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諾獎得主古爾納到訪中國現代文學館

發布時間:2024-03-13 10:5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 高凱)12日,到訪北京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卜杜勒拉紮克·古爾納及夫人一行來到中國現代文學館參觀訪問。參觀結束後,古爾納在現代文學館與(yu) 魯迅文學院第45屆高研班學員座談,他寄語學員稱,“堅持不懈地寫(xie) 很重要,不要想太多,隻要堅持寫(xie) 作。”

  在現代文學館,古爾納一行參觀了館內(nei) 陳設的作家書(shu) 房展和名家手稿展,走進冰心、李健吾、葉君健、丁玲等中國同行的書(shu) 房,在現代文學館見到了巴金、老舍、王蒙、莫言等作家的手稿。

  參觀結束後,古爾納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了十部自己作品的中譯本,並在作家書(shu) 房門口簽名留言:“感謝你們(men) 的盛情邀請,很高興(xing) 來到這裏,了解這麽(me) 多中國作家的成就。向你們(men) 致以美好的祝願”。中國作協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張宏森代表中國作協向古爾納及夫人贈送了象征深厚文學友誼的紀念品。

  古爾納當日還在現代文學館與(yu) 魯迅文學院第45屆高研班學員展開座談。

  古爾納的作品聚焦難民、離鄉(xiang) 、故土、身份認同、種族衝(chong) 突等主題,對普通人的生存狀況、精神境遇有深刻、溫情的書(shu) 寫(xie) 。他在當日表示,自己的寫(xie) 作之所以涵蓋外鄉(xiang) 人融入這一主題,主要因為(wei) 對這種情況比較了解,跨文化對自己而言是一種個(ge) 人經曆,也是感興(xing) 趣的事情。“作家不要擔心寫(xie) 作的主題,人物關(guan) 係永遠是寫(xie) 作重要主題之一,最重要的是寫(xie) 出人與(yu) 人之間的關(guan) 係。”古爾納說。

  在古爾納的《礫心》中,主人公將母親(qin) 的屈辱遭遇與(yu) 莎士比亞(ya) 的《一報還一報》進行對比。對於(yu) 如何通過傳(chuan) 承經典滋養(yang) 當下的寫(xie) 作,古爾納認為(wei) ,作家也是讀者,小說創作基於(yu) 過往大量的閱讀和投入而產(chan) 生。寫(xie) 作前應該多聆聽自己的想法是什麽(me) ,對過去的閱讀作出回應。自己在作品中參考經典,基於(yu) 對某個(ge) 主題產(chan) 生了興(xing) 趣,從(cong) 中聽到很多內(nei) 心的回聲。對於(yu) 讀者來說,當讀到的文本與(yu) 其他文本有所參考,會(hui) 感到高興(xing) 。“借鑒經典不是寫(xie) 作之初就設想好的,如果寫(xie) 出了經典作品的現代版本,這也無可厚非。”

  本次座談以“循著故事而來——遇見古爾納”為(wei) 主題,談及自己的寫(xie) 作之路,古爾納表示,當作家並非自己最初的決(jue) 定,年輕的時候希望能表達經曆,在寫(xie) 的過程中才立誌要走一條創作之路。寫(xie) 作的過程也是理解過往經曆的過程,在這麽(me) 做的過程中逐漸發現某一時期某個(ge) 作品可以成型,從(cong) 而繼續寫(xie) 下去。他建議中國青年作家“不用想太多,隻要堅持寫(xie) 作”,他強調稱,這對所有作家其實都適用。(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