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再設簡體館 “書到人不到”留遺憾
中新社台北2月26日電 第32屆台北國際書(shu) 展25日在台北閉幕,結束為(wei) 期六天的出版閱讀嘉年華。時隔四年,台北國際書(shu) 展再設簡體(ti) 館,涵蓋藝術、文學、曆史等方麵圖書(shu) 。
綜合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中央社等台媒報道,本屆台北國際書(shu) 展由台灣當局文化事務主管部門主辦,台北書(shu) 展基金會(hui) 承辦。書(shu) 展設立“童書(shu) 區”“外文書(shu) 區”等八個(ge) 書(shu) 區,六天吸引約55萬(wan) 人次前來參觀,較去年增長約9%,活動現場舉(ju) 辦了千餘(yu) 場閱讀活動。
2013年,第21屆台北國際書(shu) 展首設簡體(ti) 館,讓台灣讀者有機會(hui) 接觸更多大陸優(you) 秀圖書(shu)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至2023年間,該展會(hui) 未繼續設立簡體(ti) 館。
今年,重新設立的簡體(ti) 館被安排在“綜合書(shu) 區”,參展書(shu) 商還推出了優(you) 惠活動。不過,台灣出版業(ye) 者表示,近年參加台北書(shu) 展的大陸作家變少,今年甚至沒有大陸作家參與(yu) 。華品文創總經理王承惠說,此番來台的大陸出版業(ye) 者,人數也不如從(cong) 前。
台灣《聯合報》發表的短評文章指出,台北國際書(shu) 展過去是重要窗口,近年卻近乎“封關(guan) ”。例如在兩(liang) 岸大熱的電視劇《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為(wei) “2018年台北國際書(shu) 展大獎”得主,本該是今年書(shu) 展最應力邀的嘉賓之一,但“書(shu) 到人不到”,實在令人遺憾。(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