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不能存取現金?數字化轉型下的突圍
拿著銀行卡去銀行辦業(ye) 務,卻發現無論是櫃台還是ATM機,都不能存取現金了?最近,有兩(liang) 家銀行明確表示將這麽(me) 做:遼寧振興(xing) 銀行和中關(guan) 村銀行均發布公告表示,將分別於(yu) 3月1日和4月1日停辦現金收付業(ye) 務,停辦渠道包括營業(ye) 網點櫃麵和ATM機自助渠道,“加強數字化轉型力度”成為(wei) 兩(liang) 家銀行停辦現金收付業(ye) 務的主要原因。
不過,停辦現金收付業(ye) 務並不具有普遍性,發布公告的兩(liang) 家銀行均為(wei) 民營銀行。目前我國民營銀行主要分為(wei) 互聯網民營銀行和其他民營銀行,前者可以全國展業(ye) ,而後者則按照一般地方性銀行來管理、受到的政策約束力度較大,轉型互聯網銀行或將使民營銀行得到更多的展業(ye) 機會(hui) 。
一個(ge) 即將到來的普遍現象是:銀行對於(yu) 存取大額現金的管理將趨於(yu) 嚴(yan) 格。人民銀行、銀保監會(hui) 、證監會(hui) 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規定,自3月1日起,個(ge) 人到銀行存取現金超過5萬(wan) 元,需要核實身份,登記資金來源和用途。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移動支付和數字人民幣的興(xing) 起和盛行,現金交易已經不再常見,便捷的手機支付幾乎可以滿足人們(men) 日常的生活所需。據中國人民銀行2022年春節假期支付業(ye) 務監測數據顯示,綜合主要商業(ye) 銀行、支付機構和清算機構數據測算,2022年春節期間(1月31日至2月6日)全國非現金支付業(ye) 務量為(wei) 208.4億(yi) 筆、金額14.9萬(wan) 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0.0%和16.2%。
從(cong) 用存折在櫃台存取款,到用銀行卡在ATM機自助存取款,再到如今各類業(ye) 務的手機實現輕鬆辦理……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正逐漸加快,各項業(ye) 務的含“智”量也在不斷提升,手機銀行提供隨時、隨地、7×24小時全天候服務。如今,在元宇宙浪潮下,銀行的數字化將會(hui) 明顯加速,單純的網點數量、員工數量等將不再是銀行的決(jue) 定性優(you) 勢,虛擬數字人、遊戲化金融服務等將成為(wei) 銀行新的標誌,也將為(wei) 銀行業(ye) 務運營效率、銀行鏈接生態方式、銀行場景創造都帶來巨變。
在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印發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中,“數字驅動”仍然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新的發展階段,大型金融機構已度過數字化轉型初期,但如何尋找新的發力點、構建“第二增長曲線”,成為(wei) 其必須麵對的新課題。同時,雖然受限於(yu) 資金規模小、人才匱乏,中小金融機構也力求實現“彎道超車”,在數字化轉型中實現突圍,力求“再進一公裏”“再拓新空間”。
然而,在數字化轉型中,地域間、群體(ti) 間、機構間的數字鴻溝客觀存在,對於(yu) 銀行而言,數字化轉型需要關(guan) 注數據,遵循數據的邏輯,按照數據產(chan) 生的流程進行梳理,並注重將數字化轉型路線圖與(yu) 實際業(ye) 務緊密結合。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王楚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