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推銷電話不斷!誰在泄露個人信息?住建部公布
“您是怎麽(me) 知道我電話號碼的?”
“是我們(men) 係統自動分配給我的。”
“我沒在你們(men) 係統登記過電話。”
對方掛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不論是買(mai) 房、租房,或是賣房、看房,隻要在一個(ge) 地方留過聯係方式,隔段時間甚至當天就會(hui) 接到一些陌生電話。
1月22日上午,住建部官網通報了5起房地產(chan) 中介行業(ye) 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違法違規典型案例:
有人將業(ye) 主留在中介公司的12716條個(ge) 人聯係方式非法出售,有人輾轉四家房產(chan) 銷售公司獲取樓盤業(ye) 主78100餘(yu) 條信息,還有人利用售樓處工作便利,複印業(ye) 主的電話後成立房產(chan) 中介公司做業(ye) 務……
通報信息顯示,有人非法獲取業(ye) 主信息30餘(yu) 萬(wan) 條,出售獲利150萬(wan) 元,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處罰金額160萬(wan) 元。
開發商“把它賣了”?
“總是頻繁地給我打電話,煩死了。關(guan) 鍵總是換著號碼打,很難分辨。”在長沙雨花區買(mai) 房置業(ye) 並已入住的市民張華虎,隔三差五便接到陌生電話,詢問家裏的房子是否要出售。
據張華虎介紹,這些陌生電話大多數來自房產(chan) 中介門店,偶爾也有一些小額貸款公司來推銷個(ge) 人貸款業(ye) 務。
1月22日下午,張華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己家的房產(chan) 位於(yu) 長沙高鐵新城板塊,從(cong) 來沒有對外掛牌留下聯係電話,也沒有向房產(chan) 中介人員表達過要出售房子的意思。
那麽(me) ,他的個(ge) 人電話是如何被房產(chan) 中介門店獲得的呢?
張華虎猜測,唯一的可能是,當初在售樓處買(mai) 房時,開發商“把它賣了”。
據住建部通報,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蔡某某在某售樓部從(cong) 事房地產(chan) 銷售期間,利用職務之便,未經售樓部及業(ye) 主同意,複印了1095條小區業(ye) 主姓名、門牌號、房產(chan) 麵積、聯係電話等資料。
之後,蔡某某成立湘西自治州宜居房產(chan) 經紀服務有限公司,利用這些業(ye) 主信息資料開展房屋中介業(ye) 務,用於(yu) 在日常經營活動中給業(ye) 主打電話,詢問房屋是否需要出售、出租等。2022年3月,司法機關(guan) 以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罪判處蔡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1000元。
倒賣業(ye) 主個(ge) 人信息的方式五花八門。
曾經從(cong) 事過房產(chan) 中介業(ye) 務的馮(feng) 先生向每經記者透露,中介行業(ye) 內(nei) 部一直存在客戶資料轉賣的情況,比如,出售給新盤的銷售人員,或者出售給裝修公司等。
據通報,上海德佑房地產(chan) 經紀有限公司員工陳某、祝某某、馬某合謀對外出售公司掌握的房屋業(ye) 主信息來獲利。三人通過馬某的員工賬號和權限訪問公司大數據信息平台,查詢並導出掛牌房屋的業(ye) 主信息,將信息對外出售獲取好處費。至案發,陳某從(cong) 祝某某處獲取好處費20萬(wan) 元,陳某給予馬某好處費6萬(wan) 元。僅(jin) 2021年4月,陳某對外發送信息共計12716條。
2021年11月,司法機關(guan) 以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罪判處陳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ge) 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wan) 元;判處祝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8萬(wan) 元;判處馬某有期徒刑一年十個(ge) 月,並處罰金5萬(wan) 元。
住建部官網顯示,2016年1月起,柯某開始運營“房利幫”網站並開發同名手機APP,以對外售賣二手房租售房源信息為(wei) 主營業(ye) 務。運營期間,柯某對網站會(hui) 員上傳(chuan) 真實業(ye) 主房源信息進行現金激勵,吸引掌握該類信息的房地產(chan) 中介人員注冊(ce) 會(hui) 員並向網站提供信息,有償(chang) 獲取了大量包含房屋門牌號碼及業(ye) 主姓名、電話等非公開內(nei) 容的業(ye) 主房源信息,共計30餘(yu) 萬(wan) 條,以會(hui) 員套餐方式出售獲利達150餘(yu) 萬(wan) 元。
2019年12月,司法機關(guan) 以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罪判處柯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160萬(wan) 元。
非法獲取業(ye) 主信息?判刑!
