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鬆代表:讓學生更多地參與高水平研究是培養創造力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馬宇平 劉尚君)如何培養(yang) 學生的創造力?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第三場“代表通道”上表示,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鬆認為(wei) ,“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是讓學生更多地參與(yu) 高水平研究。”
高鬆表示,我們(men) 的教育基本上是用過去的知識教給現在的學生,希望他們(men) 能夠去解決(jue) 未來的問題。麵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men) 需要培養(yang) 學生的學習(xi) 力、思想力和行動力,從(cong) 而形成創造力。
在高鬆看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的支撐,而高校是這三者最集中的一個(ge) “交匯點”。擔任人大代表以來,他始終關(guan) 注如何發揮高校的“交匯點”及主力軍(jun) 作用。去年,他建議提高研究型大學基礎研究的穩定性支持的比例。今年,他聚焦研究型大學競爭(zheng) 性的科研經費,怎麽(me) 樣進一步優(you) 化它的管理使用,從(cong) 而能更好地激發科研工作者和所在單位的積極性,從(cong) 而推動產(chan) 出更多的前沿科學與(yu) 未來技術。“這既有利於(yu) 創造性人才的培養(yang) ,又促進科技自立自強,形成新的生產(chan) 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