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超3000萬輛!中國“小車輪”駛出新高度

發布時間:2024-01-12 15:24:00來源: 新華社

  當前中國汽車工業(ye) 走過70年,2024年開年傳(chuan) 來好消息:2023年我國汽車產(chan) 銷量均超3000萬(wan) 輛,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均超900萬(wan) 輛,連續9年全球第一。

  今日的榮光,是昔日的努力和堅守。沒圖紙、沒技術,一窮二白,那時造汽車,靠的是“錘子”一點點敲出來。

  從(cong) 1956年第一輛國產(chan) 解放卡車下線,到紅旗轎車橫空出世;從(cong) 改革開放後的百花齊放,到比亞(ya) 迪年售新能源汽車超300萬(wan) 輛。今天,我國單月汽車產(chan) 銷量,比2000年全年總量還多。

  我們(men) 的汽車工業(ye) 跑得快,背後是中國製造的厚積薄發。

  3000萬(wan) 輛,意味著啥?

  約等於(yu) 德國2022年汽車銷量的10倍;全球每銷售3輛新車,就有一輛“中國造”;中國產(chan) 新能源汽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中,占比約三分之二。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份額越來越“重”。

  每輛汽車由上萬(wan) 個(ge) 零件組成,拚接這個(ge) 大“樂(le) 高”不僅(jin) 要體(ti) 力,更要智力。一年生產(chan) 3000萬(wan) 輛,凸顯中國智造新實力。

  在長三角,一個(ge) 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正在迅速崛起:一輛新能源車從(cong) 設計到生產(chan) ,可以在4小時車程的“產(chan) 業(ye) 圈”內(nei) 完成,平均不到10秒就下線一輛新能源汽車。

  3000萬(wan) 輛,綠色、智能含金量幾何?

  從(cong) 2018年產(chan) 銷量剛過百萬(wan) 輛,到2023年已逼近千萬(wan) 輛,中國新能源汽車一直在“加速跑”。

  瞄準純電、混動和氫燃料等多元技術路線,“死磕”智能化、電池、電控等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才是最優(you) 解。

  2023年,大眾(zhong) 牽手小鵬、斯特蘭(lan) 蒂斯入股零跑,中國企業(ye) 在對外合作中逐漸擁有話語權,曾經的“市場換技術”逐步向“技術輸出”轉型。

  政策春風,為(wei)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插上翅膀,更為(wei) 激發汽車消費潛力注入動能。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條、越發過硬的核心技術、越來越多的充電樁,讓更多人愛上綠色出行。

  近500萬(wan) 輛,“出海”底氣何在?

  中國汽車用了半個(ge) 多世紀,實現年出口從(cong) 零到100萬(wan) 輛的突破,2021年首超200萬(wan) 輛,2023年近500萬(wan) 輛。

  新年第一天,上海外高橋海通國際汽車碼頭,“久洋吉”號汽車滾裝船整裝待發,載著3600輛國產(chan) 新能源汽車出海,奔赴墨西哥。

  繁忙的港口,火熱的經濟信號。僅(jin) 在海通國際汽車碼頭,平均每天就有約3000輛國產(chan) 汽車從(cong) 這裏出發,駛向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大洋彼岸,在新西蘭(lan) 經營汽車門店的理查德·範德恩格爾眼中,如今新西蘭(lan) 居民選購中國汽車,看中的是價(jia) 格優(you) 勢、技術過硬。

  有專(zhuan) 家測算,出口攀升的同時,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均價(jia) 提升至約1.9萬(wan) 美元,實現了“量價(jia) 齊升”,消費者對中國汽車品質認可度持續提升。

  我們(men) 的新能源汽車不僅(jin) 開進了多個(ge) 國家的大街小巷,也開進了海內(nei) 外消費者的心頭。期待“中國造”汽車揚帆遠航。

  監製:霍小光

  策劃:陳芳

  記者:高亢、王悅陽、吳慧珺、周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