每經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許多購房者對中介推銷電話不堪其擾,有人曾受不了電話騷擾而注銷自己的手機號碼。
一位在上海市鬆江區泗涇板塊購房的業(ye) 主,曾多次在工作開會(hui) 期間,接到陌生的推銷電話,其中包括房產(chan) 中介、裝修公司以及銀行金融機構等,“至今還有人來推銷經營貸、消費貸的產(chan) 品。”
據該名業(ye) 主介紹,看到上海本地的電話,擔心是客戶或者朋友,不敢不接聽。但每當接聽知道是推銷業(ye) 務後,自己會(hui) 相當生氣。“希望監管部門對非法購買(mai) 個(ge) 人信息的人員也加強處罰。”
住建部通報的案例中,還介紹了房地產(chan) 經紀從(cong) 業(ye) 人員沈某某采取購買(mai) 、收受、交換等方式非法獲取公民個(ge) 人信息的行為(wei) 。
2017-2019年,沈某某先後在無錫暢盛房地產(chan) 經紀有限公司、無錫滬聯房地產(chan) 經紀有限公司、無錫鏈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大玩家房地產(chan) 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等從(cong) 事房產(chan) 銷售相關(guan) 業(ye) 務。
期間,沈某某采用購買(mai) 、收受、交換等方式,從(cong) 周某某等人非法獲取多個(ge) 樓盤業(ye) 主的公民個(ge) 人信息,包括小區名稱、門牌號、業(ye) 主姓名、聯係電話等,共計78100餘(yu) 條,並提供給他人共計8600餘(yu) 條。2020年12月,司法機關(guan) 以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罪判處沈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2萬(wan) 元。
2019年9月,中山市裕豐(feng) 房地產(chan) 谘詢有限公司西區翠景分公司員工黃某,為(wei) 謀取利益,在添加譚某某微信號後,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向譚某某購買(mai) 大量中山市相關(guan) 樓盤小區住戶的公民個(ge) 人信息,包括公民姓名、住址、聯係電話、房產(chan) 麵積等,共計53590條。2020年6月,司法機關(guan) 以侵犯公民個(ge) 人信息罪判處黃某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5000元。
很惡劣的職業(ye) 行為(wei)
上海房地產(chan) 經紀行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孫華良向每經記者表示,收集倒賣購房者的個(ge) 人信息屬於(yu) 很惡劣的職業(ye) 行為(wei) ,此次通報違法違規的典型案例是對房地產(chan) 經紀行業(ye) 的一次重點警示。一直以來,上海市房地產(chan) 經紀行業(ye) 協會(hui) 倡導市場主體(ti) “誠信服務”,其中包括信息獲取要合法,信息傳(chuan) 遞要合法,共同維護市場誠信體(ti) 係。對於(yu) 極個(ge) 別的中介機構,將會(hui) 采取相應的規範進行管理。
北京市房地產(chan) 法學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趙秀池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售樓處、中介門店有償(chang) 提供或獲取業(ye) 主信息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wei) ,也是違反商業(ye) 規範和職業(ye) 道德標準的,是對個(ge) 人信息的一種侵犯,這種行為(wei) 會(hui) 給房地產(chan) 從(cong) 業(ye) 人員和行業(ye) 帶來負麵影響,使公眾(zhong) 對房地產(chan) 從(cong) 業(ye) 人員更加不信任,不利於(yu) 房地產(chan) 業(ye) 重樹信心走出低穀,不利於(yu) 房地產(chan) 業(ye) 平穩健康發展。
買(mai) 房人知道自己個(ge) 人信息被泄漏,受到電話騷擾,應該怎麽(me) 辦?
趙秀池表示,要加強防範,一旦發現個(ge) 人信息泄露,要把相關(guan) 電話拉入黑名單;同時通過撥打12345、110,或電信、聯通運營平台、相關(guan) 主管部門等進行舉(ju) 報;也可提起訴訟,訴諸法律。
“應該從(cong) 源頭上加強管理,多部門聯動綜合治理;通過行業(ye) 協會(hui) 加大對從(cong) 業(ye) 人員的資格管理,並加大遵紀守法、職業(ye) 道德標準的教育;通過建立信用體(ti) 係,加強從(cong) 業(ye) 人員管理,對於(yu) 泄露信息人員建立黑名單製度,終身禁業(ye) ;出台專(zhuan) 門的個(ge) 人信息泄露管理條例,建立有獎舉(ju) 報製度。讓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趙秀池說。
(應受訪者要求,張華虎為(wei) 化名)
記者|劉頌輝
編輯|何小桃 陳夢妤 易啟江
校對|湯亞(ya) 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