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

發布時間:2024-02-28 16:49: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打造低空經濟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在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的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聞發布會(hui) 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韓鈞表示,低空經濟作為(wei)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鏈條長,涵蓋了航空器研發製造、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飛行服務保障等各產(chan) 業(ye) ;應用場景豐(feng) 富,既包括傳(chuan) 統通用航空業(ye) 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wei) 支撐的低空生產(chan) 服務方式,在工業(ye) 、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對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具有重要作用,發展空間極為(wei) 廣闊。

  近年來,民航局立足行業(ye) 準入、監管和空管保障服務等職責,修訂30餘(yu) 部民航法規,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標準法規體(ti) 係;推進建設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ti) 係,推動簡化低空飛行計劃申報和審批,改善通航運行環境;支持地方設立20個(ge) 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推動企業(ye) 在江西、廣東(dong) 、陝西、四川等地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的試點。各項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低空產(chan) 業(ye) 發展,截至2023年底,我國通航企業(ye) 達到689家,在冊(ce) 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機場451個(ge) ,全年作業(ye) 飛行135.7萬(wan) 小時,近三年年均增速超過12%;無人機設計製造單位約2000家,運營企業(ye) 接近2萬(wan) 家,國內(nei) 注冊(ce) 無人機126.7萬(wan) 架,同比2022年增長32.2%,飛行2311萬(wan) 小時,同比增長11.8%。農(nong) 林植保、電力巡檢等傳(chuan) 統通航作業(ye) 保持穩步增長,空中遊覽、航空運動、醫療救護等新業(ye) 態加速發展。無人機在個(ge) 人消費、地理測繪、影視航拍等領域應用基礎上,應急救援、氣象探測等應用場景也不斷被開發,無人機物流已實現規模化應用。據研究單位的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經超過5000億(yi) 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wan) 億(yi) 元。

  下一步,民航局將與(yu) 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動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見效,進一步盤活低空空域資源;推動通用機場和臨(lin) 時起降點建設,進一步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ti) 係;優(you) 化直升機和無人駕駛航空器適航標準、審定模式與(yu) 技術,進一步提升適航審定能力;重構低空飛行安全監管體(ti) 係,進一步提升安全監管效能;落實《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完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綜合管理平台,以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基地)為(wei) 基礎,推動打造若幹低空經濟發展示範區,助力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總台央視記者 唐穎)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