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廣西隱藏款特產:特色產業領跑 打造鄉村振興新密碼
近年來,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號角下,廣西大力發展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農(nong) 業(ye) 新品類、新設施、新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很多農(nong) 業(ye) 品種已走出原有的傳(chuan) 統主產(chan) 區,依托廣西的優(you) 勢氣候與(yu) 地理環境,在八桂大地上蓬勃生長。
全球10朵茉莉花,6朵來自廣西;連續19年蟬聯蠶繭產(chan) 量全國第一;澳洲堅果種植麵積和產(chan) 量排名全國第二……如今,翻開廣西的“特產(chan) 寶典”,茉莉花、桑蠶、澳洲堅果等“隱藏款”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也強勢“出圈”,成為(wei) 廣西特色農(nong) 業(ye) 發展的生動注腳。
做強產(chan) 業(ye) 鏈 打造世界茉莉花都
每年4月至10月,隨著瑩潔如玉的茉莉花吐露芬芳,廣西橫州市便熱鬧了起來。
橫州市是“中國茉莉之鄉(xiang) ”“世界茉莉花都”,茉莉花種植麵積達13.1萬(wan) 畝(mu) ,年產(chan) 茉莉鮮花達10.3萬(wan) 噸,茉莉花(茶)產(chan) 量均占全國80%以上、世界的6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茉莉花生產(chan) 和茉莉花茶加工中心。2023年,橫州茉莉花(茶)綜合品牌價(jia) 值達222.15億(yi) 元,連續多年蟬聯廣西最具價(jia) 值的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
在橫州市茉莉極萃園,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彌漫整個(ge) 展區,茉莉花茶、茉莉糕點、茉莉護膚品、茉莉文創品等各式茉莉花係列產(chan) 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過去茉莉鮮花加工後的產(chan) 品比較單一,主要為(wei) 茉莉花茶,而現在茉莉產(chan) 品越來越多元,逐漸衍生了茉莉盆栽、茉莉食品、茉莉用品、茉莉餐飲、茉莉藥用、茉莉康養(yang) 等產(chan) 品。”橫州市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管理中心辦公室主任吳雲(yun) 韓介紹。
據介紹,為(wei) 推動茉莉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橫州市深度布局“1+9”產(chan) 業(ye) ,推動茉莉花由單一花茶產(chan) 業(ye) ,構建“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遊、用品、餐飲、藥用、體(ti) 育、康養(yang) “1+9”產(chan) 業(ye) 集群,產(chan) 品業(ye) 態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產(chan) 業(ye) 生態鏈逐步完善,資源利用率逐步提高,不斷拓展產(chan) 業(ye) 增值增效空間。
“以前我們(men) 各村屯沒種茉莉花的時候住的大多都是小平房,現在種茉莉花經濟收入高了,都建了小樓房,也買(mai) 上了小汽車,有的甚至到去城裏買(mai) 了房子,生活越來越好了!”花農(nong) 雷水平說,茉莉花給他們(men) 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己家裏種了4畝(mu) 茉莉花,花價(jia) 行情很好,護理得好的話,每畝(mu) 花田一年下來有2萬(wan) 餘(yu) 元的收入。
如今,小小茉莉花已經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致富花”,2023年,橫州茉莉花鮮花平均價(jia) 格達每公斤34元,帶動34萬(wan) 花農(nong) 增收致富,人均收入從(cong) 2019年的1.27萬(wan) 元增長至2.1萬(wan) 元。
科技賦能 推動桑蠶高質量發展
驅車沿著紅水河行駛,來到位於(yu)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紅渡鎮的六納村標準化桑蠶種養(yang) 示範基地,放眼望去,連片桑田青翠碧綠,片片桑葉迎風搖曳。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是全國桑蠶第二大縣,被譽為(wei) “桑蠶之鄉(xiang) ”,當地桑蠶產(chan) 業(ye) 曆史悠久。忻城擁有桑園26萬(wan) 畝(mu) ,繭絲(si) 綢產(chan) 業(ye) 覆蓋全縣12個(ge) 鄉(xiang) 鎮131個(ge) 行政村7萬(wan) 戶27.6萬(wan) 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65%。
