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洗盡鉛華始見金——浙江長興探出綠色低碳製造發展新路

發布時間:2022-03-01 18:0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興(xing) 3月1日電 題:洗盡鉛華始見金——浙江長興(xing) 探出綠色低碳製造發展新路

  記者 柴燕菲 趙曄嬌

  綠色與(yu) 發展能否兼得?

  對於(yu) 浙江省長興(xing) 縣這個(ge) 以水泥建材、蓄電池、紡織印染製造業(ye) 為(wei) 主要支柱的製造大縣來說,“綠色低碳製造發展”這道題,持之以恒解了整整十六年。

  十六年,長興(xing) 縣委縣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5840個(ge) 日日夜夜,是一段段涅槃的征程,用真抓實幹探索出三個(ge) 解法:

  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加強漸進性目標與(yu) 最終追求目標的統籌,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綠色低碳、共同富裕的多目標優(you) 化;致力於(yu) 發展方式創新,堅持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等多引擎驅動;積極探索實現轉型的路徑,堅持分行業(ye) 整治、分階段推進、多措結合求解的工作方法。

  浙江省智能製造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長期指導、觀察、推進長興(xing) 的綠色低碳製造發展,該委員會(hui) 主任毛光烈點評認為(wei) :“長興(xing) 實現了‘綠色與(yu) 智造,綠色與(yu) 發展’的相統一,為(wei) 今後製造業(ye) 大縣實現碳達峰與(yu) 碳中和目標探明了路徑。”

  回應百姓強烈呼聲 鎖定多目標持續優(you) 化戰略

  回望來時路,長興(xing) 縣也曾為(wei) 金山銀山破壞綠水青山,口袋富起來的百姓,對於(yu) 生態環境的需求一天天迫切起來。

  “要使相互矛盾或影響的多個(ge) 目標同時達到相對最優(you) ,這對於(yu) 我們(men) 是一個(ge) 考驗,但是群眾(zhong) 的迫切要求就是我們(men) 的轉型方向。為(wei) 此,長興(xing) 縣改變了發展目標相對單一的舊戰略,確立經濟發展、綠色低碳、共同富裕多目標優(you) 化的新戰略。”長興(xing) 縣委書(shu) 記石一婷告訴記者。

  煤礦石礦、水泥建材、紡織印染、蓄電池是長興(xing) 經濟發展的幾架馬車,其中,印染紡織是關(guan) 係民生的重要行業(ye) ,也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曾經,在長興(xing) 縣夾浦鎮,10個(ge) 行政村共散落式分布織機4萬(wan) 多台,家庭織機戶達1500多戶。

  如何改變這個(ge) 行業(ye) “低小散”、重汙染的製造方式,又不改變作為(wei) 老百姓致富的主渠道?從(cong) 這個(ge) 行業(ye) 的轉型,可以一探該縣是如何實現最優(you) 解的。

  在浙江省智能製造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的指導下,長興(xing) 縣委縣政府按1-2個(ge) 村為(wei) 單位建設紡織小微園,讓家庭織機入園,每個(ge) 小微園集中2000-5000台織機。隨後,又以小微園的數字化轉型和市場化改革為(wei) 雙引擎,建設起紡織“小微園平台+數字雲(yun) 平台”(物理平台+數字平台)的架構,創新“家庭織機戶負責生產(chan) 、園區企業(ye) 負責經營管理、紡織雲(yun) 平台企業(ye) 負責數字化服務”的三層經營機製。

  走進位於(yu) 夾浦鎮的吳城紡織小微園,機杼聲聲,一派繁忙景象。多層廠房樓內(nei) ,由企業(ye) 跟農(nong) 戶搬遷集聚而來的全新噴水織機全速運轉,一摞摞剛織造下線的白坯布被打包裝車,準備運往印染企業(ye) 。

