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二月二,良渚玉鐲看“龍頭”

發布時間:2024-03-12 15:4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華社杭州3月11日電(記者馮(feng) 源)今年3月11日是農(nong) 曆二月初二,甲辰龍年“龍抬頭”。“龍抬頭”最早是一種天文現象,後來被人賦予昂揚向上的精神。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在雕琢玉器時,也刻繪過龍頭的形象。良渚博物院裏就陳列著一枚龍首紋玉鐲。

  這枚玉鐲高2.65厘米,直徑8.2厘米,孔徑6.1厘米。它整體(ti) 作寬扁的環狀,內(nei) 壁平直光滑,外壁琢刻出4個(ge) 凸麵,其上刻有龍首紋。龍首紋下部是龍首的扁寬嘴,露出平直的上唇和大而方整的上排牙齒,上唇兩(liang) 側(ce) 有圓形凸起的鼻孔。再往上就是一對大而圓凸的眼球,外飾圓形眼圈,兩(liang) 眼上方還有一對短角。

  這枚龍首紋玉鐲是在浙江省杭州市餘(yu) 杭區瑤山遺址中出土的。瑤山遺址是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祭壇與(yu) 高等級墓地複合遺址,位於(yu) 良渚古城遺址東(dong) 北方,距古城遺址5公裏。它最早發現於(yu) 1987年5月,也是良渚古城遺址的核心片區。

  而在2020年至2021年的餘(yu) 杭區北村遺址考古工作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還發現過一枚帶有六個(ge) 龍首紋的玉鐲。和瑤山出土的龍首紋玉鐲相比,它的龍首紋還多了兩(liang) 個(ge)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chan) 研究院院長劉斌說,這兩(liang) 枚玉器都出土於(yu) 女性墓葬,體(ti) 現了當時女性在部族中的較高地位。

  劉斌說,在太湖流域,龍首紋主要流行於(yu) 崧澤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早期。它除了在玉鐲上出現外,還曾出現在圓牌形玉飾、玉璜、玉鐲、玉管以及圓雕或半圓雕龍首等玉器上。這種以環形玉器作為(wei) 主要載體(ti) 的表現方式,與(yu) 紅山文化的玉龍,商周青銅時代的龍形玉玦等極為(wei) 相似。龍首紋的麵顎正中,大多有一個(ge) 菱形的紋飾,這在商周時期的玉器和青銅器上也多有發現,反映了文化的傳(chuan) 承和融合。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12日 09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