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延長男性育兒假,期待早日落地
帶娃成本太高、托育服務太貴……自從(cong) “三孩”政策放開以後,關(guan) 於(yu) 生育的話題一直居高不下。生完孩子誰來帶,自然也成為(wei) 許多家庭麵臨(lin) 的共同難題。
據光明日報報道,近日,有多位人大代表提交了關(guan) 於(yu) 適當“延長男性育兒(er) 假”的建議,迅速衝(chong) 上熱搜。一些人大代表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全國各地規定的女性產(chan) 假範圍大約是128~190天,而男性陪產(chan) 假為(wei) 7~30天,女性產(chan) 假和男性陪產(chan) 假之間的天數差異進一步加大,導致男女員工因生育對工作造成的影響加大。該情形加劇女性因生育遭受的就業(ye) 歧視,不利於(yu) 提高男性對育兒(er) 活動的參與(yu) 度,進而降低職業(ye) 女性的生育意願。
生育率的持續下滑,已經成為(wei) 製約社會(hui) 發展的一大瓶頸。去年以來,多地宣布延長產(chan) 假,初衷是希望廣大育齡女性能安心生娃,又可以放心育兒(er) 。然而實際情況往往是:延長了產(chan) 假後,女性更不敢生娃了。更長的產(chan) 假,意味著女性的職場停滯時間更長,意味著她們(men) 的職業(ye) 競爭(zheng) 力進一步削弱。
大多數情況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女性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一方麵是性別的自然因素,另一方麵是傳(chuan) 統文化的慣性使然。一個(ge) “母親(qin) ”的身份,總是優(you) 先於(yu) 她作為(wei) 一個(ge) 獨立女性而存在的。正像西蒙娜·波伏娃所言,女人與(yu) 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一個(ge) “母親(qin) ”的奉獻和犧牲,是社會(hui) 文化塑造的結果,而不是她本來就該如此。
在這樣的背景下,延長男性育兒(er) 假,與(yu) 去年上海等地實施的父母共享育兒(er) 假等政策,贏來了一片叫好之聲。這不僅(jin) 讓我們(men) 看到了社會(hui) 政策提升生育率所付出的努力,還昭示了一種價(jia) 值取向:育兒(er) 不僅(jin) 僅(jin) 是女性的責任,男性也應該更多地參與(yu) 到育兒(er) 中來。這有助於(yu) 改變中國傳(chuan) 統家庭,改變部分男性在撫育子女中缺位的情況,改變當下生活中那些“喪(sang) 偶式育兒(er) ”的現狀。
父親(qin) 參與(yu) 育兒(er) 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男性有了更長時間的育兒(er) 假,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就不會(hui) 一味地排斥女性。更不用說,父親(qin) 參與(yu) 育兒(er) ,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健康成長更加有利。但問題是,男性想休育兒(er) 假,或許沒有那麽(me) 容易。
從(cong) 現實層麵來看,相關(guan) 政策的落實都會(hui) 遇到挑戰。具體(ti) 看來,育兒(er) 假的實施必須與(yu) 用人單位協商,並與(yu) 用人單位達成協議。不少男性由於(yu) “不被單位理解”“可能會(hui) 收到負麵評價(jia) ”“暫別職場會(hui) 失去晉升機會(hui) ”等原因,大多不敢隨意提出申請。所以,如何通過建立靈活的育兒(er) 假製度,促進製度落地, 這才是關(guan) 鍵。
讓男性更多參與(yu) 育兒(er) ,不能隻是看上去挺美。“男性育兒(er) 假”體(ti) 現的是一種平等理念,對男女平等理念的最好實踐與(yu) 保障,是將它納入相關(guan) 法律法規——如何休,薪酬如何算,都有統一標準。實際問題都有法可依,可落實可操作,延長男性育兒(er) 假才不會(hui) 流於(yu) 紙麵福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