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護小微企業“遠航” 輕易“不破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魏其濛
記者日前從(cong) 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浦東(dong) 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三中院”)獲悉,2023年全年,兩(liang) 家法院受理的破產(chan) 案件均有所上升。其中,浦東(dong) 法院2023年受理的破產(chan) 、強製清算及其衍生訴訟案件共1215件,同比2022年增長了40.6%;上海三中院上海破產(chan) 法庭2019年至2023年每年受理各類破產(chan) 案件同比增長為(wei) 39.3%、52%、42%和45.4%。
來自上海三中院的數據顯示,上海破產(chan) 法庭自2019年2月成立以來受理的破產(chan) 案件中,注冊(ce) 資本5000萬(wan) 元以下的中小微企業(ye) 占到86.8%;浦東(dong) 法院2023年受理的破產(chan) 案件中,小微企業(ye) 占79.2%。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破產(chan) 案件的增多,一方麵是因為(wei) 上海專(zhuan) 門設立的破產(chan) 法庭及專(zhuan) 業(ye) 經濟庭,案件受理的方便程度提高了;另一方麵,小微企業(ye) 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了暫時的經營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兩(liang) 家法院在破產(chan) 案件審理中均秉持著“積極拯救危困企業(ye) ”的原則,通過司法途徑積極幫助企業(ye) 脫困。小微企業(ye) 主們(men) 也付出努力,能經營下去的,盡量“不破產(chan) ”。
貸款隻是暫時還不上,為(wei) 啥要急著破產(chan) ?
上海浦東(dong) 的M桃業(ye) 合作社和M農(nong) 產(chan) 品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都是老板姚某開的。兩(liang) 家合作社原本生意興(xing) 隆,以浦東(dong) 特色的水蜜桃、翠冠梨等水果、蔬菜種植為(wei) 主營業(ye) 務。
東(dong) 西賣得好,姚某就想著再做些擴張,多購入一些農(nong) 業(ye) 設施、再多租上一些土地,把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為(wei) 此,他向一家小額貸款公司貸款發展。
2020年開始,合作社的水果、蔬菜種植陷入困境,特別是2022年後,合作社無法開展蔬菜種植及果樹日常養(yang) 護、授粉、嫁接、施肥等培育工作,嚴(yan) 重影響果蔬產(chan) 量與(yu) 質量,進而導致資金鏈斷裂,陷入償(chang) 債(zhai) 危機。
2023年7月,前述小額貸款公司向浦東(dong) 法院申請將M桃業(ye) 合作社、M農(nong) 產(chan) 品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進行破產(chan) 清算,以償(chang) 還350萬(wan) 元貸款。
但實際上,從(cong) 2023年下半年開始,合作社的生意已經有了明顯的反彈。兩(liang) 家合作社名下無固定資產(chan) ,其300畝(mu) 種植用地是向村集體(ti) 租借的,土地上種植的果蔬七八月份正好即將成熟上市,預計能產(chan) 生30萬(wan) 元的收入。這種時候,進入破產(chan) 清算,老板姚某不甘心,債(zhai) 權人小額貸款公司實際也得不到什麽(me) 好處。
浦東(dong) 法院辦案法官告訴記者,姚某表達了強烈的繼續經營的願望,且其合作社已有相當規模和較為(wei) 固定的客戶群體(ti) ,“他有信心、有能力彌補前期遭受的損失,但需要償(chang) 債(zhai) 寬限期”。
實際上,M合作社即便進入破產(chan) 程序,其“資產(chan) ”果樹也變現困難,不懂種植的小額貸款公司一方麵管不了300畝(mu) 地的養(yang) 護,另一方麵也沒有渠道銷售果蔬。最終,在法官的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債(zhai) 權人收到首期27萬(wan) 元還款後當即撤回破產(chan) 清算申請。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從(cong) 破產(chan) 到重整
