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增3500億元抵押補充貸款釋放哪些信號?

發布時間:2024-01-05 11:04: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題:新增3500億(yi) 元抵押補充貸款釋放哪些信號?

  新華社記者吳雨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消息,2023年12月,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淨新增抵押補充貸款3500億(yi) 元。這是2023年2月以來,三家政策性銀行第二次增加抵押補充貸款,釋放了哪些信號?

  什麽(me) 是抵押補充貸款?

  2014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創設抵押補充貸款(PSL),為(wei) 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來源。後來,PSL的支持領域不斷拓寬,用於(yu) 棚戶區改造、地下管廊建設、重大水利工程、“走出去”等重點領域,發放貸款的對象也不僅(jin) 限於(yu) 國家開發銀行,而是拓展至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nong) 業(ye) 發展銀行。

  “作為(wei)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抵押補充貸款的期限最長可達5年,且成本較低。”上海金融與(yu) 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中國人民銀行經常運用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加大中長期流動性投放力度,改善市場流動性預期,滿足實體(ti) 經濟中長期融資需求。

  根據抵押補充貸款的相關(guan) 要求,對屬於(yu) 支持領域的貸款,中國人民銀行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資金支持。截至2023年12月末,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抵押補充貸款餘(yu) 額為(wei) 32522億(yi) 元。

  回顧2023年,三家政策性銀行隻在2月淨新增17億(yi) 元抵押補充貸款,其餘(yu) 月份多以持平和淨歸還為(wei) 主,直到12月淨新增3500億(yi) 元抵押補充貸款。而上一次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淨新增抵押補充貸款突破3000億(yi) 元還是在2022年11月,當時三家銀行淨新增抵押補充貸款3675億(yi) 元。

  “在202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通過抵押補充貸款加大淨投放力度,有助於(yu) 嗬護年末資金麵。”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此舉(ju) 相當於(yu) 央行投放基礎貨幣,兼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通過向政策性銀行提供資金,來支持特定項目,以達到精準滴灌的目的。自創設以來,抵押補充貸款在支持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穩住和引領投資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專(zhuan) 家認為(wei) ,此次抵押補充貸款投放符合此前市場預期,或可為(wei) 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liang) 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有利於(yu) 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記者了解到,抵押補充貸款采取質押方式發放,政策性銀行一般將高等級債(zhai) 券資產(chan) 和優(you) 質信貸資產(chan) 作為(wei) 抵押品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貸款,因此資金成本通常較低。經過多次調降,抵押補充貸款利率已降至目前的2.4%。與(yu) 此相比,前11個(ge) 月企業(ye) 貸款利率為(wei) 3.89%,可見抵押補充貸款的資金成本確實較低。

  專(zhuan) 家表示,抵押補充貸款是央行利率調控體(ti) 係的一部分。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構建了一個(ge) 從(cong) 隔夜到長期利率的利率調控體(ti) 係,抵押補充貸款利率可對長期限利率進行引導,提升中國人民銀行利率調控能力。

  近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陸續推出17個(ge)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向特定金融機構、行業(ye) 或領域精準投放流動性,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多次表示,持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的支持力度。

  專(zhuan) 家表示,應繼續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和精準性,為(wei) 2024年宏觀經濟加快恢複和回升創造更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