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開端“虎”|信貸投放超預期,經濟增長有信心
中國經濟開端“虎”|信貸投放超預期,經濟增長有信心
中新財經2月14日電 (石睿)一年之計在於(yu) 春,央行已行動。新年首月,人民幣新增貸款和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雙雙創下曆史新高,給中國經濟新年開好頭。
開年信貸投放超預期
2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新年首份金融數據“成績單”,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98萬(wan) 億(yi) 元,是單月統計高點,同比多增3944億(yi) 元。
1月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為(wei) 6.17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億(yi) 元。其中對實體(ti) 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4.2萬(wan) 億(yi) 元,是單月統計高點,同比多增3806億(yi) 元。
這在分析人士看來,1月金融數據顯示貨幣政策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靠前發力的效果已經顯現,寬信用過程正在加速,為(wei) 上半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
“信用的擴張比大家預期的要快”,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向中新財經分析道,在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之下,“1月份信貸數據超預期說明相關(guan) 部門在去年末已經為(wei) 穩增長做了很多準備,接下來經濟增長的壓力會(hui) 有所減輕。”
企業(ye) 中長期貸款需求回暖
西部證券認為(wei) ,貸款數據中最有積極意義(yi) 得是企業(ye) 部門1月新增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這也是該指標6個(ge) 月以來的首次同比多增。“企業(ye) 的預期逐步穩定,我們(men) 觀察到企業(ye) 端的中長期貸款需求也開始出現回暖。”
央行披露數據顯示,1月份,住戶貸款增加8430億(yi) 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06億(yi) 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424億(yi) 元;企(事)業(ye) 單位貸款增加3.36萬(wan) 億(yi) 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1萬(wan) 億(yi) 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萬(wan) 億(yi) 元,票據融資增加1788億(yi) 元。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從(cong) 多地銀行業(ye) 人士了解到,1月信貸投放重點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先進製造、普惠金融等領域。同時,房地產(chan) 融資漸次回歸正常。
就在1月,央行再次下調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5年期LPR更是20個(ge) 月來首次下調。目前,企業(ye) 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wei)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上月表示,央行將繼續促進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推動金融係統向實體(ti) 經濟讓利。李迅雷預計,央行後續仍可能會(hui) 繼續降準降息,同時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如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促消費等可能也會(hui) 跟上。
11日,央行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亦提出,繼續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chuan) 導機製,發揮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改革效能,穩定銀行負債(zhai) 成本,引導企業(ye) 貸款利率下行。
擴大信貸投放將更有力
央行在《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詳細闡述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時提出,要實現總量穩、結構優(you) 的較好組合,保持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積極做好“加法”。
具體(ti) 看,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製,持續緩解銀行信貸供給的流動性、資本和利率三大約束,培育和激發實體(ti) 經濟信貸需求,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
落實好支持小微企業(ye) 的市場化政策工具,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信貸增長緩慢地區的信貸投放,精準發力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同時,央行強調,強化中小微企業(ye) 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增加首貸、續貸、信用貸,推動形成敢貸、願貸、能貸、會(hui) 貸長效機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