農(nong) 業(ye) 企業(ye) 有困難要克服,從(cong) 事生物醫藥生產(chan) 與(yu) 研發的“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也遇到了困難。
一家設立於(yu) 2005年從(cong) 事生物醫藥生產(chan) 與(yu) 研發的企業(ye) ,曾獲得上海市“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認證。該公司由於(yu) 為(wei) 關(guan) 聯企業(ye) 提供多筆擔保而引發數起破產(chan) 清算訴訟,債(zhai) 務逾25億(yi) 元。公司名下有10餘(yu) 幢廠房,以及腫瘤早期篩查和診斷抗體(ti) 芯片試劑盒等幾十項專(zhuan) 利,資產(chan) 評估價(jia) 值2.45億(yi) 元,產(chan) 品仍具有市場價(jia) 值和一定商譽。
依債(zhai) 權人的申請,上海三中院裁定受理該公司破產(chan) 清算,並指定一家律師事務所擔任管理人。
審理中法庭發現,該公司欠付近百名職工工資900多萬(wan) 元,社保及公積金也沒有按時繳納,造成職工就醫住院成本增加、職工子女入學也受到影響,部分職工購房辦理貸款遇阻,職工情緒極不穩定,種種民生問題的解決(jue) 迫在眉睫。
但該公司部分物業(ye) 仍有每季度租金收入逾百萬(wan) 元。因此,破產(chan) 管理人製定《提前清償(chang) 職工債(zhai) 權方案》,收取租金優(you) 先支付被拖欠的社保、公積金以及職工部分工資。
在法官的建議下,前述案件由原本的破產(chan) 清算轉為(wei) 重整案件。破產(chan) 管理人啟動重整程序,經公開招募,一家從(cong) 事生物醫藥的同行業(ye) 上市公司成為(wei) 重整投資人,重整計劃草案將涉案公司廠房與(yu) 配套辦公設備以及無形資產(chan) 等整體(ti) 出售給投資人新設立的公司,以出售所得價(jia) 款2.45億(yi) 元清償(chang) 債(zhai) 務。
上海三中院副院長俞秋瑋介紹,由“破產(chan) 轉重組”既保存了生物醫藥資產(chan) 的營運價(jia) 值,又能在不影響擔保債(zhai) 權人利益的情況下,及時先行解決(jue) 職工欠薪問題,保存了科技類小微企業(ye) 的價(jia) 值。
用未來經營收入償(chang) 債(zhai) ,酒店的運營價(jia) 值保住了
2020年起,因受新冠疫情影響,設立於(yu) 2018年的某酒店管理公司陷入經營困境。
而在此前的2015年至2019年期間,這家公司與(yu) 上百戶小業(ye) 主簽署了長期租賃協議,商鋪物業(ye) 經改造後再轉租給酒店實際運營方經營,酒店運營方已經投入大量資金對物業(ye) 進行精裝修。
由於(yu) 酒店的經營困境,小業(ye) 主未能如期收到租金,訴至法院且強製執行無果後,對酒店申請破產(chan) 清算。
經調查,酒店對外欠付小業(ye) 主的租金總額近500萬(wan) 元,除擁有商鋪物業(ye) 運營權外,無其他可變價(jia) 資產(chan) 。酒店一旦宣告破產(chan) ,上百戶小業(ye) 主與(yu) 之簽署的租賃合同就無法繼續履行,投入物業(ye) 的改造和裝修費也相當於(yu) 打了水漂。
而實際上,若非受新冠疫情影響,這家酒店仍有經營價(jia) 值,實際運營方也願意繼續承租經營酒店。於(yu) 是,法院和破產(chan) 管理人積極引導各方和解,和解協議草案繼續履行與(yu) 小業(ye) 主長租協議以及與(yu) 酒店實際經營方租賃合同,以酒店未來租金收入清償(chang) 債(zhai) 務。
2023年5月,該案件轉入和解程序。經進一步商談,股東(dong) 還同意對酒店以未來經營收入仍無法清償(chang) 的債(zhai) 務承擔一般保證責任。按照和解協議草案,普通債(zhai) 權清償(chang) 率可提升至100%。最終,經債(zhai) 權人會(hui) 議表決(jue) ,和解協議草案高票通過。
俞秋瑋介紹說,得益於(yu) 破產(chan) 法和解製度,上百戶小業(ye) 主租賃合同得以繼續履行,既保存了酒店的運營價(jia) 值,又避免了前期精裝修投入在破產(chan) 清算程序中歸零,大幅提升了清償(chang) 率,維護了全體(ti) 債(zhai) 權人利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