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向新而行 以舊換新為高質量發展再添活力

發布時間:2024-04-02 15:30:00來源: 人民網

  生產(chan) 設備更新換代、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廢舊產(chan) 品回收利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夠充分發揮“既惠企、又利民”的雙重作用。

  3月28日,國務院召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視頻會(hui) 議。會(hui) 議強調,要紮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更新換代有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城鄉(xiang) 居民生活品質提升。

  我國是製造業(ye) 大國,2023年工業(ye) 、農(nong) 業(ye) 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wan) 億(yi) 元。大規模設備更新既是經濟綠色轉型的活力源,又是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的突破口,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仍將不斷擴大。據有關(guan) 部門初步估測,設備更新有望形成年規模5萬(wan) 億(yi) 以上的巨大市場。

  此前發布的《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業(ye) 、農(nong) 業(ye) 、建築、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

  近期,全國各地布局生產(chan) 設備更新換代,提升產(chan) 能和降低能耗。北京加快推進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在光電集成、芯粒技術等領域實現更大突破;廣東(dong) 推動企業(ye) 加快設備更新、工藝升級,讓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家電家居等萬(wan) 億(yi) 級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煥發新活力;山東(dong) 提出在集成電路、工業(ye) 母機、鈣鈦礦等領域實施100項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

  “工業(ye) 既是各類設備的供給方,也是需求方。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既能拉動有效投資,也能提升發展質效,對推進新型工業(ye) 化、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具有重要意義(yi)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餘(yu) 曉暉表示,推廣應用智能製造設備等舉(ju) 措將進一步推動工業(ye) 企業(ye) 加快設備改造,加速“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創新和規模應用,以設備更新帶動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整體(ti) 提升。

  在工業(ye) 設備加速更新換代的同時,大宗耐用消費品市場也迎來“以舊換新”的熱潮。上海市從(cong) 3月30日起實施新一輪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政策,對16大類一級能效家電產(chan) 品進行補貼,空氣淨化器、電磁爐、淨水機等品類首次進入補貼名錄。根據支付平台統計,30日當天上海市補貼商品交易1.2萬(wan) 單,補貼商品銷售額近1億(yi) 元。

  在新疆喀什地區,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將貫穿全年,預計家電廠商和流通企業(ye) 將投入補貼資金2000萬(wan) 元。在重慶市,“愛尚重慶”綠色智能家電進鄉(xiang) 鎮、進街道、進社區促銷活動啟動,各家電企業(ye) 采取家電下鄉(xiang) 、以舊換新補貼、滿減打折等方式,開展多種惠民促銷活動。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耐用消費品不斷普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達到3.36億(yi) 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乘用車超過1600萬(wan) 輛,其中車齡15年以上的超過700萬(wan) 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也已超過30億(yi) 台。

  “我國的汽車、家電、家裝市場綜合體(ti) 量大,相當一部分產(chan) 品使用年限較長,潛在更新需求進入了集中釋放期。”商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巨大市場空間帶來巨大發展機遇,要瞄準置換需求,以優(you) 質供給激活存量市場,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既能惠及有換新意願的消費者,也將推動供需兩(liang) 端實現良性互動。

  隨著耐用消費品的集中換新,廢舊產(chan) 品的回收利用也成為(wei) 熱點。《行動方案》提出,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ti) 係和新模式發展,進一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

  “有效的回收循環利用就相當於(yu) 開啟了‘第二礦山’,可以降低對原生資源的需求,減輕礦產(chan) 資源開采對自然環境的壓力,為(wei)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ye) 創造廣闊市場。”中國循環經濟協會(hui) 會(hui) 長朱黎陽表示,要積極研究擴大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處理製度覆蓋範圍,為(wei) 實現廢舊物資更全麵、更深入的回收循環利用提供相應的解決(jue) 方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