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著春碗看春晚!
事事如意、歲歲平安。
春節即將到來之際,龍年“春碗”準時與(yu) 大家見麵了,手捧“春碗”看“春晚”的畫麵將再次閃現。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文化,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最閃耀的存在。辰龍,植根我們(men) 每個(ge) 中國人心中,雕刻著我們(men) 骨子裏的民族精神,又連接上下五千年華夏文明,是古今對話抒情達意的使者。最高的心靈圖騰,當以最適合的器物表現。總台文創推出的生肖福禮龍年“春碗”讓龍文化深深融入到了百姓生活的方寸之間。
第四年推出“春碗”係列產(chan) 品,
在飲食文化、生肖文化裏感知中華文明
在中國,吃飯從(cong) 來不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果腹與(yu) 生存。從(cong) 茹毛飲血到炊煮熟食,從(cong) 大羹玄酒到佳肴美饌,中國的餐桌見證了上萬(wan) 年的飲食革命和文化流變。
碗是器皿,是工具,也是交際的平台和媒介。“過門檻,吃一碗”,是民間對街坊鄰裏的友情表述。碗是品味,是文化,也是美好生活的載體(ti) 。它銜接著食物與(yu) 腸胃,溝通著物質與(yu) 精神。碗,還代表著職業(ye) ,關(guan) 乎著人生。不管是收入穩定的“金飯碗”,還是朝不保夕的“泥飯碗”,都是對碗的精彩演繹。
“龍”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圖騰,自誕生起便包含著豐(feng) 富的文化內(nei) 涵,承載著民族的精神。它不僅(jin) 是族群的象征,是華夏民族幾千年來文化發展與(yu) 演變的標誌,更是華夏民族共同價(jia) 值觀念和精神理念的體(ti) 現。當今,“龍”在中國社會(hui) 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精神文化力量,它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可以有力承載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和優(you) 良品質,牽引整個(ge) 民族合力前進。
作為(wei) 國家級主流媒體(ti) 的文創品牌,總台文創自成立以來,一直在節日習(xi) 俗文化、生肖文化領域內(nei) 深耕,開發出了形式多樣、內(nei) 涵豐(feng) 富的各類產(chan) 品。其中,“春碗”IP係列產(chan) 品廣受人們(men) 的好評。從(cong) “福牛春碗”到“虎悅春碗”,從(cong) “瑞兔春碗”到“龍騰春碗”,它們(men) 均采用明代“正德碗”器型,甄選“春晚紅”意象,飽含一碗一年、歲歲團圓的美好寓意,將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與(yu) 熱騰騰的煙火氣相結合,表達了“人團圓、衣食足”的樸素祈願與(yu) 殷實底氣,並與(yu) 總台春晚的節目影響力遙相呼應,讓老百姓深入感知著家國情懷與(yu) 中華文明的魅力。
文化傳(chuan) 承讓審美走入日常生活,
實現藝術與(yu) 實用的美麗(li) 邂逅
在遠古時期, 我們(men) 的先人就以一種質樸的設計理念,嚐試運用紋樣圖案元素進行繪製。這些紋樣圖案往往以含蓄、諧音等婉轉的手法構成具有吉祥寓意的傳(chuan) 統裝飾樣式。像造型圓潤的碗,繪上相關(guan) 的紋樣,就象征著天圓地方、人生圓滿。它是藝術與(yu) 實用的美麗(li) 邂逅,代表著審美潮流的演進。
在現代社會(hui) 中,審美文化則與(yu) 人們(men) 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an) 。美學與(yu) 生活、文化與(yu) 產(chan) 品之間的聯係日益密切。總台文創貫徹將“日常生活審美化”的理念,讓設計不再是單一的功能性表達,還考慮用戶的審美與(yu) 情感需求,從(cong) 審美體(ti) 現與(yu) 文化內(nei) 涵的角度來進行設計表達。它把生活轉換成藝術,從(cong) 趣味性、文化性、實用性、教育性幾個(ge) 角度打造產(chan) 品,進而美化人們(men) 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大眾(zhong) 的審美水平,同時促進文化與(yu) 藝術產(chan) 業(ye) 的發展進步,因此在文創市場中獲得了消費者的歡迎。
