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 科技助力保護研究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眼下,南方越冬的候鳥陸續開啟北遷之旅。各地不斷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完善生態保護舉(ju) 措,讓候鳥的遷徙之旅、繁衍生息更加順利。
在江西鄱陽湖濕地,越冬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每天都有數萬(wan) 隻包括天鵝、灰雁、白鶴等候鳥北遷。工作人員通過AI識鳥係統可以密切關(guan) 注候鳥數量、種群變化的數據,幫助科研人員作出有效科學研判。福建閩江河口濕地是東(dong) 亞(ya) 至澳大利西亞(ya) 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驛站。這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嘴鷗,這幾天,工作人員通過AI鳥類智能監測模塊,觀測到黑嘴鷗從(cong) 白色夏羽換成了黑色的繁殖羽,這也是它們(men) 北遷前最重要的一項準備工作。
在位於(yu) 山東(dong) 東(dong) 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在這裏遷徙、越冬、繁殖的各類候鳥達數百萬(wan) 隻。為(wei) 了給候鳥提供更好的棲息繁育環境,保護區建起了65個(ge) 濕地水鳥棲息繁殖島,可以滿足不同鳥類對淺灘、淺水、深水的需求。在天津七裏海濕地,此次遷徙季已有超過20萬(wan) 隻各類候鳥途經這裏。工作人員為(wei) 東(dong) 方白鸛搭建起人工鳥巢,並構建起遠程監控係統,幫助它們(men) 在此棲息繁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