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楊淩示範區以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擦亮“楊淩農技師”勞務品牌
從(cong) 果樹嫁接到栽培新技術,再到電子商務、網絡直播……隆冬時節,在陝西楊淩揉穀鎮太子藏村村委會(hui) 活動室內(nei) ,三四十名村民正圍坐在一起,利用農(nong) 閑時間參加由楊淩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以下簡稱“楊淩示範區”)組織的“楊淩農(nong) 技師”培訓班。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如何以人才振興(xing) 進一步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為(wei) 楊淩示範區關(guan) 注的主要問題。
“大力推動勞務品牌建設,能夠有效帶動就業(ye) 、促進農(nong) 民增收,讓更多農(nong) 民實現高質量就業(ye) ,達到以人才振興(xing) 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目標。”楊淩示範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第二批主題教育中,楊淩示範區以擦亮“楊淩農(nong) 技師”勞務品牌為(wei) 抓手,推動主題教育持續走深走實,以學促幹,真正惠及“三農(nong) ”。
以“中國農(nong) 科城”著稱的楊淩擁有豐(feng) 富的農(nong) 業(ye) 科教資源:有著近90年辦學曆史的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一所職業(ye) 技術學院,以及70多個(ge) 省部級以上科研平台,匯集了7000多名農(nong) 業(ye) 科教人才。多年來,大量科研成果在此率先實驗推廣。
“得天獨厚的科教優(you) 勢和密集的技術交流活動,使楊淩培養(yang) 出了一批批擅長農(nong) 技服務的‘土專(zhuan) 家’‘鄉(xiang) 秀才’和大量從(cong) 事嫁接服務的‘鐵娘子’‘紅娘子’。”楊淩人力資源中心市場負責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這些掌握精湛農(nong) 業(ye) 技術的鄉(xiang) 土人才,以勞務服務的形式不斷走出楊淩,將最新最優(you) 的農(nong) 技服務帶往全國各地,也憑借過硬的技術贏得了良好口碑。
52歲的李曉雲(yun) 正是這樣的農(nong) 技師。17歲開始,她便在西農(nong) 的試驗田裏務工學技術,現在她帶領的“雲(yun) 兒(er) 嫁接隊”規模已近100人。和楊淩的大多數外出務工群體(ti) 一樣,“雲(yun) 兒(er) 嫁接隊”的隊員個(ge) 個(ge) “身懷絕技”,嫻熟掌握著從(cong) 果樹到蔬菜、花卉各個(ge) 品種的嫁接技術。隊員們(men) 跑遍了大半個(ge) 中國,找上門來的訂單都幹不完。
2022年5月,楊淩開始打造“楊淩農(nong) 技師”這一勞務品牌。
“政府出麵,打造品牌,讓我們(men) 這些‘打工人’有了組織,出門幹活也更有底氣!”在2023年12月底太子藏村村委會(hui) 的農(nong) 技培訓現場,培訓人員穿戴藍衣、藍帽,利落的工裝上綠色的“楊淩農(nong) 技師”標識格外醒目。楊淩“鐵娘子”嫁接隊隊長趙亞(ya) 利高興(xing) 地說,“楊淩農(nong) 技師”不僅(jin) 統一服裝、統一標識,還享受統一的技術培訓和政策支持。
支持力度在2023年9月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後再次加大。為(wei) 了讓“楊淩農(nong) 技師”這一勞務品牌叫得更響,楊淩出台了一係列扶持政策,組織多項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力。如完善職業(ye) 資格、技能等級認定、專(zhuan) 項職業(ye) 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評價(jia) 方式;建設了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專(zhuan) 家工作室,打造出一批具有一流水準、引領行業(ye) 發展潮流的“楊淩農(nong) 技師”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基地,對符合條件的給予高技能人才培養(yang) 補助等。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示範區已開展各類農(nong) 技培訓88場次,7000餘(yu) 農(nong) 民從(cong) 中受益。6場農(nong) 民技術職稱考試中,有184名學員獲得農(nong) 民技術職稱證書(shu) 。全國骨幹科技特派員(楊淩)培訓基地也落戶楊淩。”楊淩示範區科技局職業(ye) 農(nong) 民培訓中心負責人介紹。
示範區搭建起的楊淩農(nong) 業(ye) 人力資源區共享服務平台,進一步解決(jue) 了農(nong) 技師群體(ti) 與(yu) 市場的精準對接問題。
打開手機,輕點平台App,一個(ge) 全新的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信息服務平台展現在眼前:在這裏,可以高效找到專(zhuan) 業(ye) 對口的務工農(nong) 技師、領取適合自己的農(nong) 技務工信息,還可以為(wei) 自家農(nong) 產(chan) 品找到適銷市場、加入農(nong) 技培訓或請教生產(chan) 難題……
通過線上數據、線下精細化服務的精準匹配,平台為(wei) 全國農(nong) 人架起了溝通合作的“橋梁”。目前,平台已匯聚各類農(nong) 業(ye) 人才近3000人,整合涉農(nong) 培訓機構292個(ge)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365家。每日匹配信息100多條,匹配成功率41%。
與(yu) 此同時,新落成的楊淩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最近啟動運營。入駐的17家企業(ye) 享受園區提供的創就業(ye) 、場地補貼,工商、金融等“一站式”服務的同時,為(wei) 勞務品牌的有組織輸出發揮著推動作用。
截至目前,“楊淩農(nong) 技師”勞務品牌從(cong) 業(ye) 人員已超過1萬(wan) 人,業(ye) 務拓展至蟲類養(yang) 殖、集成化水肥、植保、無人機應用、設施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等領域。
這兩(liang) 天,趙亞(ya) 利正忙活著召集人手,“已經接下兩(liang) 個(ge) 大單!開春就去新疆”。
高級農(nong) 技師馬新世帶領農(nong) 技師團隊,將紅景天種植技術帶到了臨(lin) 近縣,帶著農(nong) 民幹、做給農(nong) 民看,掀起當地群眾(zhong) 對農(nong) 業(ye) 新技術的學習(xi) 熱潮。
李曉雲(yun) 的農(nong) 技直播課也越開越火,粉絲(si) 量一路飆升至13.3萬(wan) 人,她還建起36個(ge) 微信群,隨時隨地為(wei) 農(nong) 友傳(chuan) 播技術、答疑解惑……
在更廣闊的楊淩沃野,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正受益於(yu) “楊淩農(nong) 技師”勞務品牌,走出家門,靠勞動收獲成功和自信。
“‘楊淩農(nong) 技師’勞務品牌的建設,已使楊淩勞務輸出從(cong) 散發組織、技術單一、無序流動,轉變為(wei) 在黨(dang) 委領導、政府統籌下,有組織、有目標、有保障地向多行業(ye) 、多地區有序輸出。”楊淩示範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主題教育開展後,他們(men) 深入調查、查擺問題、找準發力點,示範區將進一步構築農(nong) 科人才高地,將具有地方特色的“農(nong) 字號”勞務品牌,打造成為(wei) 促進農(nong) 民增收致富、落實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農(nong) 民就業(ye) 的“金名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