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洞丨開行超8.5萬列 中歐班列改變了什麽?
這是一個(ge) 個(ge) 看似平凡的數據,
卻隱藏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透過這些數據,
我們(men)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
洞察中國經濟的“意想不到”。
開年以來,中歐班列開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最新統計顯示,中歐班列曆年累計開行已超過8.5萬(wan) 列,一條條奔馳的鋼鐵巨龍給對外貿易帶來哪些改變?今天的《數據洞察》就來說說中歐班列。
8.5萬(wan) 列背後是持續增長的開行數量。在霍爾果斯口岸的這些“牛皮紙袋”裏,裝著跨境列車的運行檔案,也記錄下這裏的繁忙程度。
這裏每天需要保存的“牛皮紙袋”從(cong) 過去的100個(ge) 左右增長到大約800個(ge) ,這也意味著平均每小時就有一趟列車進出境。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2600餘(yu) 列,同比增長5.3%,實現了連續46個(ge) 月單月開行超千列。
8.5萬(wan) 列背後有不斷提升的運行質量。正月初五,西安開出龍年第一趟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往返德國杜伊斯堡隻需要10天,比去年又縮短2天,和最早的班列比縮短了約一周。
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速度最快,貨值最高。它的貨品以新能源汽車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為(wei) 主。平均每櫃貨值約80餘(yu) 萬(wan) 元,比普通班列高出13%。去年中歐班列承載的貿易額超過750億(yi) 美元,比前三年的平均值增長了50%。
8.5萬(wan) 列背後還有不斷延展的貿易網絡。數字口岸建設不斷完善,如今,在中歐班列始發地提報通關(guan) 申請,口岸可以讀秒放行。高效通關(guan) 助力中歐班列運輸網絡不斷延展,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歐班列已經通達歐洲25個(ge) 國家,連通的城市由去年的217個(ge) 增加到219個(ge) 。
從(cong) 一條線到一張網,十年間,中歐班列承載的進出口貨值占中歐貨物進出口額的比例從(cong) 0.3%增長到6%,構建起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新平台。
(總台央視記者 鄭連凱 張雨棣 張博 張昊 宮鳳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