  “入駐小微園後,我對收入是挺滿意的。”曾經的家庭織機戶、現慶裕紡織員工季玉林笑聲爽朗。

  季玉林的父輩就從(cong) 事紡織行業(ye) ,跟絕大多數當地人一樣,一家三口人在屋後的小廠房裏圍著11台織機過日子,“前年,我們(men) 集體(ti) 搬入了小微園,購買(mai) 了全新織機,擴大了生產(chan) 規模,收入有了明顯增長。11台機器時,年收入大概20-30萬(wan) 元,現在21台機器,年收入大概能有80-90萬(wan) 元。”

  讓季玉林覺得更舒心的是:“白坯布統一由慶裕紡織負責銷售;汙水統一由園區負責處理;打開專(zhuan) 門的飛梭APP,還能看到每台機器的生產(chan) 效率、運行情況,生活正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依托這種“雙融平台三層經營”的模式,農(nong) 民織機戶增收渠道進一步暢通,平均每戶每年有近30萬(wan) 元的收入,有力地推動了共同富裕。

  紡織行業(ye) 實現蝶變,印染行業(ye) 也走出一條以“低碳綠色+小單快反”為(wei) 特色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萊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首個(ge) 數字化印染工廠。在印染車間,工人隻需按下終端按鈕,就能完成衝(chong) 染劑、化料、稀釋、攪拌等繁複的染料、助劑自動配比和輸送步驟。

  為(wei) 響應智能製造發展的要求,公司引入紡織印染數字化智能工廠解決(jue) 方案,就此實現了從(cong) 傳(chuan) 統印染工廠向“智染”數字化工廠的轉變。董事長蔣幼明告訴記者,通過生產(chan) 過程數據全采集、在線全檢測和對生產(chan) 排程、生產(chan) 工藝、產(chan) 品質量的數字化管理,實現科學生產(chan) 工藝的自動生成、染料配方配料的精準管控和廢氣、廢料的統一精準處理,治汙控耗、降本增益十分明顯。

  紡織印染行業(ye) 的涅槃並不是個(ge) 例,長興(xing) 縣所有行業(ye) 基本上實現了多目標優(you) 化。

  “之前有不少群眾(zhong) 跟企業(ye) 擔心,經濟轉型會(hui) 不會(hui) 影響就業(ye) 、創業(ye) ,減少收入;會(hui) 不會(hui) 增加企業(ye) 成本、降低競爭(zheng) 力,限製發展空間?”長興(xing) 縣經信局局長尹明英表示,實踐證明,長興(xing) 的這條走路是走對了。

  堅持多引擎驅動轉型 發展動能持續強勁

  從(cong) 長遠看,多目標優(you) 化戰略的實現,更需尋找發展新引擎,探索新的發展方式。

  浙江省智能製造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長興(xing) 已由“三高一低”為(wei) 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向以“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多引擎驅動為(wei) 主要特征的新發展方式。

  解剖蓄電池行業(ye) 的轉型曆程,就可清晰看到這樣的轉變。

  在經過二輪結構性改革後,長興(xing) 蓄電池行業(ye) 行業(ye) 產(chan) 值提高12倍、稅收提高17倍,徹底終結蓄電池產(chan) 業(ye) “低小散”、“高汙染”的格局,基本實現“布局園區化、企業(ye) 規模化、製造智能化、管理現代化、環境生態化”的目標。

  久久為(wei) 功,原來傳(chuan) 統的蓄電池黑色產(chan) 業(ye) 正脫胎換骨為(wei) 新能源這一黃金產(chan) 業(ye) 。以新型電池為(wei) 核心,涵蓋新能源汽車及關(guan) 鍵零部件、新能源裝備、新型能源材料、儲(chu) 能電站等較為(wei) 完整的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初步形成。

  特別是近年來,長興(xing) 蓄電池行業(ye) 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平台化的發展趨勢,不但插上科技創新這一翅膀,而且正在向數字化、智能製造方向發展,呈現科技創新和智能製造雙翼齊飛之勢。

