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兩會聲音)“微光書苑”問世15載 發起人建言打通鄉村閱讀“最後一公裏”

發布時間:2024-03-06 16: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韓章雲(yun) )致力於(yu) 基層閱讀推廣15年,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內(nei) 黃縣馬上鄉(xiang) 李石村“微光書(shu) 苑”發起人李翠利繼續關(guan) 注鄉(xiang) 村閱讀問題,並建議打通鄉(xiang) 村閱讀“最後一公裏”。

  李翠利是李石村的一位普通村民,15年前,她將自家小超市的貨架變成書(shu) 架,自費購置書(shu) 籍供村民免費借閱,一間名為(wei) “微光書(shu) 苑”的農(nong) 家書(shu) 屋就此問世,而李翠利“點燃”的鄉(xiang) 村閱讀的“微光”如今已漸漸成炬,影響了越來越多的人關(guan) 注鄉(xiang) 村閱讀。

  “我是一名基層代表,同時也是本村農(nong) 家書(shu) 屋的管理員。”李翠利告訴記者,“我也親(qin) 曆了鄉(xiang) 村孩子從(cong) 不喜歡讀書(shu) 到對書(shu) 籍、對知識充滿渴求,見證了閱讀為(wei) 鄉(xiang) 村孩子打開一扇扇知識的大門,讓他們(men) 插上勇於(yu) 飛翔的翅膀,感受到了閱讀為(wei) 父老鄉(xiang) 親(qin) 和村莊帶來的改變。”

  10餘(yu) 年來,她所在村莊的書(shu) 屋每天開放,帶動百餘(yu) 名基層文化誌願者參與(yu) 其中,迄今已累計服務讀者50萬(wan) 人次。

  李翠利認為(wei) ,農(nong) 家書(shu) 屋、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作為(wei) 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對於(yu) 打通“閱讀最後一公裏”、推動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提升群眾(zhong) 文化素養(yang) 具有重要意義(yi) 。

  不過,她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上述場所普遍缺少活動經費,管理員多為(wei) 兼職,沒有工資和相關(guan) 待遇,導致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開放時間不穩定、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如何破解農(nong) 家書(shu) 屋、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高質量發展的難題,成為(wei) 李翠利今年關(guan) 注的問題。

  “建議支持更多力量、多渠道參與(yu) 鄉(xiang) 村閱讀推廣事業(ye) 。”李翠利建議,打造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運營人員的專(zhuan) 業(ye) 化培訓課程體(ti) 係,為(wei) 相關(guan) 人員提供運營培訓與(yu) 實操指導,提升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運營人員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綜合能力。同時,支持公立圖書(shu) 館、高校圖書(shu) 館、社會(hui) 公益組織、專(zhuan) 業(ye) 學者、資深從(cong) 業(ye) 者等根據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的特點梳理運營經驗,為(wei) 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的運營提供指導和參考。

  為(wei) 破解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人員短缺問題,李翠利建議,引導高校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定向培養(yang) 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人才,鼓勵返鄉(xiang) 大學生、退休幹部、教師等有一定文化素養(yang) 和專(zhuan) 業(ye) 能力的人員從(cong) 事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運營,並為(wei) 他們(men) 提供工作經費,生活補貼、職業(ye) 發展機會(hui) 等;同時鼓勵各類公共圖書(shu) 館工作人員下派掛職。

  “‘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保障落實農(nong) 家書(shu) 屋、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工作經費,是它們(men) 發揮作用的關(guan) 鍵。”李翠利建議,將農(nong) 家書(shu) 屋、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納入公立圖書(shu) 館總分館製,落實工作經費,將農(nong) 家書(shu) 屋、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的優(you) 秀管理員納入公立圖書(shu) 館總分館管理員範圍,給予相關(guan) 待遇,以發揮“以點帶麵”的作用,推動農(nong) 家書(shu) 屋、鄉(xiang) 村圖書(shu) 館高質量發展。(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