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奮進路上 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見神采

發布時間:2024-03-04 11:2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卷首語】

  擼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

  過去的一年,電影市場紅紅火火、“村超”“村晚”活力四射、低碳生活漸成風尚……溫暖的生活氣息、複蘇的忙碌勁頭隨處可見,一張張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圖片展現在世人麵前。

  回望2023年,我們(men) 不懼風雨、直麵挑戰、攻堅克難,取得了輝煌成績。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一個(ge) 個(ge) 勞動者的奮鬥身影、生機勃勃的生產(chan) 生活場景,無不傳(chuan) 遞著活力與(yu) 信心,無不傾(qing) 注著汗水與(yu) 期盼。

  一年春作首,萬(wan) 事行為(wei) 先。億(yi) 萬(wan) 人民將以隻爭(zheng) 朝夕的勁頭,全力以赴幹事創業(ye) ,讓新一年的前行步伐更見神采!

  綠色低碳漸成風尚

  光明日報記者楊桐彤采訪整理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是關(guan) 鍵。近年來,我國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在節能減排、能源轉型等方麵攻克了一批低碳技術,大量低碳技術和低碳材料開始規模化應用。2023年,科技部發布了《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包括水汙染治理、大氣汙染治理、節能減排與(yu) 低碳等六個(ge) 領域共85項技術成果,旨在更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應用。

  過去一年,從(cong) 減汙降碳、可再生能源發電、資源循環利用,到節約用電、“光盤行動”、綠色出行,我國綠色低碳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漸成風尚,各行各業(ye) 正把低碳作為(wei) 行動的目標和工作的重要方向,綠色低碳理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我們(men) 科技工作者有責任、有擔當,以更多科技創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2023年,我們(men) 團隊在鎂基節能材料和儲(chu) 能材料開發與(yu) 應用方麵取得了重要進展。團隊利用已建成的鎂材料研發平台,發明了一批輕量化鎂合金節能產(chan) 品和有重大應用前景的儲(chu) 能新材料、新技術;成功試製出全球最大的鎂合金超大汽車壓鑄件,對汽車輕量化將產(chan) 生重要影響;聯合開發的鎂基固態儲(chu) 氫材料與(yu) 係統獲得國際鎂協“未來技術獎”。

  新的一年,我建議加大對鎂儲(chu) 能材料和節能產(chan) 品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和稅收等方麵發揮政府導向作用,把我國的鎂資源優(you) 勢和技術優(you) 勢更好地轉化為(wei) 產(chan) 品優(you) 勢。同時,建議加快建設新型儲(chu) 能材料及技術國家實驗室,加快突破一批關(guan) 鍵瓶頸技術,為(wei) 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更多技術保障。

  中影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傅若清委員:

  優(you) 質影片不斷“破圈”

  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采訪整理

  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49.15億(yi) 元,其中,國產(chan) 影片票房高達460.05億(yi) 元,占比83.77%,票房排名前十名均為(wei) 國產(chan) 影片。這一年真的是電影產(chan) 業(ye) 強勢複蘇、活力迸發,電影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

  2023年,電影檔期收獲滿滿,電影作品百花齊放,電影工業(ye) 建設加速,電影文化“走出去”成果顯著。科幻、懸疑、動作、喜劇、動畫、青春、愛情、奇幻等類型的中外影片,滿足了廣大觀眾(zhong) 多樣化的觀影需求,優(you) 質影片不斷“破圈”傳(chuan) 播,形成了“周周有新片,檔期多佳片”的良好格局。過去一年,電影內(nei) 容更貼近觀眾(zhong) ,電影的繁榮發展吸引了更多的觀眾(zhong) ,電影與(yu) 觀眾(zhong) 實現“雙向奔赴”——科幻讓人們(men) 看到了中國科技、啟發了孩子們(men) 的想象力,觀眾(zhong) 在電影院通過唐詩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影片涉及的名勝古跡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

  作為(wei) 中國電影的“國家隊”,中影在2023年出品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創造了電影市場的紅火景象。站在2024年的春天裏展望未來,中影將繼續以人民為(wei) 中心守正創新,不斷推出新作品,為(wei) 觀眾(zhong) 帶來更多佳作、更好的觀影體(ti) 驗,為(wei) 建設電影強國而努力。

  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蒙愛軍(jun) 委員:

  以“文”育“體(ti) ”活力四射

  光明日報記者龔亮、呂慎采訪整理

  2023年7月,備受關(guan) 注的貴州“村超”總決(jue) 賽完美收官,其精彩程度不亞(ya) 於(yu) 專(zhuan) 業(ye) 運動賽事。龍年春節,帶有濃濃“村味”“年味”的“村晚”遍地開花,人們(men) 參與(yu) 和享受著一場場充滿鄉(xiang) 土氣息的文化盛宴。“村超”“村晚”的廣泛開展,在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凝聚了人氣、提振了精神,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新的動力與(yu) 活力。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村超”“村晚”展現了新時代農(nong) 民昂揚向上、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鄉(xiang) 村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文化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靈魂和根脈,無論是“村超”還是“村晚”,都注重深挖當地文化特色。“村超”的火爆出圈,展現了群眾(zhong) 性體(ti) 育賽事的吸引力,深度挖掘了貴州特色民族文化,以“文”育“體(ti) ”,為(wei) 賽事帶來更多新鮮感和鄉(xiang) 土魅力。“村晚”更是一道道鄉(xiang) 土文化和年俗文化大餐。

  以“村超”“村晚”撬動鄉(xiang) 村發展,打造“體(ti) 育+文旅”“藝術+文旅”等特色品牌,成為(wei) 很多地方不約而同的選擇。很多地方依靠“村超”“村晚”帶動的人氣,激活鄉(xiang) 村資源、增加農(nong) 民收入,促進了區域內(nei) 交通、旅遊、餐飲等行業(ye) 的興(xing) 旺,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乃至縣域經濟發展賦能。

