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技工教育打造成技能人才培養主渠道
中新網濟南2月17日電 (呂妍)記者2月17日從(cong) 山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獲悉,近年來,山東(dong) 各級人社部門和技工院校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ye) 、服務發展為(wei) 宗旨,堅持產(chan) 教融合、高端引領、突出特色等辦學方針,將技工教育打造成為(wei) 該省技能人才培養(yang) 的主渠道。
山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職業(ye) 能力建設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張龍表示,山東(dong) 深挖技工院校辦學潛力,強化宣傳(chuan) 引導,增強技工教育影響力,技工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從(cong) 2016年全省招生13萬(wan) 人,擴大到2020年招生17.4萬(wan) 人,在校生規模更是首次超過40萬(wan) 人,實現了辦學規模曆史性突破。”
張龍稱,山東(dong) 發揮省級技工教育專(zhuan) 項資金引領作用,集中支持建設20所技工教育特色名校,依托技工院校建設25個(ge) 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支持建設34個(ge) 與(yu) 現代產(chan) 業(ye) 發展密切相關(guan) 的省級專(zhuan) 業(ye) 群;扶持建設一大批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基地;設立世界技能大賽推廣研究中心,大力推進人才培養(yang) 標準與(yu) 世賽標準和國賽標準相銜接,有效提升技能人才培養(yang) 標準的國際化、高端化。
“技工院校普遍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技師工作站,技師學院(高級技校)重點專(zhuan) 業(ye) 都與(yu) 5家以上的國內(nei) 大型骨幹企業(ye) 對接合作,實現校企對接零距離。”張龍說,山東(dong) 全麵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yang) ”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企業(ye) 新型學徒製,由企業(ye) 主導,對新入職技能崗位員工和轉崗職工進行崗位技能培訓;發揮技工院校專(zhuan) 業(ye) 設置對接市場靈敏度高的優(you) 勢,將學校專(zhuan) 業(ye) 設置由審批製改為(wei) 備案製,鼓勵學校在“十強”產(chan) 業(ye) 等重點領域,緊跟企業(ye) 需求,靈活調整新設專(zhuan) 業(ye) 科目;將技工院校集團化發展作為(wei) 深化產(chan) 教融合、引領技工院校轉型發展的重要手段,打造緊密型利益聯結體(ti) ,促進技工教育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深度融合。
“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麵,要注重優(you) 化技工教育供給結構。”山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職業(ye) 能力建設處副處長劉海鵬表示,山東(dong) 圍繞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行業(ye) 企業(ye) 需求,優(you) 先發展符合高端裝備、新能源、現代信息技術、現代海洋人工智能等先進產(chan) 業(ye) 需求的專(zhuan) 業(ye) ;加快建設醫養(yang) 健康、文化旅遊、養(yang) 老育幼、家政護理等人才緊缺專(zhuan) 業(ye) ;改造升級鋼鐵冶金、化工醫藥、建築工程、輕紡製造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撤並淘汰供給過剩、就業(ye) 率低、職業(ye) 崗位消失的專(zhuan) 業(ye) ;鼓勵院校對接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立足院校長期發展進行專(zhuan) 業(ye) 結構係統優(you) 化。
截至“十三五”末,山東(dong) 共有技工院校181所,數量位居中國首位。其中技師學院45所,高級技工學校32所,技工學校104所,建有國家級重點以上技工院校75所。(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