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打牢鄉村全麵振興產業基礎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時,來到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察看春茶長勢,了解當地茶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優(you) 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產(chan) 業(ye) 基礎”。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武夷山市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這篇大文章,聚力打牢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產(chan) 業(ye) 基礎。目前,全市從(cong) 事茶葉相關(guan) 行業(ye) 的人員約12萬(wan) 人,注冊(ce) 茶葉類經營主體(ti) 2.11萬(wan) 家。2023年,武夷山市茶葉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達135億(yi) 元,農(nong) 民人均收入的近五成來自茶葉。
一場小雨過後,武夷山市興(xing) 田鎮西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繼國來到村廣播站,通知各家各戶派人領取用於(yu) 肥田的油菜籽,“保育茶田可不等人喲!”
“保育茶田”啟動於(yu) 兩(liang) 年多前。2021年7月,武夷山市委和市政府成立“三茶”統籌創新推進工作專(zhuan) 班,生態茶園建設試點拉開帷幕,西郊村成為(wei) 生態茶園重點推廣村。
生態茶園裏,夏種大豆固氮,冬種油菜固磷鉀。“不用農(nong) 藥、化肥,產(chan) 量雖然低了一些,但茶葉品質更佳、醇香味足,收購價(jia) 提升不止五成。”西郊村茶農(nong) 伊啟龍說。
漫步燕子窠生態茶園,300多畝(mu) 茶樹鬱鬱蔥蔥,田間套種著油菜。“春茶訂單早就排滿,到了4月就開始采摘。”茶農(nong) 楊文春滿心期待。
如今,燕子窠生態茶園茶葉製優(you) 率比普通茶園提高了30%左右。武夷山市已累計建起生態茶園示範點麵積超萬(wan) 畝(mu) ,帶動全市14.8萬(wan) 畝(mu) 茶山推進生態茶園建設。
興(xing) 田鎮南岸村,翠綠的茶樹叢(cong) 中,一隻白色小盒引人注目。“裏麵是七星瓢蟲等益蟲,‘以蟲治蟲’,生態效益明顯。”駐南岸村科技特派員範文興(xing) 說,村裏的茶農(nong) 曾因病蟲害煩惱,“以蟲治蟲”等防治方法推廣以來,茶園生態明顯改善。
在武夷山香江茶業(ye) 有限公司車間生產(chan) 線末端,一套靜態目視選別係統十分醒目。“精茶揀剔依靠傳(chuan) 感係統,品質有了提升,員工省力不少。”公司辦公室主任陳榮平說。
眼下,越來越多的科技產(chan) 品運用到茶葉生產(chan) 流程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chuan) 承人遊玉瓊和兒(er) 子方舟一起研發了電腦程控做青機,並建立製茶技藝模型,獲得數項專(zhuan) 利。
2021年以來,南平市以環武夷山區域為(wei) 重點,加大科技賦能力度,推動茶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南平市茶樹良種覆蓋率已達98%,建成茶葉智能化生產(chan) 線50條,新製定茶產(chan) 業(ye) 標準19項。
在星村鎮,一家茶文化體(ti) 驗館吸引了不少遊客。2022年起,體(ti) 驗館負責人葉燦開設了網絡直播間,最高峰時有數千人同時觀看。在2023年5月的一場直播中,單場就賣出茶葉上千份。
武夷山市近年來相繼打造中華茶博園、福蓮茶莊園等文旅項目,推動茶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我們(men) 將進一步做大做優(you) 做強茶產(chan) 業(ye) ,推動茶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紮實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努力實現一片葉子成就一個(ge) 產(chan) 業(ye) 、富裕一方百姓。”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書(shu) 記楊青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