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成本降低33%、研發時間縮短近8天 去“燈塔工廠”看未來製造!
“燈塔工廠”,是通過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手段,運用先進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實現生產(chan) 過程全麵自動化、精確化的工廠。“燈塔工廠”代表著工業(ye) 領域頂級的智能製造能力,它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等機構遴選產(chan) 生,被譽為(wei) “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透過“燈塔工廠”,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國工業(ye) 發展的澎湃活力。
自動化的生產(chan) 線、實時顯示的智慧大屏、井然有序的機械臂……“燈塔工廠”將數字化和製造業(ye) 深度融合,照亮了工業(ye) 生產(chan) 的未來之路,也指引整個(ge) 行業(ye) 向智能化的方向前進。那麽(me) ,在“燈塔工廠”中到底都有哪些高科技、新技術?一起去探尋“燈塔工廠”的智慧密碼。
這家位於(yu) 江蘇溧陽的“燈塔工廠”是國內(nei) 最大的新能源電池生產(chan) 工廠之一。一千多米的流水線上,幾百台機器人穿梭其間,這裏每天生產(chan) 的電池組件可裝配2000多輛新能源汽車。此外,這家工廠還是一家“零碳工廠”。新上線的智能能源管理係統監測著工廠的能源變化情況。工廠每時每刻的能量消耗數據都會(hui) 和大模型進行對比,並且自動調節到最低能耗狀態。
江蘇時代高級基地運維經理 張亮亮:原本我們(men) 人工的操作點有600多個(ge) ,通過這套係統的使用我們(men) 現在已經完全實現了零人工幹涉,我們(men) 的運行的能耗相比較之前能效提升達到37.9%。
其實,這家工廠的減碳技術無處不在,廠房上自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和儲(chu) 能電站,每年可以提供7000多萬(wan) 度的綠色能源;電動叉車、電動卡車、無人駕駛物流車的使用,讓所有物流環節實現了零碳運轉。而在產(chan) 品質檢環節,工廠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提高產(chan) 品檢測效率的同時,碳排放也得到有效控製。
江蘇時代副總經理 陳淩:這個(ge) 項目成功實施後,產(chan) 線效率提高320%,製造成本降低33%,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7.4%,單體(ti) 安全失效率達到了十億(yi) 分之一。
“燈塔工廠”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的支撐。其中,人工智能技術的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yu) 產(chan) 品生產(chan) 、研發的各個(ge) 環節中。
這裏是全球特鋼行業(ye) 的首家“燈塔工廠”,每年可以生產(chan) 690萬(wan) 噸特殊鋼材,並且具有數千個(ge) 品種與(yu) 規格的生產(chan) 能力。在這裏,人工智能和高精度感應儀(yi) 器相結合,可以對產(chan) 品進行柔性定製。
中信泰富特鋼興(xing) 澄特鋼副總經理 王永建:比如說你訂了0.8噸,他訂了1噸,他訂了2噸,根據用戶的需求,我會(hui) 對這個(ge) 板進行二次切割,比如說生產(chan) 1噸鋼材要求0.5噸的碳排放,我就按照0.5噸的碳工藝路線來設計生產(chan) 流程。我們(men) 原先都像瞎子摸象,完全靠經驗來進行操作。現在我們(men) 通過一百多個(ge) 算法模型,保證用戶的訂單需求。
此外,工廠還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參與(yu) 研發設計,原來研發一款新產(chan) 品需要13.6天,如今隻需要5.9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