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向“新”而行 金融業加速服務新質生產力

發布時間:2024-03-19 16:26:00來源: 人民網

  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成為(wei) 時下經濟社會(hui) 的熱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

  作為(wei) 鏈接科技和產(chan) 業(ye) 的重要工具,金融業(ye) 正加速提升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能力,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you) 勢,助力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

  “新質生產(chan) 力作為(wei) 由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先進生產(chan) 力,通過不斷創新科學技術、資源配置方式、生產(chan) 組織形式等,創造出更高效率的生產(chan) 力水平。”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金融在促進科技和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麵具有獨特作用。其加速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既是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著力點,也是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

  深化金融供給端改革

  大力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

  在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的觀察中,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chan) 業(ye) 、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核心要素。目前,金融業(ye) 正在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深入助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並積極豐(feng) 富產(chan) 品服務體(ti) 係,全力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

  “我們(men) 將全力支持科技創新,為(wei) 科技創新企業(ye)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在今年3月11日全國兩(liang) 會(hui) “部長通道”上,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yun) 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是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著力點,金融監管總局正在積極研究以金融資產(chan) 投資公司為(wei) 平台,擴大股權投資試點範圍,進一步加大對科創企業(ye) 的支持力度。此外,還將全力支持未來產(chan) 業(ye) 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並助推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you) 勢。

  證監會(hui) 主席吳清也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舉(ju) 行經濟主題記者會(hui) 議上表示,要適應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需要和特點,對發行上市、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製度進行必要的調整完善,增強製度的包容性、適應性。

  多家金融機構在近期公布了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的階段性成效。其中,工商銀行聚焦於(yu) 助力科技型企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在2023年11月末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貸款餘(yu) 額為(wei) 2.6萬(wan) 億(yi) 元;建設銀行為(wei) 科技型企業(ye) 提供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推動“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良性循環,已在2023年末完成科技貸款餘(yu) 額超1.5萬(wan) 億(yi) 元;中國人壽構建完善多樣化專(zhuan) 業(ye) 性的科技金融服務體(ti) 係,創新金融產(chan) 品與(yu) 融資服務,截至2023年末已支持科技自立自強存量投資規模超3300億(yi) 元;新華保險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加快發展,在2023年底投資餘(yu) 額約258億(yi) 元,同比增長43%……

  針對釋放更多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金融服務,複旦大學特聘教授、馬克思主義(yi) 經濟學中國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文表示,要前瞻性謀劃未來產(chan) 業(ye) ,優(you) 化未來產(chan) 業(ye) 的時空布局,聚焦國家整體(ti) 戰略規劃和地方產(chan) 業(ye) 規劃,根據技術成熟度、市場發育度變化與(yu) 各地科教資源、產(chan) 業(ye) 基礎的差異,分階段分梯次開展產(chan) 業(ye) 培育,因地製宜布局產(chan) 業(ye) 發展;同時也要通過製度設計和政策引導,推動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產(chan) 業(ye) 引導資金支持未來產(chan) 業(ye) 企業(ye) 創業(ye) 和技術研發,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滿足新質生產(chan) 力需求

  在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過程中,科技創新是核心要素,金融則是重要推動力量。金融與(yu) 新質生產(chan) 力結合的形態,在要求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之外,還需積極豐(feng) 富科技金融產(chan) 品服務體(ti) 係,穩紮穩打推動經營管理數字化轉型,全力服務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業(ye) 的發展。

  對於(yu) 如何激活新質生產(chan) 力創新動能,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建議,優(you) 化間接融資機製。大力推進社會(hui) 信用體(ti) 係建設,加強信用監管,建立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事後信用懲戒的監管機製,從(cong) 根本上化解銀企信息不對稱、信用機製不健全等導致的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商業(ye) 銀行應強化自身產(chan) 品創新,結合新經濟企業(ye) 發展特點,根據科創企業(ye) 發展階段,在授信、期限、額度、模式上進行分層差異化設計,不斷創新豐(feng) 富支持新經濟企業(ye) 的信貸產(chan) 品體(ti) 係。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要把科技金融放在重要位置。”中泰證券總經理馮(feng) 藝東(dong) 表示,資本市場除提供融資外,可以規範企業(ye) 治理結構,建議發揮好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撐作用,助力科創企業(ye) 快速發展。同時,建議成立專(zhuan) 業(ye) 的國家層麵的科技發展銀行,為(wei) 科創企業(ye) 提供無擔保、無抵押、無質押的中長期信用貸款,探索靈活多樣的抵押擔保模式。以高科技產(chan) 品的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利為(wei) 抵押,為(wei) 企業(ye) 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新質生產(chan) 力形成。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認為(wei) ,從(cong) 多家金融機構公布的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的階段性成效來看,部分銀行通過創新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為(wei) 科技創新企業(ye) 和先進製造業(ye) 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銀行也能通過服務新質生產(chan) 力,深入了解這些新興(xing) 行業(ye) 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進而開發出更具針對性和創新性的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涉及的行業(ye) 和領域往往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金融服務模式在滿足新質生產(chan) 力需求上尚需繼續發力,特別是需要探索定製化服務、投貸聯動等新模式,並培育一支懂技術、懂市場、懂金融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