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特色融合”辦學核心優勢
【兩(liang) 會(hui) 專(zhuan) 訪】
鍛造“特色融合”辦學核心優(you) 勢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李蓬代表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李蓬代表認為(wei) ,辦好世界一流大學,需要錨定高水平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定位,以創新為(wei) 引領,以卓越為(wei) 目標,在強化專(zhuan) 業(ye) 、學科和服務特色的基礎上,推動“特色融合”,形成辦學核心優(you) 勢。
李蓬代表說,鄭州大學突出專(zhuan) 業(ye) 特色培養(yang) 卓越人才。學校堅持“價(jia) 值引領、思維塑造、能力培養(yang) 、知識傳(chuan) 授”四位一體(ti) 理念,以“有內(nei) 涵的卓越”為(wei) 目標,聚焦基礎學科人才、卓越工程師、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致力於(yu) 培養(yang) 品格過硬、學術紮實、視野寬廣、素質全麵的複合型行業(ye) 領袖。
李蓬代表介紹,鄭州大學著眼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方案,結合“四新”專(zhuan) 業(ye) 要求優(you) 化培養(yang) 方案,豐(feng) 富通識教育資源供給,強化以學科為(wei) 基礎的專(zhuan) 業(ye) 教育核心體(ti) 係建構,突出實踐教學,通過導師導學、小班研學、專(zhuan) 題講學等多元化方式,開展研究性教學,強化人才自主性和個(ge) 性化成長。
在塑造學科特色、提升硬核實力方麵,鄭州大學發揮臨(lin) 床醫學、化學、材料、工程等學科優(you) 勢,在脂代謝和代謝性疾病、化學合成及創新藥物、戰略關(guan) 鍵金屬冶金技術、水利交通基礎設施快速修複技術等學科方向加快突破,產(chan) 出航天員麵窗、高性能ITO靶材、金剛石光電材料、苯選擇加氫綠色催化技術等尖端科研成果,形成學科發展特色優(you) 勢。“同時,學校以前瞻學科布局培育特色,重塑學科建設機製,推進優(you) 勢學科提升、基礎學科振興(xing) 和新興(xing) 交叉學科培養(yang) 三大計劃,布局8個(ge) 學科建設創新中心,牽引形成主幹學科與(yu) 支撐學科交叉融通的特色學科群,打造層次分明、動態生長的學科體(ti) 係。”李蓬代表說。
“學校持續以高端人才和大平台支撐學科特色發展。”李蓬代表介紹,鄭州大學實施人才強校戰略,集聚一批院士等學術大師,聚焦重大科學問題,引領形成具有獨特優(you) 勢和影響力的學科特色。不斷夯實平台支撐功能,建成國家超算鄭州中心,建設河南省首個(ge) 大科學裝置超短超強激光平台,牽頭或參建11家省實驗室等平台。
在立足區域特色,強化創新服務方麵,鄭州大學努力在服務產(chan) 業(ye) 上提升優(you) 勢。“比如,強化應用研究和技術突破,在服務河南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工程防災等方麵不斷作出貢獻。”李蓬代表說。
鄭州大學還充分發揮曆史、考古、古文字學等學科和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守好華夏文明研究主陣地,助推文化強省建設。
“下一步,鄭州大學將持續堅持專(zhuan) 業(ye) 特色、學科特色和區域特色相融合,強化學科與(yu) 專(zhuan) 業(ye) 一體(ti) 化建設、科研與(yu) 地方需求一體(ti) 化對接、人才培養(yang) 與(yu) 支撐區域發展一體(ti) 化銜接,打通學術發展、人才培養(yang) 、服務社會(hui) 的鏈條,構建‘三個(ge) 特色’相互支撐、相互融匯的辦學格局,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實踐中不斷鍛造辦學核心優(you) 勢。”李蓬代表表示。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07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