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將把對年輕人才的培養作為戰略工作一直抓下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王鑫昕 邱晨輝 見習(xi) 記者 趙麗(li) 梅)怎樣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今天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首場“部長通道”回答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提問時表示,要大膽使用年輕人,加大對年輕人的培養(yang) ,讓年輕人真正潛下心來搞科研,幫助他們(men) 實現夢想。
“自古英雄出少年。”陰和俊說,許多重大發現和發明創造都是年輕人做出來的。年輕人最有創造能力,最具有創新潛力,他們(men) 現在是我國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生力軍(jun) ,未來就是建設科技強國的主力軍(jun) 。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要給年輕人提供機會(hui) 和平台。
陰和俊舉(ju) 例說,在國家自然科技基金項目中,80%的項目由45歲以下青年人承擔。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有1100多項由青年科學家牽頭負責,達到總數20%以上。北鬥導航、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中到處都能看到年輕人的身影,許多團隊的平均年齡剛過30歲,“許多國家是很羨慕的”。
陰和俊曾長期在科研院所工作,他認為(wei) ,要加強青年人才培養(yang) ,“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yang) 要趕早一些、寬鬆一點”,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礎科研費用,投到35歲以下的年輕人中。
此外,還要為(wei) 年輕人出台政策、做好保障。陰和俊說,比如對於(yu) 從(cong) 事基礎和交叉科研的年輕人,提高支持力度,既要減少考核頻次,使他們(men) 能心無旁騖、無憂無慮、潛下心來,讓他們(men) 從(cong) 采購、報銷、填表等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保證他們(men) 的科研時間。
陰和俊表示,科學技術部將把對年輕人才的培養(yang) 作為(wei) 一項戰略工作一直抓下去。在工作中,搭建平台、提供機會(hui) 、創造好的工作環境;在生活中,針對薪酬待遇、家庭生活、身心健康,幫助解決(jue) 他們(men) 的後顧之憂,真正讓他們(men) 沉下心搞科研,調動他們(men) 的創造力,讓年輕人在科技強國的建設中實現夢想,綻放青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