  “我們(men) 已建成蓄電池行業(ye) 數字化供應鏈平台,集上下遊供銷和運輸為(wei) 一體(ti) ,預計今年營業(ye) 規模160億(yi) 元。”龍頭企業(ye) ——天能集團旗下的浙江天暢供應鏈總經理俞國潮說。

  另一家龍頭企業(ye) ——超威集團正在和世界頂尖的SAP公司合作,計劃用3-5年時間,力爭(zheng) 將集團打造成為(wei) 麵向未來的智慧型企業(ye) 。

  “我們(men) 希望引入國際先進理念,實現‘數字超威、智能製造’的目標。”超威集團信息中心總監王英表示,集團下屬10多家製造基地已完成數據互聯,初步實現內(nei) 部的橫向業(ye) 務協同、縱向管控到位的實時數據流動和共享。

  在總部,隻要打開駕駛艙,可快速掌握到所有數據,甚至是任一台設備的工作狀態、任一個(ge) 工段的產(chan) 能等。接下去還將通過全麵的數字化重塑,推動企業(ye) 平台化變革。

  “這是一個(ge) 全麵數字化的時代,我們(men) 要通過這樣的手段,全麵提升市場競爭(zheng) 力。”王英表示。

  蝶變仍在進行中,據介紹,在不遠的將來,長興(xing) 蓄電池還將建成由“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智能製造工廠+互聯網電池回收”組成的智能網聯、綠色製造行業(ye) 。

  蓄電池行業(ye) 是長興(xing) 縣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的典型之一,水泥、粉體(ti) 、耐火、機械、紡織、印染等其他傳(chuan) 統行業(ye) 都已實現或正在走向多引擎驅動的發展方式。

  探索轉型新路徑    求解工作新方法

  在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經濟轉型過程中,人們(men) 最擔心的是企業(ye) 大麵積遷出,就業(ye) 大幅減少,收入不斷降低,經濟大起大落甚至一落千丈。

  如何把握力度、進度,降低轉型風險,平穩順利地實現多目標優(you) 化、確立多引擎驅動,是曆屆長興(xing) 縣委縣政府付之最多努力的事。

  16年來,該縣積極探索實現轉型的新路徑,浙江省智能製造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跟長興(xing) 縣委縣政府共同總結出了這樣的工作辦法:目標要剛性,過程要穩定;短期抓整治,長期促轉型;政府主導,市場主體(ti) 。

  “堅持咬定目標不動搖,小步快跑防摔倒。”長興(xing) 縣經信局局長尹明英告訴記者,原來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能耗高、消耗高、汙染重、低小散、效益低等問題,是二十幾年積累下來的。要解決(jue) 這些長年積累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

  為(wei) 此,長興(xing) 明確每3年左右確定一個(ge) 重點整治的行業(ye) ,花15-20年時間實現全縣轉型升級目標。

  2005年啟動群眾(zhong) 反映最大的蓄電池行業(ye) 整治,曆經兩(liang) 輪集中整治,並經多年轉型升級為(wei) 新能源產(chan) 業(ye) 。2011年重點抓粉體(ti) 行業(ye) 整治,2014年開始耐火材料整治,經曆三輪轉型升級。2017年再抓水泥行業(ye) 戰略布局調整。2018年重點抓紡織印染行業(ye) 轉型提升。2021年重點抓模壓複合材料井蓋行業(ye) 整治。

  對於(yu) 確定為(wei) 重點整治提升的行業(ye) ,長興(xing) 花2-3年進行集中整治,實現短期目標。但是從(cong) 長期看,重要的是讓蓄電池、粉體(ti) 、水泥、耐火材料、紡織印染等傳(chuan) 統行業(ye) 借勢轉型升級。

  在長期的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和動能轉換過程中,黨(dang) 委政府主導,企業(ye) 擔起主體(ti) 責任,兩(liang) 者密切配合,實行雙輪驅動:一次次黨(dang) 政領導的專(zhuan) 項服務,讓長效轉型的心更齊了;一次次的綜合施策,讓企業(ye) 找準了方向;一次次監管倒逼,讓企業(ye) 走向綠色低碳製造;一次次激勵,讓企業(ye) 不斷轉變生產(chan) 方式和產(chan) 品結構、技術結構。