  “村超”“村晚”舉(ju) 辦範圍越來越廣、越來越見神采,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引導、支持和保駕護航。老百姓需要什麽(me) 、期盼什麽(me) ,政府就在這方麵多想辦法、多做實事。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各地幹部群眾(zhong) 打開思路、篤行實幹,讓更多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過上更好的日子。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委員:

  旅遊經濟持續繁榮向好

  光明日報記者陳晨采訪整理

  過去一年,我看到各地旅遊景區、度假區、曆史文化街區和商圈人潮湧動,熱鬧非凡。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監測,2023年各季度居民出遊意願維持在90%以上,全年平均達91.86%,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新高。節假日遊客出遊距離、停留時間、目的地遊憩半徑等微觀指標表明,國內(nei) 旅遊市場已恢複正常發展節奏。

  過去一年,我看見更多旅遊場景和個(ge) 性化需求的釋放。從(cong) 城市慢遊、社交式看展,到廟會(hui) 、音樂(le) 節;從(cong) 劇場到菜市場……遊客們(men) 感受到了濃濃的人間煙火氣。從(cong) 交通到餐飲再到夜市、購物中心及文化場館等,涉旅供應鏈得到全麵修複。

  過去一年,我看見夏季避暑、冬季冰雪、老年人康養(yang) 、青少年研學、入出境旅遊市場穩步複蘇。2023年全國旅遊經濟各季度綜合指數始終處於(yu) 景氣區間,均值為(wei) 109.95,已接近2019年的同期水平。旅遊經濟正穩定進入繁榮發展的新階段。根據我們(men) 的預測,2024年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數、國內(nei) 旅遊收入將分別超過60億(yi) 人次和6萬(wan) 億(yi) 元,入出境旅遊人次和國際旅遊收入將分別超過2.64億(yi) 人次、1070億(yi) 美元。

  東(dong) 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楊曉慧代表:

  思政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光明日報記者任爽采訪整理

  2023年,各行各業(ye) 恢複忙碌勁頭,人間煙火氣也回來了。

  這“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背後,離不開廣大黨(dang) 員幹部的努力工作和辛勤付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進入新時代,黨(dang) 中央和教育行政部門在深化思想政治工作體(ti) 係建設、大力培育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ti) 化、構建“大思政課”等方麵,製定出台了具有長期指導意義(yi) 的體(ti) 係化政策文件,持續推動構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新業(ye) 態。

  過去一年,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men) 展現出令人欽佩的幹勁。無論是設計富有創意的教育課程,還是引導學生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還是在課堂內(nei) 外與(yu) 學生深入交流,他們(men) 都傾(qing) 注了極大心血,努力讓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人心。這必將激勵更多青年學生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新年伊始,我們(men) 要以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為(wei) 契機,堅定朝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指引的方向奮楫爭(zheng) 先、勇毅前行,為(wei) 民務實、擔當作為(wei) ,努力讓日子過得更幸福美好。

  廣西體(ti) 育高等專(zhuan) 科學校審計與(yu) 質量管理處處長韋軍(jun) 委員:

  體(ti) 教融合促進健康成長

  光明日報記者周仕興(xing) 、王瑾雯采訪整理

  回望過去一年,成都大運會(hui) 、杭州亞(ya) 運會(hui) 賽場上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依然曆曆在目。中國體(ti) 育健兒(er) 奮勇爭(zheng) 先、勇創佳績,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風采。

  我們(men) 欣喜地看到,在競技體(ti) 育好戲連台的同時,人民群眾(zhong) 健身熱情空前高漲。2023年11月,全國兩(liang) 萬(wan) 多名青少年運動員相聚廣西南寧,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hui) 的賽場上以拚搏為(wei) 美、為(wei) 友誼而賽。八桂大地見證了一個(ge) 又一個(ge) 頑強拚搏、鬥誌昂揚的動人瞬間。

  體(ti) 育是綜合國力和社會(hui) 文明程度的重要體(ti) 現。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wei) 加強學校體(ti) 育工作,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從(cong) 事運動人體(ti) 科學專(zhuan) 業(ye) 教學、科研、服務工作30年,最關(guan) 心的是體(ti) 育和教育。科學的體(ti) 育鍛煉有益於(yu) 青少年身心健康。全社會(hui) 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體(ti) 教融合,強化體(ti) 育教育,將體(ti) 育鍛煉與(yu) 文化學習(xi) 有機融合,促進青少年全麵健康成長,讓青少年在體(ti) 育鍛煉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錘煉意誌。

  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副院長王震代表:

  接續奮鬥守護人民健康

  光明日報記者龍軍(jun) 、趙嘉偉(wei) 采訪整理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億(yi) 萬(wan) 人民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幹、風雨無阻向前行,用勤勞雙手和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過去一年,廣大醫護人員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和應急處突工作,全方位守護好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各醫院大力推進臨(lin) 床研究和轉化醫學研究,積極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和城市醫聯體(ti) 建設,建立完善城市支援農(nong) 村穩定機製,紮實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麵和質效,切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各醫學院校深化醫教研協同創新,紮實推進醫學教育教學改革與(yu) 發展,擴大農(nong) 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招生規模,為(wei) 醫療衛生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儲(chu) 備人才,為(wei) 健康中國貢獻力量。我所在的南華大學就是如此,一年中,各實驗樓始終燈火通明,實驗設備運行不停。

  新的一年,我們(men) 將堅定理想信念,心懷美好希冀,保持“拚”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幹勁,接續奮鬥,守護人民健康。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4日 07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