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讀中國信心——《從數據看回升向好》總台財經節目中心開年特別報道

發布時間:2024-01-25 15:50:00來源: 央視財經

  2023年,經曆了風浪的中國經濟,強健了體(ti) 魄、壯實了筋骨,在行穩致遠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回首上一年,中國經濟的含金量如何?

  展望新一年,中國經濟的信心又來自何處?

  我們(men) 從(cong) 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裏找到了答案——

  2024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主要數據,這份年終的成績單裏,有中國經濟為(wei) 全球經濟增長的顯著貢獻;回升向好的數據裏,有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的厚實底氣;創新突破的紀錄中,有中國經濟再創佳績的無限潛力。財經節目中心自1月17日起推出係列報道《從(cong) 數據看回升向好》,從(cong) 這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績單裏,“數”說中國經濟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穩步前行的信心。

  2023年我國GDP增速5.2% 全年經濟回升向好

  解讀中國經濟的表現,GDP也就是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是一個(ge) 重要觀察指標。5.2%,這是17日發布的2023年中國經濟運行成績單中,備受關(guan) 注的GDP增速,我國的經濟總量達到1260582億(yi) 元。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5.2%。

  國家統計局局長 康義(yi) :可以說中國經濟過去一年的表現是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績單。2023年世界經濟的低迷,國際格局的複雜演變,地緣政治衝(chong) 突頻發,我們(men) 麵臨(lin) 的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國內(nei) 的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也比較多,自然災害頻發,在這種複雜情況下,取得這樣的發展成績,更是顯出了難能可貴。

  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約為(wei) 三分之一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計,中國經濟5.2%的增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會(hui) 在30%左右,也就是說,中國經濟繼續成為(wei) 全球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

  根據世界銀行對2023年各主要經濟體(ti) GDP和增速的預測進行估算,中國經濟增量將是美國的1.5倍左右,是歐元區的16.5倍左右。如果從(cong) 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個(ge) 角度來看,2023年,中國比美洲、歐洲還有日本加在一起還要多。

  日本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主任研究員 伊藤秀樹:中國經濟增長5.2%的增量相當於(yu) 泰國和越南的GDP總和。中國在世界經濟中貢獻巨大。隨著出口擴大以及內(nei) 需增長,中國經濟增長的紅利將擴散到全球經濟中。

  中國作為(wei)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i) ,已經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良好穩固的基本麵。30年前就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歐姆龍健康醫療公司,去年在華銷售額,已經增長到了2010年時的大約4倍。去年8月,他們(men) 投資3億(yi) 元人民幣在大連擴建的研發生產(chan) 基地也順利竣工。

  與(yu) 歐姆龍一樣,不少日本大企業(ye) 也在加大在華投資力度。據日本媒體(ti) 報道,鬆下電器將在至2025年3月為(wei) 止的3年內(nei) ,在中國投入超過500億(yi) 日元,新建或擴建10座以上的工廠;日本衛浴品牌東(dong) 陶公司,也計劃在大連近郊建設新工廠,投資額預估達到數百億(yi) 日元,最快於(yu) 2026年投產(chan) ;此外,大金位於(yu) 廣東(dong) 的空調新工廠也將在今年10月投產(chan) 。

  2023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2%

  2023年,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471495億(yi) 元,比上年增長7.2%,總量創曆史新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2.5%。消費重新成為(wei) 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旅遊業(ye) 的快速回升。無論是上半年靠“燒烤靈魂三件套”火出圈的山東(dong) 淄博,還是年底以寵客寵粉聞名的哈爾濱,無不顯示出過去一年旅遊消費的強勁動力。

  今年元旦假期,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接待遊客16.32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435%,創出曆史新高。當地的馬迭爾冰棍三天銷售量達10萬(wan) 支。現在,“爾濱”熱仍在持續,中央大街每天的遊客量都會(hui) 超過40萬(wan) 人次;一個(ge) 小小的炸糕檔口,每天銷售炸糕就高達近8000個(ge) 。冰雪季的消費熱度,被“爾濱寵客模式”點燃後,迅速向更多的地方擴散,元旦假日期間,黑龍江全省累計接待遊客661.9萬(wan) 人次,同比去年增長173.7%。南方人北上滑雪,北方人南下避寒,成為(wei) 旅遊新熱點。一場場南北雙向奔赴、多地聯動的文旅聯歡,進一步釋放了強勁的旅遊消費潛力。

