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消協呼籲:加快完善預付式消費相關立法

發布時間:2024-03-13 11:12:00來源: 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3月12日電(記者王海磬)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12日發布《2023年預付式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呼籲加快完善預付式消費領域相關(guan) 立法,強化經營者的舉(ju) 證責任,落實對違法經營者的信用約束和懲戒措施。

  預付式消費是指消費者預先向經營者支付一定金額的款項,經營者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nei) ,按照合同約定分次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消費模式。根據經營者是否向消費者提供預付卡作為(wei) 憑證,預付式消費可分為(wei) 預付卡消費和無卡式預付消費兩(liang) 種。

  該負責人表示,預付款項具有付款在先、消費在後的特點,消費者權利的實現有賴於(yu) 經營者的信用及經營情況,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或風險性,亟須吸納各地成功經驗,從(cong) 國家層麵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鑒於(yu) 當前預付式消費領域立法存在的粗放、零散、差異化問題,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立法,強調經營者舉(ju) 證責任,降低消費者維權難度。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在絕大多數的消費糾紛中,仍然采取普通民事訴訟遵循的“誰主張、誰舉(ju) 證”的原則,即作為(wei) 原告的消費者應對其訴訟請求承擔舉(ju) 證責任。在預付式消費中,經營者往往不與(yu) 消費者訂立書(shu) 麵合同;在消費過程中,經營者往往不將消費信息、預付款餘(yu) 額告知消費者,存在消費者舉(ju) 證困難的情況。對此,中消協建議,有必要在未來預付式消費立法中規定舉(ju) 證責任倒置製度,即由經營者承擔其已按約履行義(yi) 務或其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中並未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相關(guan) 舉(ju) 證責任,降低消費者維權難度。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