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出土晉國貴族墓 陪葬器物折射諸侯國關係
中新社太原1月17日電 (記者 李新鎖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對外公布,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M3011出土大批禮器、樂(le) 器等青銅器,這處晉國高等級貴族墓陪葬物品反映出兩(liang) 周時期大小諸侯國之間的複雜關(guan) 係。
此前,文保機構初步探明襄汾陶寺北墓地有墓葬1283座。墓葬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
2016年,山西文保機構在2016M1東(dong) 側(ce) 10米處探出一座大墓,即2017年發掘的M3011,2016M1和M3011為(wei) 夫婦並穴合葬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京燕介紹,M3011出土大批禮器、樂(le) 器、兵器、車馬器、鉛器、玉器等。從(cong) 2016M1出土銅器情況看,每一套5件列鼎應配2件鑊鼎,鑒、鬲及豆、簠是偶數。M3011鑊鼎、方座簋各3件,鑒、鬲各1件,應各被盜走1件。2022年3月底,臨(lin) 汾警方追繳回陶寺北墓地被盜的部分銅器,其中3件甬鍾,均有179字刻銘,甬鍾形製和銘文內(nei) 容和M3011出土的衛國“書(shu) ”鍾一致,應出自M3011。
王京燕說,綜合國內(nei) 多地出土類似紋飾、工藝青銅器推測,M3011年代當為(wei) 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75年。該墓應為(wei) 一處晉國高等級貴族墓,墓主人生前至少是手握重權的大夫一級貴族。
M3011出土的一套16件(3件係後期追回)衛國刻銘編鍾,紋飾呆板,置身於(yu) 精美的晉國青銅器中相形見絀。
王京燕分析說,晉霸諸侯後,衛國是晉國的盟國,直至晉定公九年(公元前503年)衛國叛晉。上述編鍾應在此期間流入晉國。
衛國“書(shu) ”鍾雖出於(yu) 該墓,但鑄造年代尚需討論。“書(shu) ”鍾銘文中分別有“書(shu) 擇吉金”“擇餘(yu) 吉金”等辭句。
國內(nei) 知名考古學者張昌平認為(wei) ,“春秋中期至春秋晚期是‘擇其吉金’辭例在楚國的主要應用階段”,“書(shu) ”鍾上與(yu) 此風格類似的辭句當是得楚風浸潤所致。當時,衛國國小勢弱,政治上苦於(yu) 各諸侯國掣肘,文化上亦深受影響。(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