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中代表:支持製造業企業技術轉型升級、產業鏈出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李思 記者 胡寧)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亮點熱詞。作為(wei) 一家製造業(ye) 企業(ye) 的掌舵人,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帶來與(yu) 製造業(ye) 企業(ye) 技術轉型升級、產(chan) 業(ye) 鏈出海有關(guan) 的建議。
胡成中表示,當前,我國的製造業(ye) 企業(ye) 麵臨(lin) 較大的轉型升級挑戰,一些中小企業(ye) 存在規模小、利潤薄、研發能力弱、管理不規範等情況,其核心是人、資金、機製的問題。
因此,對於(yu) 製造業(ye) 企業(ye) 技術轉型升級,胡成中認為(wei) ,首先應該加大技術幫扶力度,充分利用好大專(zhuan) 院校、科研院所的資源,加大產(chan) 、學、研的融合力度,鼓勵高校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與(yu) 企業(ye) “結對”。同時,適時、適度公開一些國有技術成果,為(wei) 企業(ye) 提供技術轉型升級的助力。
企業(ye) 創新,人才是關(guan) 鍵。胡成中建議,應加強技工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技術工人技能評審,除了職業(ye) 學校教育外,還可以鼓勵企業(ye) 建立自己的職工學校,定期開展培訓,同時發揮各地、各行業(ye) 商會(hui) 和鄉(xiang) 賢聯誼會(hui) 等組織機構平台在引進人才與(yu) 技術方麵的橋梁紐帶作用。
在主張企業(ye) 享有扶持資金補貼的同時,胡成中建議,要加強對企業(ye) 技改扶持資金補貼的管理和機製調整,除了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外,更應加強監管和資質審查。
對於(yu)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5%左右”的GDP增速目標,胡成中認為(wei) ,“對製造業(ye) 企業(ye) 來說,還是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堅定走智能製造之路,淘汰落後產(chan) 能;在有餘(yu) 力和能力的前提下,大膽走向世界,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新興(xing) 市場,讓中國智造惠及全球更多角落”。
在製造業(ye) 企業(ye) “出海”方麵,胡成中認為(wei) ,麵對不斷變化的全球大市場、地緣政治衝(chong) 擊下的產(chan) 業(ye) 鏈布局,要改變單純的資源購買(mai) 、項目承攬與(yu) 產(chan) 品出海模式,在“一帶一路”、雙循環理念的指導下,產(chan) 業(ye) 鏈配套出海。
以新能源鋰電池行業(ye) 為(wei) 例,胡成中說:“除基礎研發外,實際落地的項目研發同樣至關(guan) 重要。”基礎研發指從(cong) 材料到電芯到係統的基礎性研究;而項目研發則是針對客戶的具體(ti) 項目,將理論付諸實現的製造過程。他表示,鋰電池的生產(chan) 過程屬於(yu) 高端精密製造行業(ye) ,每個(ge) 工序的精度控製和各工序的協調難度高,生產(chan) 批次的穩定性和產(chan) 品一致性對產(chan) 品的品質有很大影響。所以,在此過程中全產(chan) 業(ye) 鏈出海尤為(wei) 重要。
支持製造業(ye) 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出海,胡成中建議,希望企業(ye) 能得到有關(guan) 部門在政策法規協調培訓、人才落戶海外提供便利和培訓、出海資金審核上的便利等三方麵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