西溝鎮閘灘村,能觀雪場、眺望南山美景。這座占地麵積近40畝(mu) 的營地,是今年8月當地新增的一處集露營地、特色集裝箱、網紅奶茶、太空艙住宿和集市花車等於(yu) 一體(ti) 的文創園。

  “周末連車都沒地方停,預訂的客人已經排到12月31日了。”文創園店長王小井說。

  一座滑雪場帶動一座城。這裏的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是首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勝地,每年全國各地的雪友慕“雪”而來,因為(wei) “玄奘大道”“艾文大道”“非常道”這些雪道名聲在外。

  趣野文創園創始人周成說,隨著2023-2024雪季的到來,營地周末日均接待遊客1000餘(yu) 人次。他說:“希望為(wei) 年輕人打造一處可以遠離都市的喧囂,親(qin) 近大自然,享受寧靜和放鬆的營地,讓遊客找到‘新疆人載歌載舞的狀態’。”

  營地還設立集裝箱商鋪,為(wei) 當地農(nong) 民提供了就業(ye) 機會(hui) 。10輛免費花車幫助當地村民的駱駝擺件、毛氈錢包、氈房首飾盒等打開了銷路。

  據了解,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雪季有員工近700人,其中80%是來自烏(wu) 魯木齊縣4個(ge) 鄉(xiang) 鎮周邊20個(ge) 村的農(nong) 牧民,還有滑雪教練300餘(yu) 人。與(yu) 絲(si) 綢之路山地度假區毗鄰的烏(wu) 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平西梁村成為(wei) 最大的受益者,農(nong) 民變身“滑雪教練”“民宿管家”“騎馬教練”……

  平西梁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桂琴說,冰雪經濟帶動了平西梁村的經濟發展,平西梁村已有民宿55家,能夠同時接待1000名遊客入住。

  “閑在歸來”民宿就是其中獨具特色的一家。

  90後青年苗雨把“玩”拓展成了一門生意,他說,村子裏的民宿拓展了休閑娛樂(le) 的邊界。在他經營的“閑在歸來”民宿裏,一房一景,有民族風、簡約風、童趣風等多個(ge) 風格的客房。

  每逢節假日,苗雨喜歡約上三五好友,帶上孩子們(men) 一起找個(ge) 地方玩,但一直沒有適合親(qin) 子遊的好去處。如今他創造了自己的夢想之地,雪山觀景露台大床房、飛艇樂(le) 園主題飛機床等多種房型將他的親(qin) 子遊理念變成了現實。

  “冰雪+”青少年解鎖新玩法

  室外溫度零下18攝氏度,十二師職業(ye) 技術學校學生汪佳國卻熱得滿頭大汗,“彩虹滑道我玩了5次,還想玩,太刺激了!”

  一人用力踩動自行車,帶動幾十米長滑軌上的木質小車轉動,這個(ge) 遊戲吸引了五一農(nong) 場學校六年級學生陳瑞琪和同學來打卡。陳瑞琪有點害怕,他坐在小車裏被卡在半空中,不斷地呼喊同學“快點騎”,終於(yu) 讓小車如同過山車一般俯衝(chong) 下來。“好玩,太好玩了!”男孩們(men) 心滿意足地奔向下一個(ge) 雪地遊戲。

  12月19日,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趣玩雪·向未來”青少年冬令營開營儀(yi) 式在頭屯河穀森林公園新疆奇趣童年主題樂(le) 園舉(ju) 行,園區內(nei) 設置了“雪橇車”“冰上陀螺”“雪地滾筒”等10餘(yu) 項冰雪遊戲設施,來自五一農(nong) 場學校和十二師職業(ye) 技術學校的學生成為(wei) 首批體(ti) 驗者,他們(men) 在雪地裏肆意歡笑奔跑,體(ti) 會(hui) 冰雪的快樂(le) 。

  12月22日,在軍(jun) 墾明珠城市石河子的軍(jun) 墾第一連滑雪場,身著軍(jun) 綠色滑雪服的何萬(wan) 裏踩著單板俯衝(chong) 而下,在雪道上劃出美麗(li) 的弧線。每年,在哥本哈根大學讀博的何萬(wan) 裏都會(hui) 趁著假期,回到家鄉(xiang) 滑雪,他體(ti) 驗過法國、瑞典的雪場,仍然最愛留有兒(er) 時記憶的家鄉(xiang) 雪場。

  當天在雪場馳騁的還有5歲萌娃伍玥和陽陽,一對好朋友年齡雖小,滑雪卻已有3年了,每年雪季,在媽媽的帶領下,他們(men) 要連續在雪場玩一個(ge) 月時間。

  近年來,新疆各地旅遊景區紛紛創新推出“冰雪+”個(ge) 性化特色活動,解鎖不同業(ye) 態新玩法,“冰雪+研學”“冰雪+民俗”等,推動冰雪多業(ye) 態融合發展。

  12月21日上午,伴隨著紛飛雪花,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縣大南溝烏(wu) 孜別克族鄉(xiang) 第三屆冬宰文化節拉開帷幕。“冬宰民俗文化”活動源於(yu) 生活,每年的這個(ge) 時節,烏(wu) 孜別克族同胞們(men) 就開始“冬宰”,以儲(chu) 備“冬肉”,來犒勞一年辛苦忙碌的自己,期盼來年農(nong) 民五穀豐(feng) 登、牧民人畜興(xing) 旺。

  活動現場,身穿烏(wu) 孜別克族服飾的村民或一展歌喉,或翩翩起舞。舞台下麵,共設有56個(ge) 攤位,由村民自發展銷當地特色農(nong) 副產(chan) 品和特色美食。

  “這次活動以冬宰節為(wei) 主線,貫穿了農(nong) 副產(chan) 品展銷、文藝匯演以及雪地趣味活動,是一場民族文化的精彩展示,也是一次各民族大聯歡的體(ti) 驗。”大南溝烏(wu) 孜別克族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閆海蓮說。

  12月22日,新疆打造全新的冬季文旅超級IP——“熱雪節”正式啟動,點燃了新疆冰雪運動和旅遊的熱潮,助力新疆打造世界級冰雪旅遊目的地。據新疆文化和旅遊廳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冬明春期間,各地州市將舉(ju) 辦開展冬季旅遊活動276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王雪迎 陳卓瓊 朱洪園 見習(xi) 記者 尹希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