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選票支持“下架民進黨” 一個中國大勢難違
1月13日,台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ju) 結果出爐。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dang) 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台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台灣地區立法機構113個(ge) 席次中,中國國民黨(dang) 獲得52席,民進黨(dang) 51席,台灣民眾(zhong) 黨(dang) 8席,無黨(dang) 籍及未經政黨(dang) 推薦者兩(liang) 席。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ju) 中,賴清德、蕭美琴的得票比例僅(jin) 占40.05%,未能過半,得票數量也比民進黨(dang) 候選人上次勝選時大大減少。相比之下,近六成投票者將選票投給了“非綠”陣營的侯友誼、趙少康組合及柯文哲、吳欣盈組合。
將兩(liang) 項選舉(ju) 結果結合起來觀察,不難看出,正如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13日晚所言:民進黨(dang) 並不能代表島內(nei) 主流民意。
台灣民眾(zhong) 投出的選票,就像反映島內(nei) 各政黨(dang) 表現的“晴雨表”。執政8年的民進黨(dang) 可謂四麵失地,隻能左支右絀、勉強應付,其他上躥下跳、鼓吹“台獨”的政黨(dang) 更是顆粒無收。在既有投票規則的框架內(nei) ,賴清德“慘勝”,其民意基礎無疑與(yu) “穩固”二字相去甚遠。在立法機構,民進黨(dang) 更是大敗而歸,不僅(jin) 沒能取得過半數席位,還被中國國民黨(dang) 反超一席。對此,島內(nei) 輿論犀利地指出:賴清德靠少數民意支撐、靠在野力量分散當選,未來執政勢必如履薄冰。
事實上,早在這次選舉(ju) 之前,圍繞民進黨(dang) 和賴清德、蕭美琴的重重疑雲(yun) ,已令台灣民眾(zhong) 深感憂慮。時至今日,許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清楚的解答與(yu) 交代。從(cong) 牽涉腐敗、宛若“黑箱”的高端疫苗問題,到事關(guan) 從(cong) 政者基本操守的賴清德萬(wan) 裏老家違建爭(zheng) 議,民進黨(dang) 和賴清德的“黑點”多到數不清。其中,有些問題是蔡英文政府過去8年留下的“爛攤子”,也有些問題是即將粉墨登場的這批“綠營”政客給未來埋下的“暗雷”。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dang) 的執政前景隻能用晦暗不明來形容。
近六成台灣投票者不希望民進黨(dang) 繼續執政,已經清楚地說明民進黨(dang) 及其候選人不得人心,“下架民進黨(dang) ”成為(wei) 主流民意。由於(yu) “三角督”式的選舉(ju) 格局,賴清德、蕭美琴僥(jiao) 幸得以勝選,但選舉(ju) 結果反映出的深層信息,卻是另一重麵貌。投票結果傳(chuan) 遞的是台灣民眾(zhong) 希望兩(liang) 岸和平、反對“台獨”引戰的清晰信號。這次選舉(ju) 改變不了兩(liang) 岸關(guan) 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改變不了兩(liang) 岸同胞走近走親(qin) 、越走越親(qin) 的共同願望,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
1月15日,台灣地區兩(liang) 項選舉(ju) 結果出爐不久,瑙魯政府宣布承認一個(ge) 中國原則,同台灣當局“斷交”,願同中國複交,這意味著台灣當局為(wei) 數不多的所謂“邦交國”又少了一個(ge) 。瑙魯政府的決(jue) 定,給沉湎在自滿情緒中的民進黨(dang) 和賴清德送上了一份“大禮”。這既是一份警示,也是當頭棒喝。瑙魯曾被台灣當局外事部門視為(wei) “穩定夥(huo) 伴”,這充分說明民進黨(dang) 當局“自以為(wei) ”的事是多麽(me) 不靠譜兒(er) ,也提醒那些利用各種議題操弄“台獨”把戲的人:逆祖國統一大勢、逆兩(liang) 岸人民心意而動,絕不會(hui) 取得預期中的結果。
不論是誰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誰代表台灣當局處理兩(liang) 岸事務,體(ti) 現一個(ge) 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都是最有份量的“定海神針”。堅持“九二共識”,台灣繁榮可期;否定“九二共識”,“台獨”死路一條。促進兩(liang) 岸交流合作,深化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兩(liang) 岸關(guan) 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ye) ,是兩(liang) 岸人民共同的願望,也是台灣發展的前景之所在。對此,島內(nei) 所有政治勢力都應看得清楚。
方曉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