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發力!一座“新城”蘊含的“大能量”
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 新年伊始,雖然寒意依舊籠罩津城,但武清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核心區內(nei) 卻熱火朝天。幾天前,這裏發布了新城規劃建設方案以及核心區政策措施,入駐企業(ye) 興(xing) 致勃勃建廠房、搬新家、談合作……力爭(zheng) 新年“開門紅”。
記者見到元一(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張驪時,她剛剛接待完新年的第一批訪客。沒等坐下,張驪便迫不及待地向記者透露了一個(ge) 好消息:隨著一個(ge) 新訂單敲定,公司2024年需交付訂單總額已突破億(yi) 元。
成立短短兩(liang) 年多,公司從(cong) 6人發展至80人,從(cong) 專(zhuan) 注研發到規模化生產(chan) ,衍生產(chan) 業(ye) 遍地開花。爆發式增長的原因何在?張驪直言:“選對了‘賽道’,遇上了好時代。”
這一“賽道”,便是合成生物學。天津大學化學工程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張驪在美國攻讀生物醫學與(yu) 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後,於(yu) 2016年回國創業(ye) 。“當時合成生物學的應用還不多。”張驪發現,合成生物的應用空間十分廣闊。經過一番摸索積累後,張驪創立元一生物,專(zhuan) 門從(cong) 事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發。
“合成生物學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細胞工廠’中實現‘無中生有’的過程。”張驪解釋道,“我們(men) 在細胞中加入酶基因,改變代謝路徑,從(cong) 而‘創造’出新菌株。”
在元一生物的實驗室裏,一套8聯罐發酵係統格外醒目。橙色的發酵液在罐內(nei) 旋轉,空氣中彌漫著酵母的微甜味道。
“由於(yu) 生物製造的過程是指數級增長,發酵罐裏培養(yang) 出的每個(ge) 小菌株,都潛藏大能量。”張驪舉(ju) 例說,一個(ge) 20噸的發酵罐每年所生產(chan) 的蝦青素,相當於(yu) 幾百畝(mu) 養(yang) 藻池塘的年產(chan) 量,而且成本低、無汙染。
在張驪和同事們(men) 的不懈努力下,公司產(chan) 品已從(cong) 蝦青素拓展至生物醫藥、醫美護膚品活性原料、經濟動植物營養(yang) 等應用領域,鏈接著數百家相關(guan) 行業(ye) 的生產(chan) 企業(ye) 。
元一生物所在的武清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核心區,是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的聚集地。作為(wei) 入駐核心區的首批重點項目之一,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已揭牌。
“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通過建成生物合成全流程自動化平台、人工‘細胞工廠’構築平台和GLP實驗動物中心,加速合成生物成果轉化。”天津大學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元英進說。
基於(yu) 良好的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武清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規劃建設方案》提出,以合成生物為(wei) 引領,推動生物製品、醫療器械、醫學服務、人工智能(AI)數字化信息化等健康產(chan) 業(ye) 高度聚集,培育生物醫藥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
2019年落戶武清的天津華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實現從(cong) 生物研發到生物製造綜合發展的典型代表,其核心產(chan) 品3D細胞微載體(ti) 已在臨(lin) 床上展現出廣泛的應用前景。
“為(wei) 打通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我們(men) 於(yu) 2021年又成立了一家智能科技公司,從(cong) 事生物反應係統及相關(guan) 配件的生產(chan) ,頭一年銷售額就突破1500萬(wan) 元。”華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偉(wei) 感歎,公司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本地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完善的產(chan) 業(ye) 生態。
在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生態中,基因測序是必要一環。在天津諾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內(nei) ,一套長達數十米的全自動柔性智能交付係統正在有條不紊運轉。一個(ge) 個(ge) 生物樣本從(cong) 一端錄入,幾個(ge) 小時後,其詳細的基因信息便從(cong) 另一端輸出。
“這套係統的日處理樣本量可達3000多份。”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蔡晶說,基因測序是探索科學前沿的基礎設施,這項工作正在從(cong) 傳(chuan) 統的手工實驗升級為(wei) 全自動生產(chan) 線,將為(wei) 基因科技行業(ye) 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
近年來,一大批生物醫藥企業(ye) 在武清紮根,一係列突破性的創新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新質生產(chan) 力源源不斷湧現。
武清區工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區生物醫藥企業(ye) 共有240餘(yu) 家,其中規上企業(ye) 20家,2023年1-11月累計完成規上工業(ye) 產(chan) 值30.98億(yi) 元,基本形成了包括合成生物、生物製藥、中藥、醫療器械等領域在內(nei) 的優(you) 勢企業(ye) 群。
“規劃建設京津產(chan) 業(ye) 新城,是武清區落實天津市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的‘一號工程’。武清堅持智能科技、生物醫藥‘雙高’引領,實現產(chan) 業(ye) 鏈集聚,打造‘人產(chan) 城鄉(xiang) 景’深度融合的現代化新城。”天津市武清區委副書(shu) 記、區長許穎悟說。
統籌:邵香雲(yun) 、曹曉軒
記者:王寧、王暉
海報:方金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