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奧會圓滿閉幕 天下一家 擁抱未來
本報記者 郭興(xing)
靈動的音樂(le) 中,孩子們(men) 提著絢爛喜人的雪花花燈,在冰天雪地中盡情嬉戲,在他們(men) 的腳下,場地上的“冬”字會(hui) 徽被點亮,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閉幕式開啟擁抱世界的歡聚。
2月20日晚,國家體(ti) 育場“鳥巢”,中國紅與(yu) 冰雪藍交相輝映,中國用最真摯的情感,向世界人民傳(chuan) 遞來自“雙奧之城”的感動與(yu) 溫暖。
“中國結”下,全世界運動員歡樂(le) 相聚,再現奮勇拚搏、激情飛揚的精彩瞬間——“2022,有我”
閉幕式伊始,12輛晶瑩剔透的冰鞋車在孩子們(men) 的簇擁下被推入“鳥巢”。參照中國民間虎頭鞋的造型,12輛車子仿若十二生肖冰鞋,在短短2分鍾內(nei) ,以車輪“痕跡”組成了象征吉祥團結、美美與(yu) 共的“中國結”形狀。
在“中國結”的映襯下,各代表團運動員入場,穀愛淩開心到蹦蹦跳跳,徐夢桃坐在高亭宇的肩膀上,成為(wei) 全場“最高”的旗手……全場觀眾(zhong) 用掌聲和歡呼聲,向體(ti) 育健兒(er) 們(men) 表達熱烈的祝賀和由衷的敬意,“鳥巢”成為(wei) 一片歡樂(le) 的海洋。現場大屏幕播放短片《2022,有我!》,再現了運動員們(men) 奮勇拚搏、激情飛揚的精彩瞬間。
在此前接受采訪時,冬奧會(hui) 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表示,運動員將成為(wei) 閉幕式萬(wan) 眾(zhong) 矚目的焦點,“這是他們(men) 經過辛苦訓練和賽場拚搏後的歡慶聚會(hui) ”。
正是這些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健兒(er) ,共同繪就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的逐夢畫卷。
“要做到自己最好”,穀愛淩在一次次淩空飛躍中創造佳績;“站在雪板上就是最開心的時候”,蘇翊鳴用高難度動作刷新單板滑雪的曆史;“任何時候都不放棄努力”,徐夢桃曆經四屆冬奧會(hui) 終於(yu) 如願登頂;“全力以赴,放手一搏”,齊廣璞技壓群雄奪得金牌;“沒有人能動搖我”,荷蘭(lan) 選手伊雷妮·斯豪滕化壓力為(wei) 動力兩(liang) 破奧運紀錄;“拚搏的心永遠年輕”,49歲的德國運動員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第八次征戰冬奧……
冬奧會(hui) 花滑男子單人滑比賽結束,中國選手金博洋和日本選手羽生結弦在休息區合體(ti) “比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jue) 賽後,獲得金牌的穀愛淩安慰哭著的對手;在徐夢桃確定贏得金牌後,競爭(zheng) 對手考德威爾立刻衝(chong) 上去與(yu) 激動的徐夢桃緊緊相擁,祝賀她在自己家鄉(xiang) 贏得了奧運冠軍(jun) ……
幾乎每個(ge) 小項的奧運紀錄都在北京冬奧會(hui) 被改寫(xie) ,無數感人瞬間被定格。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在拚搏競爭(zheng) 中友愛互助,在共同挑戰極限中一次次刷新冰雪紀錄,生動詮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
歡聚與(yu) 團結,不僅(jin) 在場內(nei) 。國際奧委會(hui) 主席托馬斯·巴赫在2月18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國際奧委會(hui) 的社交媒體(ti) 賬號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期間的瀏覽量達到27億(yi) 人次,明星運動員的社交媒體(ti) 賬號的評論量達到10億(yi) 條。北京冬奧會(hui) 吸引了中國觀眾(zhong) 前所未有的關(guan) 注,在電視媒體(ti) 上吸引了6億(yi) 觀眾(zhong) 觀看,以及有至少一百萬(wan) 新的年輕人通過各種數字平台來關(guan) 注賽事。運動員們(men) 將帶著“雙奧之城”的祝福,邁向新的開始,一起向未來。
誌願者代表站到“鳥巢”中央,參演人員全部為(wei) 普通人——“2022,有我們(men) ”
點亮我,溫暖你。
冬奧會(hui) 閉幕式現場特意播放了誌願者短片,一張張誌願者真誠的笑臉在大屏幕上不斷呈現,向1.8萬(wan) 名賽會(hui) 誌願者和眾(zhong) 多城市誌願者表達了敬意。
6位誌願者代表站到了“鳥巢”的中央,聚光燈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hui) 運動員委員會(hui) 新當選委員向誌願者代表贈送了紅燈籠,代表全體(ti) 運動員向誌願者表示感謝。
“誌願者,謝謝你們(men) 。”在致辭中,巴赫特意用中文表達了對誌願者的感謝。
從(cong) 賽事保障、閉環管理,到疫情防控、衣食住行,在北京冬奧會(hui) 的各類保障工作中,都有誌願者的身影,他們(men) 以細致入微的工作,贏得了各國運動員和國際社會(hui) 的讚許。每一位誌願者都是這個(ge) 冬天溫暖的雪花,他們(men) 把自己的誌願匯聚成一道光,照亮這個(ge) 世界。
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中國為(wei) 奧運曆史創造了“向誌願者致敬”這一環節,並從(cong) 此成為(wei) 奧運會(hui) 閉幕式上的傳(chuan) 統。這一曆史背景,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的閉幕式“向誌願者致敬”賦予了更濃的情感和特殊的色彩。
