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民族歌劇《李清照》京城首演帶來濃鬱宋韻

發布時間:2024-03-21 16: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伴隨著優(you) 美的旋律,劇中人物慢慢從(cong) 舞台深處走來,李清照深情地撫著古琴,趙明誠、李格非、青梅、海棠、項羽、賣花郎眾(zhong) 人相繼向她靠近……20日晚,民族歌劇《李清照》在北京中央歌劇院上演。

  全劇以李清照一生的詞作創作為(wei) 主線,以她生命中幾個(ge) 重要時間節點為(wei) 劇情發展線索,著力描繪少女李清照從(cong) 待字閨中的“卻把青梅嗅”到芳心暗許的“知否知否”,新嫁娘李清照夫妻相思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到夫妻相隔的“人比黃花瘦”,金兵大肆南侵,中年李清照留下那千古絕唱“生當作人傑,死亦為(wei) 鬼雄”的悲愴情懷,乃至老年李清照獨居江南,生命最後的“江山留與(yu) 後人愁”的通透心境。

  淒美的愛情故事,優(you) 雅的宋代詩詞,民族歌劇《李清照》不僅(jin) 是對一位著名曆史人物的藝術再現,也是對宋韻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與(yu) 展現,除了獨特的創作角度,濃濃的宋韻彌漫全劇。在劇中,藝術家鄭培欽塑造了一位從(cong) 18歲到71歲的“千古第一女詞人”,她表示,作為(wei)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少有的女才子,該劇所體(ti) 現的愛國思想,具有積極的社會(hui) 意義(yi) 。而從(cong) 曆史角度審視李清照的愛國情懷,則讓後人從(cong) 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麵。“她的故事曾被無數次搬上舞台,但用歌劇的形式重新塑造一個(ge) 獨特的李清照還是首次。”

  編劇蔣巍、蔡福軍(jun) 選取了李清照青年、中年、晚年時期的重要事件,以現實主義(yi) 與(yu) 浪漫主義(yi) 相結合的藝術手法,呈現出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同時塑造了趙明誠、李格非等一批宋代文化名人的形象,以歌劇藝術反映曆史人文風貌。

  觀眾(zhong) 們(men) 還可以看到舞美設計的用心——舞台中央有一汪雨幕,可以根據劇情隨時在劇場裏“下雨”,詩意浪漫地打造出了一個(ge) 寫(xie) 意婉約、濃淡相宜的舞台藝術空間。雨幕和水池巧妙地融於(yu) 舞台中,與(yu) 演員的表演緊密結合,極大地增強了劇情的藝術感染力。尤其是雨幕的使用讓觀眾(zhong) 仿佛身處於(yu) 傾(qing) 盆大雨之中,增加了戲劇效果。

  該劇以總導演李伯男、導演蔣新光為(wei) 代表的主創團隊,充分融合傳(chuan) 統和現代風格,舞台背景將文字之美、音樂(le) 之美、繪畫之美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宋韻流動的繪畫。

  據悉,民族歌劇《李清照》由浙江音樂(le) 學院、浙江演藝集團(浙江歌舞劇院)聯合創演,21日晚還將為(wei) 首都觀眾(zhong) 再演出一場。(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