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GDP超126萬億元 比上年增長5.2% 2023年國民經濟“成績單”成色好分量足
2023年國民經濟“成績單”今天出爐。1月17日,在國新辦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yi) 介紹,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126.0582萬(wan) 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
“總的來看,我們(men) 的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可以說是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績單。對於(yu) 過去一年的經濟表現,可以概括為(wei) 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現亮麗(li) 、殊為(wei) 不易。”在發布會(hui) 上,康義(yi) 介紹去年中國經濟運行的總體(ti) 表現。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2023年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康義(yi) 指出,從(cong) 經濟增長看,去年我國GDP超過126萬(wan) 億(yi) 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個(ge) 百分點。按照可比價(jia) 計算,2023年經濟增量超過6萬(wan) 億(yi) 元,相當於(yu) 一個(ge) 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
“全年GDP同比增長5.2%,順利實現了年度目標。”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cong) 全年來看,4個(ge) 季度的增速分別為(wei) 4.5%、6.3%、4.9%和5.2%,呈N字型排列。具體(ti) 到去年12月,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回升勢頭,除地產(chan) 外,各項指標大都回升或持穩。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獨立經濟學家譚雅玲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5.2%的GDP增速比預期水平高,經濟總規模超126萬(wan) 億(yi) 元,這意味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會(hui) 進一步增加,對未來消費、投資以及各方麵發展的均衡性是非常好的基礎參數。
2023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長5.4%,穩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義(yi) 增長6.3%,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6.1%。物價(jia) 總體(ti) 保持溫和上漲,全年CPI上漲0.2%,核心CPI上漲0.7%。
2023年,國家全力穩住就業(ye) 大局,調查失業(ye) 率下降,新增就業(ye) 繼續增加,重點群體(ti) 和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得到有力保障,脫貧人員就業(ye) 規模穩中有增。
一些關(guan) 鍵指標凸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康義(yi) 介紹,初步測算,2023年全社會(hui) 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達到33278.2億(yi) 元,投入強度達到2.64%。隨之而來的是重大科技創新捷報頻傳(chuan) 。
服務業(ye) 和消費的經濟增長主引擎作用更加凸顯。2023年服務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4.6%,比上年提高1.2個(ge) 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比上年提高43.1個(ge) 百分點。
安全發展基礎也得到進一步鞏固夯實。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69541萬(wan) 噸,比上年增加888萬(wan) 噸,再創新高。
“表現亮麗(li) 。”康義(yi) 指出,從(cong) 橫向來看,2023年我國5.2%的經濟增速高於(yu) 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名列前茅。2023年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國內(nei) 大循環的主體(ti) 作用增強
2023年,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取得了新進展,呈現出國內(nei) 大循環的主體(ti) 作用增強、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3方麵特征。
從(cong) 國內(nei) 大循環來看,據康義(yi) 介紹,立足擴大內(nei) 需這個(ge) 戰略基點,釋放強大內(nei) 需市場潛力,國內(nei) 循環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在明顯增強。他介紹,2023年,我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7.1萬(wan) 億(yi) 元,固定資產(chan) 投資規模達50.3萬(wan) 億(yi) 元,內(nei) 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
“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回穩形成重要支撐。”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認為(wei) ,我國的內(nei) 需基礎進一步夯實。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一攬子宏觀逆周期政策持續發力,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yu) 治理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楊暢也關(guan) 注到,在外需波動的背景下,我國工業(ye) 生產(chan) 保持較好運行,內(nei) 需延續內(nei) 生修複態勢,投資也在年末持續發力。
康義(yi) 指出,麵對外需收縮等不利影響,我國加力推動外貿穩規模、優(you) 結構,2023年,我國貨物出口額比上年增長0.6%,實現了正增長。橫向比,要好於(yu) 主要外向型經濟體(ti) ,國際市場份額保持總體(ti) 穩定。
同時,我國也在積極拓展國際經貿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wei) 14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國際循環的範圍更廣、層次更深。
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優(you) 勢顯現,內(nei) 需擴大拉動了進口。2023年,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額比上年增長了5%,消費品增長了1.2%,能源產(chan) 品進口增長了27.2%。我國貨物出口額再創曆史新高。其中,機電產(chan) 品出口比上年增長了2.9%。以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離子蓄電池為(wei) 代表的“新三樣”產(chan) 品出口額也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增長達到29.9%。
展望2024年:增長“勢頭好”
近期,多個(ge) 國際機構和商業(ye) 機構都上調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認為(wei) 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康義(yi) 指出,這表明國際社會(hui) 看好中國2024年經濟發展前景,“所以我們(men) 預判,2024年的中國經濟將持續回升向好”。
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具備多方麵有利條件。康義(yi) 分析,一是經濟增長“勢頭好”;二是經濟發展“韌性強”;三是高質量發展“活力足”;四是改革開放“紅利多”;五是宏觀政策“空間廣”。
2024年,房地產(chan) 平穩健康發展仍然較為(wei) 關(guan) 鍵。康義(yi) 指出,目前,房地產(chan) 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一是房地產(chan) 投資、銷售等指標降幅收窄;二是房地產(chan) 竣工麵積增加較快。“保交樓”工作在穩步推進,效果持續顯現。
“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有比較好的基礎。”康義(yi) 表示,一是因為(wei) 城鎮化數量和質量提升還會(hui) 有很大的空間。近5年,城鎮化率年均提高0.93個(ge) 百分點,每年都會(hui) 有超過1000萬(wan) 的農(nong) 村居民進入城鎮,新市民的規模比較大,帶來大量新增住房的需求。同時,城市居民的改善性住房需求也非常明顯。二是因為(wei) 構建房地產(chan) 發展新模式潛力巨大。
今年,就業(ye) 仍是社會(hui) 關(guan) 注的重中之重。2024屆高校畢業(ye) 生預計將達1179萬(wan) 人,再創新高,就業(ye) 走勢如何?康義(yi) 表示,今年的就業(ye) 形勢總的判斷是壓力依然存在,部分群體(ti) 、部分行業(ye) 就業(ye) 的結構性矛盾問題仍會(hui) 比較突出。
王靜文說,展望2024年,就業(ye) 壓力有望隨著出口產(chan) 業(ye) 鏈恢複以及各項穩就業(ye) 政策落地而得到緩解,“疤痕效應”也會(hui) 逐步轉淡。去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王靜文預計,隨著相關(guan) 政策的落地,2024年消費尤其是商品消費有望向好,服務消費有望保持韌性。
“隨著經濟回升向好,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快,穩就業(ye) 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積累,我國就業(ye) 形勢有望保持穩定。”康義(yi) 說。
本報北京1月1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趙麗(li) 梅 記者 張均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