“從(cong) 2008年到2022年這十幾年間,誌願的精神不斷深入人心,誌願的服務也融入了社會(hui) 生活的各個(ge) 領域。”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yan) 家蓉在2月17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指出,奧運留給我們(men) 的不僅(jin) 是城市的標誌性建築和區域更好發展,還有這些潤物細無聲的誌願風尚和社會(hui) 文明。這是冬奧會(hui) 留給我們(men) 的無形遺產(chan) ,它孕育著奧林匹克的希望和未來。
在表演環節,北京冬奧會(hui) 閉幕式的演員大都是大中小學的學生和普通市民,他們(men) 有自己的學業(ye) 和工作,利用業(ye) 餘(yu) 時間排練和參加冬奧會(hui) 閉幕式的演出。
北京市史家小學金帆合唱團和金帆舞蹈團的52名學生,在此次演出中擔任5個(ge) 環節的重要角色,提著雪花花燈點亮“鳥巢”中央的“冬”字會(hui) 徽的就是這些孩子。“這個(ge) 環節,孩子們(men) 練得最辛苦、排練時間最長。”史家小學金帆合唱團團長李娜說,在4名老師的帶領下,合唱團的學生進行了長達120多天的排練。一開始,孩子們(men) 在台上有點放不開,老師們(men) 沒想到的是,孩子們(men) 私下給自己“開小灶”:每天對著鏡子做動作、咬筷子練微笑……漸漸地,孩子們(men) 的動作更自然了,還有學生被導演稱讚為(wei) “微笑標兵”。
“偌大的舞台我隻是一個(ge) 小小的點,但我下決(jue) 心要把這個(ge) 點做到最好。”有的孩子在感言中寫(xie) 道。
北京冬奧會(hui) ,賽場內(nei) 外許許多多的人為(wei) 冬奧付出、努力、感慨、感動……2022年的冬奧,因“我們(men) ”而動人!
“致敬雙奧”理念融入奧運之火熄滅環節,不謀而合的“團結”主題——“一起向未來”
雪花飛起,所有代表團的旗幟圍繞在場地內(nei) ,星星匯聚成一個(ge) 五環,這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hui) 開幕式升起的“夢幻五環”,2008年夏季奧運會(hui) 主題歌《我和你》唱響。
雪花火炬台與(yu) 夢幻五環交匯,這一刻時空交錯,從(cong) 2008年到2022年,北京成為(wei) 世界上唯一一個(ge) “雙奧之城”。夢幻五環高懸在場地,現場音樂(le) 變成了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主題歌《雪花》,在孩子們(men) 稚嫩的歌聲中,雪花影像層層熄滅,最後雪花中心的奧運之火緩緩熄滅。
冬奧會(hui) 閉幕式上,“致敬雙奧”理念融入奧運之火熄滅環節,成為(wei) 亮點之一。閉幕式導演沙曉嵐表示:“閉幕式最重點的環節就是體(ti) 現‘雙奧’理念。”
北京冬奧會(hui) 主火炬在奧運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四兩(liang) 撥千斤”的點火方式驚豔世界,但卻給熄滅環節帶來難度。冬奧會(hui) 閉幕式分場導演黃輝介紹,主火炬點燃有足夠過程,但熄滅隻有兩(liang) 秒,無法成為(wei) 真正的過程。主創團隊於(yu) 是想到,北京是世界上第一個(ge) “雙奧之城”,於(yu) 是“致敬雙奧”理念被融合進來,“盡管依然是熄滅‘微火’,但情懷變得寬廣、厚重。”
“我們(men) 想突出‘雙奧’,畢竟這個(ge) 場館、這個(ge) 城市、這個(ge) 國家都是唯一的‘雙奧’。”張藝謀表示,2008年夏天,北京奧運會(hui) 給予了中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難以忘懷的時代記憶。2022年,北京再度因舉(ju) 辦冬奧會(hui) 為(wei) 世界矚目,這一設計也表達了“一起向未來”的願景。
主火炬熄滅的短暫留白後,雪花形象又再次出現,伴隨主題歌《雪花》的溫暖歌聲,“鳥巢”上空用煙花打出“天下一家”和“ONE WORLD ONE FAMILY”中英文字樣,象征“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題表達和“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在“意大利時間”的表演中,一個(ge) 地球儀(yi) 在冰麵上滾動,冰麵不斷發出裂開的聲音,裂開的冰麵呈現出“雙城璧合、聚力聯輝”八個(ge) 大字,這是意大利米蘭(lan) 和科爾蒂納丹佩佐的“八分鍾”的表演主題,該主題有“Together”(譯為(wei) :“在一起、更團結”),與(yu) 北京冬奧會(hui) 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英文為(wei)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和新加入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團結”(英文為(wei) :“Together”)保持一致。
米蘭(lan) 和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hui) 交接儀(yi) 式藝術總監莉達·卡斯特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men) 在確定主題之前,並不知道北京冬奧會(hui) 主題口號,因此可以說雙方“不謀而合”。“我們(men) 不約而同要展現這個(ge) 主題,說明這正是當今世界所需要的,我們(men) 要一起為(wei) 了這個(ge) 目標而努力。”
“冬奧會(hui) 閉幕,奧運之火其實沒有熄滅,因為(wei) 更多火種已化作雪花,伴風入夜,飄散到每個(ge) 人的心裏——一曲笙歌畢,千門燈火瑩。今宵揮別後,一起向未來!”張藝謀道出他對閉幕式的理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