在六納村一座“家庭農(nong) 場”裏,蠶農(nong) 黃秀葵一邊介紹自家科技養(yang) 蠶的情況,一邊用手機現場演示操控科技養(yang) 蠶。“隻要手機有網絡,我們(men) 就能隨時監測到蠶房內(nei) 蠶寶寶的生長情況,也可以根據蠶齡特性和季節設置相應參數。”黃秀葵說,通過手機智能控製係統養(yang) 蠶,她們(men) 可以隨時下田務農(nong) ,不僅(jin) 時間自由,蠶繭質量也有保證。
黃秀葵和姐姐黃秀益是當地的資深蠶農(nong) ,從(cong) 2021年下半年參加“家庭農(nong) 場”,按照六納基地製定的科學養(yang) 蠶標準和流程飼養(yang) 優(you) 質“四齡”蠶。姐妹倆(lia) 約有13畝(mu) 桑園,2023年“家庭農(nong) 場”共飼養(yang) 了10批50張蠶,蠶繭收入大約13萬(wan) 元,其養(yang) 蠶成功率、蠶繭質量、蠶繭售價(jia) 等明顯高於(yu) 周邊蠶農(nong) 。
這是廣西科技賦能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打造智慧桑蠶,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個(ge) 縮影。無處不在的“科技範”,讓傳(chuan) 統桑蠶產(chan) 業(ye) 既接地氣、又顯洋氣。
2023年,廣西蠶繭產(chan) 量預計超過46萬(wan) 噸,占全國總產(chan) 量的60%以上;全年蠶繭均價(jia) 54.52元/公斤,蠶農(nong) 售繭收入超過250億(yi) 元,蠶桑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廣西重要民生支柱產(chan) 業(ye) 和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
“十四五”以來,廣西通過優(you) 化區域布局、創建國家級“廣西蠶桑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等不斷提升生產(chan) 規模質量,自主選育適合廣西亞(ya) 熱帶氣候條件的蠶桑良種、創新集成省力節本高效先進實用技術示範推廣等持續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全麵推進蠶桑產(chan) 業(ye) 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推動廣西從(cong) 桑蠶大省向桑蠶強省邁進。
當前,中國用於(yu) 繅絲(si) 織綢的蠶繭,10顆裏就有6顆產(chan) 自廣西。廣西已連續19年蟬聯蠶繭產(chan) 量全國第一,連續14年蟬聯生絲(si) 產(chan) 量全國第一。
培育良種 澳洲堅果成致富果
很難想象,一粒來自澳大利亞(ya) 的堅果種子漂洋過海,最終在廣西生根發芽,成為(wei) 富民一方的產(chan) 業(ye) 。
197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亞(ya) 熱帶作物研究所(下稱“廣西熱作所”)首次將澳洲堅果引入廣西,溫暖的氣候,充足的日照和降雨,為(wei) 澳洲堅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從(cong) 此澳洲堅果便在八桂大地上蓬勃生長。
澳洲堅果又名夏威夷果,原產(chan) 於(yu) 澳大利亞(ya) 昆士蘭(lan) 州,因其果仁油潤可口、奶香馥鬱且營養(yang) 價(jia) 值豐(feng) 富,素有“幹果皇後”美稱,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是當前世界栽培麵積和產(chan) 量增長最快的果品之一。
廣西亞(ya) 熱帶作物研究所堅果研究中心曾黎明介紹,廣西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與(yu) 澳洲堅果的原產(chan) 地相似,並且作為(wei) 林業(ye) 經濟結構調整的樹種,發展澳洲堅果產(chan) 業(ye) 非常適合廣西,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每到澳洲堅果成熟的季節,在廣西崇左市扶綏縣昌平鄉(xiang) “果滿山坡”澳洲堅果現代特色農(nong) 業(ye) 示範區,連片種植的澳洲堅果一眼望不到盡頭,翠綠、油亮、飽滿的果實枝頭高掛。
廣西熱作所作為(wei) 國內(nei) 最早進行澳洲堅果研究的單位之一,多年來堅持在欽州靈山縣、來賓合山市、梧州岑溪市以及崇左龍州縣、扶綏縣等地布置品種比較試驗,先後選育出更適合廣西氣候環境的澳洲堅果優(you) 良品種8個(ge) 。其中“桂熱引3號”“桂熱5號”“桂熱7號”等品種殼果產(chan) 量超350公斤/畝(mu) ,與(yu) 原先引進的老品種相比,平均畝(mu) 產(chan) 增加250公斤,畝(mu) 產(chan) 值突破萬(wan) 元。
截至目前,廣西澳洲堅果種植麵積約79萬(wan) 畝(mu) ,位居全國第二。優(you) 良澳洲堅果品種帶來的經濟效益,讓更多廣西農(nong) 民加入到了澳洲堅果種植中來,澳洲堅果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促進農(nong) 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和振興(xing) 鄉(xiang) 村的特色產(chan) 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