  粉體(ti) 行業(ye) 的轉型就是一次生動寫(xie) 照。

  長興(xing) 縣李家巷鎮曾是長三角地區有名的石頭鎮,到2011年,李家巷鎮及其周邊的洪橋鎮,共有343家粉體(ti) 企業(ye) ,經濟紅火、天空灰蒙,群眾(zhong) 意見不小。

  長興(xing) 華源粉體(ti) 材料有限公司(前身為(wei) 長興(xing) 華威化工有限公司)是在一次次整治提升中涅槃的行業(ye) 代表。回憶起2011年9月15日,長興(xing) 縣委縣政府在李家巷地區召開環境綜合整治動員大會(hui) ,宣布正式啟動粉體(ti) 行業(ye) 整治工作,董事長高永華記憶深刻:“343家工廠全部要關(guan) 停整治,這是不是有點‘死亡療法’?”

  其實,這種做法對於(yu) 黨(dang) 委政府來說,又何嚐不是“斷腕”之舉(ju) ?

  按照“規模化、現代化、清潔化、一體(ti) 化”的要求,長興(xing) 製定了《長興(xing) 縣粉體(ti) 生產(chan) 企業(ye) 轉型升級準入標準和工藝裝備指導方案》,以環評為(wei) 前提,以核定產(chan) 能為(wei) 基礎,對企業(ye) 進行重組。長興(xing) 還規劃了378畝(mu) 專(zhuan) 業(ye) 園區,政府投資近2億(yi) 元完善基礎設施,相關(guan) 企業(ye) 全部進入園區;還鼓勵企業(ye) 技術改造、智能製造,加快生產(chan) 方式向自動化、數字化、綠色化提升。

  “光縣委主要領導參加的例會(hui) 就開了21次,縣級機關(guan) 部門跟鎮村幹部組成的工作小組多次來跟我交流對接、宣講補助政策,他們(men) 說:現在產(chan) 品附加值偏低,大客戶也少,環境不好,企業(ye) 也沒有生命力啊!”高永華說。

  在一條條的政策鼓勵下,在一聲聲的加油打氣中,高永華的想法發生了改變,下定決(jue) 心重組13家企業(ye) 做大產(chan) 量,大家齊心投資6000萬(wan) 元,將重組後的企業(ye) 做上20萬(wan) 噸產(chan) 能——政府的標準線。

  變革就在一次次轉型中悄然來到,2011年整治前,粉體(ti) 行業(ye) PM2.5排放每立方米達到80毫克,整治後降為(wei) 30毫克。腳步不止於(yu) 此,多年來,政府持續引導企業(ye) 對裝備、工藝等進行提升,現在降到10毫克。

  目前,粉體(ti) 行業(ye) 所有設備、生產(chan) 工藝均提升達到國內(nei) 一流水平,實現生產(chan) 過程全自動監測、全自動調節。李家巷鎮被授予全國首個(ge) 粉體(t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示範區。

  一升一降間,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雙豐(feng) 收。

  洗盡鉛華始見金。

  從(cong) 2010年到2020年,長興(xing) 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能耗降低44.4%、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6%;從(cong) 發展的指標看,2020年長興(xing) 位居全國縣域經濟競爭(zheng) 力百強縣第30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第8位、創新指數浙江全省第11位;全縣GDP增長1.4倍,城鎮居民和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4倍、1.84倍。

  對於(yu) 從(cong) 汙染排放嚴(yan) 重的工業(ye) 大縣實現向綠色智造先行縣的轉變,毛光烈認為(wei) ,這根本在於(yu) 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譜寫(xie) 了天藍地綠、經濟發達、百姓富裕、安居樂(le) 業(ye) 的新篇章。(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