  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3%,這其中,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7%。蔣誌祥是湖北潛江的一名攝影師,過去的一年,他用鏡頭記錄了60場婚禮,見證了村民們(men) 幸福的小日子,和農(nong) 村消費新景象。這一年,蔣誌祥通過自己的努力買(mai) 了房子,他坦言,看到如今農(nong) 村風貌的新變化,對自己事業(ye) 的前景充滿信心。

  2023年全社會(hui) 用電量增速超6%

  用電量數據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晴雨表,記者從(cong) 中電聯了解到,2023全年全社會(hui) 用電量增速為(wei) 6.7%。其中,商務服務業(ye) 、批發和零售業(ye) 、住宿和餐飲業(ye) 等用電量明顯恢複,同比增速超13%。電動汽車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拉動充換電服務業(ye) 用電量同比增長超70%。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這“新三樣”產(chan) 品,合計出口1.06萬(wan) 億(yi) 元,首次突破萬(wan) 億(yi) 大關(guan) ,增長了29.9%。

  裝備製造業(ye) 是國之重器,是實體(ti) 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以來,一批國產(chan) 高端裝備接連取得突破,大國重器頻頻“上新”。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目前正在東(dong) 海航行。這艘國產(chan) 大郵輪,自1月1日正式開啟商業(ye) 運營以來,已經成功完成了三次商業(ye) 航行。愛達·魔都號船長表示:“我們(men) 已經測試了所有東(dong) 西的極限,我們(men) 的引擎和穩定性,我們(men) 非常非常有信心,它非常穩定,非常強大。這意味著就算遇到風暴天氣或惡劣天氣,船仍然非常穩定。”

  “愛達·魔都號”郵輪目前正以每個(ge) 月6到7個(ge) 航次的頻率穩定運行,船票從(cong) 兩(liang) 三千元到一萬(wan) 多元不等,春節前的所有航次船票都已經售罄。在愛達·魔都號郵輪開啟又一次遠航的同時,被稱作“2號船”的第二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的設計方案也在穩步推進中,並已開工建造。設計負責人告訴記者,從(cong) 2021年開始進行詳細設計的“2號船”將成為(wei) 愛達·魔都號的姊妹船,但是長度更長、排水量也更大。

  2023年我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1.76萬(wan) 億(yi) 元

  2023年,我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1.76萬(wan) 億(yi) 元,比2022年增長0.2%。在全球貿易中,跨境電商已經成為(wei) 一股新勢力,據海關(guan) 總署最新統計,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5.6%。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隨著獨立站、跨境直播、全托管等新業(ye) 態的興(xing) 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e) ,尤其是具有創新迭代能力的生產(chan) 製造企業(ye) ,正在通過跨境電商平台,將產(chan) 品銷售到世界各地。

  深圳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深圳跨境電商出口企業(ye) 數量已超過15萬(wan) 家,2023年深圳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3265.3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4%。在跨境電商的帶動下,不少跨境物流企業(ye) 2023年的出貨量,也創下了曆史新高。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物流市場實現恢複增長,預計2023年全年社會(hui) 物流總額將達350萬(wan) 億(yi) 元,快遞業(ye) 務量達1320億(yi) 件,連續十年穩居世界第一。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9.1億(yi) 噸,再創曆史新高。廣東(dong) 深圳某物流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營銷官吳石膽表示:“我們(men) 2023年整體(ti) 拚箱量是在14000個(ge) 櫃子,平均一個(ge) 月是在1200條拚箱量,這個(ge) 數據同比2022年增長了39%,同比2019年增長了兩(liang) 倍。這個(ge) 可以說是我們(men) 公司成立13年以來創下的曆史最高紀錄。”

  作為(wei) 總台財經節目中心開年以來的又一個(ge) 重磅特別報道,《從(cong) 數據看回升向好》係列報道從(cong) 一個(ge) 個(ge) 紮實的數據裏,找到了中國經濟持續回升的答案;從(cong) 一件件真實的訂單裏,看見了世界看好中國的證明;在一條條加速的賽道上,見證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源源動力。

  展望2024年,中國經濟依然滿懷穩中向好的信心,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將更加堅定。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