龍騰盛世,福滿人間。總台文創此次推出的龍年藝術珍藏版“春碗”由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王子武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小燕主持設計;雙龍典藏版“春碗”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chuan) 達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紅衛主持設計。
藝術珍藏版“春碗”以漢龍的演化結合時代特色為(wei) 題材,以紅色為(wei) 底色,龍形呈明黃色,環以暗色蝠紋,將中國畫的寫(xie) 意方法和時代感巧妙結合並融入藝術構思中,呈現出洗練的線條美和力量感。這款“春碗”選用經典傳(chuan) 世明代正德碗器型,搭配優(you) 質紅檀木養(yang) 生筷,簡約而不失莊重,既傳(chuan) 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又契合2024生肖龍年的過年特色,喻指昂揚奮進、民族振興(xing) 。
它的設計者王小燕出生於(yu) 古城西安。王小燕的父親(qin) 王子武是中國畫壇一代宗師,是中國現代藝術史上一位傳(chuan) 奇畫家。王子武的畫風嚴(yan) 謹而灑脫,用筆用墨獨具特色,王小燕深受其影響。她筆墨淋漓厚重,對色彩出奇敏感。多年來,除了對現代水墨畫的線條、色彩、意韻、境界等專(zhuan) 研之外,她還在創作上力求創新。因此,她的作品裏不光有中國畫的寫(xie) 意,還有西方畫的寫(xie) 實,形成了雄渾、厚重與(yu) 凝練的藝術風格。
雙龍典藏版“春碗”主畫麵取自中國民間吉祥裝飾圖案“雙龍戲珠”,采用對稱式構圖,寓意富貴吉祥,幸福安康。龍頭高昂,如意形態化作龍鼻,雙眸炯炯聚於(yu) 寶珠。龍身選用了傳(chuan) 統的行龍造型形態,毛發飄逸,龍爪犀利,身姿靈動而充滿力量。雙龍騰駕祥雲(yun) 遨遊於(yu) 連綿群山之中,氣勢磅礴,威風凜凜。龍的造型中還融入了中國民間傳(chuan) 統藝術皮影戲的裝飾特征,又以金木水火土的顏色賦予龍身,背景以流動的祥雲(yun) 紋搭配山紋,使畫麵氣韻貫通,更具節奏感,營造了大自然中山雲(yun) 交織、光影交錯的壯美圖景,彰顯龍韻。碗口內(nei) 側(ce) 也飾有流雲(yun) 紋樣,表達了新年人們(men) 喜慶豐(feng) 收、祈求吉祥的美好願望。同時,雙龍戲珠也蘊含著萬(wan) 物互生互盈的概念,既代表生命的意義(yi) ,也傳(chuan) 達了和諧共生、相輔相成的理念與(yu) 價(jia) 值觀。
雙龍典藏版“春碗”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chuan) 達係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紅衛開發創作。30多年來,他身處教學一線,帶著學生一起完成了許多重量級項目。例如2022年壬寅虎年賀年郵資圖《虎嘯豐(feng) 年》、201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成立七十周年》紀念郵票設計、北京奧運會(hui) 官方禮品書(shu) 《丹青陶韻》、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係列畫冊(ce) 設計等,備受業(ye) 界讚譽。
這兩(liang) 款“春碗”在設計的過程中展現了藝術的獨立思考和文化的傳(chuan) 承借鑒,體(ti) 現出春節文化與(yu) 國家、與(yu) 社會(hui) 、與(yu) 民族、與(yu) 普通人之間的深層聯結,既突出了春節特有的文化屬性,又書(shu) 寫(xie) 了民族曆史文化的長期積澱,還展露了時代的審美風尚。
捧著“春碗”看“春晚”!碗滿缽足,裏邊有安逸的生活、愜意的人生;碗旋盤飛,裏邊有歲月的靜好、時光的溫馨。而抄起筷子,我們(men) 在夾菜的同時,也夾起了晨昏福祉,夾起了龍的抖擻精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