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科目三現身多地春晚彩排,是否真的不成體統?
近日,“多地春晚彩排現科目三”引發網友熱議。持反對意見的網友認為(wei) ,科目三舞蹈本身並沒有問題,但畢竟是一種街頭舞蹈,難登春晚大雅之堂。也有部分網友認為(wei) 春晚一個(ge) 雅俗共賞的舞台,隻要能給大家帶來歡樂(le) 就不分上不上得了台麵。
“科目三”堪稱2023年年度最火舞蹈,以其獨特的重複動作和魔性音樂(le) 在海底撈事件中走紅,引起了關(guan) 於(yu) “俗”文化藝術價(jia) 值及內(nei) 涵的討論。“俗”文化在網絡上傳(chuan) 播速度快、範圍廣,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雖然未必低俗,但由於(yu) 大多是即時性的感官刺激,缺少精神內(nei) 涵,也引起不少人的反感。其實,“雅”和“俗”並非絕對對立,最近也有網友發現“科目三”高雅的“打開方式”,比如前段時間,俄羅斯皇家芭蕾舞團《天鵝湖》表演謝幕時跳“科目三”,引發全場觀眾(zhong) 歡呼並鼓掌打節拍;在2023年世界體(ti) 育舞蹈大賽上,世界冠軍(jun) 克裏斯蒂娜和幾位舞者一起展示國標版“科目三”,讓不少網友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由此可見,“雅”和“俗”可以相輔相成,在一定條件下甚至相互轉化。金庸武俠(xia) 小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被評價(jia) 為(wei) “難登大雅之堂的地攤文學”,而2004年卻出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必修)語文讀本第四冊(ce) 的目錄上。從(cong) 難登大雅之堂到進入高中課本,從(cong) “毒草”到文學經典,反映出人們(men) 認知的發展變化,也引人深思:“雅”和“俗”該由誰說了算?
曾經一些專(zhuan) 家學者將金庸武俠(xia) 小說視為(wei) “地攤文學”,他們(men) 的評價(jia) 標準是否公正?如今,部分網友將“科目三”置於(yu) 文化表演的鄙視鏈底層,當它以舞台節目的形式現身多地春晚彩排,是否真的不成體(ti) 統?答案也許是否定的。尤其對於(yu) “科目三”這樣新出現的表演形式,一味的貶低不能促進文化產(chan) 業(ye) 的繁榮興(xing) 旺,相反,如果用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看待,反而可能透過“雅俗之爭(zheng) ”的表象,找到藝術創新的視角和靈感。
科目三現身多地春晚彩排,未必不成體(ti) 統。文藝工作者要撇開“雅”與(yu) “俗”的成見,開放包容,去蕪存菁,才能創作出鮮活的文藝作品,才能更加廣泛地受到人民群眾(zhong) 的歡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