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自我保護”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創新護“花朵”成長
中新網上海3月1日電 (記者 鄭瑩瑩)全國中小學生欺淩事件時有發生,嚴(yan) 重影響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引起社會(hui) 各界廣泛關(guan) 切。《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簡稱:《條例》)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等創新探索備受關(guan) 注。
上海市民政局局長、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hui) 副主任蔣蕊在受訪時表示,孩子們(men) 是需要被保護的,但是孩子們(men) 自己的自立自強、自我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她說,“全社會(hui) 給孩子們(men) 的保護,不應該是把孩子們(men) 當溫室花朵、(讓他們(men) )不經曆風雨式的保護。”
根據《條例》,上海市堅持最有利於(yu) 未成年人的原則,依法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yu) 權等權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戶籍、職業(ye) 、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
蔣蕊說,未成年人不僅(jin) 是一個(ge) 被保護的對象,他也享有各項權利,這非常重要,“如果發現受侵害,他(未成年人)應該自己報警,尋求幫助。包括我們(men) 如何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jia) 值觀等等,這些充分體(ti) 現了《條例》的導向。”
《條例》將“自我保護”與(yu) “家庭保護”相結合,設置成章,在《條例》其他各章節也分別提出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相關(guan) 要求。
上海市教委方麵介紹,為(wei) 進一步完善上海中小學生欺淩防治工作機製,自2021年開始,上海開展預防中小學校園欺淩三年專(zhuan) 項計劃,委托上海政法學院成立項目組,集合華東(dong) 師範大學、華東(dong) 政法大學、上海社科院社會(hui) 學所等專(zhuan) 業(ye) 力量,根據國家要求,結合上海實際,探索構建融師資培訓、工作指導、事件處置等於(yu) 一體(ti) 的預防中小學生欺淩長效機製。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立法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早在1987年,上海就製定《上海市青少年保護條例》,開創了未成年人保護領域專(zhuan) 門立法的先河。現行《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於(yu) 2005年施行、2013年修訂。為(wei) 做好與(yu)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銜接,及時回應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條例》於(yu) 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共9章87條,涵蓋了家庭保護、自我保護、學校保護、社會(hui) 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特別保護等多方麵的內(nei) 容。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還將加快推進市、區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建設,全麵建立街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新增200家街鎮未保工作站已列入上海市“為(wei) 民辦實事”項目,今年實現街鎮全覆蓋,同時,上海將不斷豐(feng) 富、拓展街鎮未保站的服務內(nei) 容,使之成為(wei) 街鎮層麵匯聚各方資源、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樞紐和平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