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賣必須封簽,商家須裝“陽光廚房”
新規實施首日,杭州市場監管局開展專(zhuan) 項檢查,開出4張整改通知單
本報記者 馬焱 陳婕 祝瑤 文/攝
《浙江省電子商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於(yu) 昨天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外賣商家應當在經營者信息頁麵的顯著位置以視頻形式實時公開食品加工製作現場,並使用封簽對配送的食品予以封口,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陽光廚房”和“外賣封簽”。
如果不按此規定執行,市場監管部門將責令外賣商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同時,如果配送的外賣沒有使用“外賣封簽”,外賣小哥有權拒絕配送,消費者有權拒絕簽收。
那麽(me) ,杭州的餐飲外賣商家們(men) 對這條新規的執行情況如何?執法人員、外賣商家和外賣小哥對此怎麽(me) 看?昨天上午,錢報記者跟隨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在河東(dong) 路走訪了一些餐飲商家,同時也采訪了外賣小哥和餐飲商家。
抽查35家外賣餐飲商家
大多有“陽光廚房”和外賣封簽
上午10點多,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來到河東(dong) 路上的梁大媽媽菜。因為(wei) 還沒到飯點,店裏比較空。老板說:“去年9月份我們(men) 就接到通知了,‘陽光廚房’和‘外賣封簽’都要準備好。在美團外賣和餓了麽(me) 的APP上,都可以看到我們(men) 的‘陽光廚房’,至於(yu) ‘外賣封簽’,喏,就是這個(ge) 。”老板拿出了一疊紅色的“外賣封簽”,拿來打包盒、塑料袋演示起如何給外賣“上鎖”,“袋口紮緊之後,用封簽在上麵繞一圈,要想解開,隻能把封簽撕破。”他說。
給外賣“上鎖”後,還要完成一道工序,才能把外賣送出去。“每一個(ge) 打包好、封好的外賣,我們(men) 都要拍照上傳(chuan) 到‘浙江外賣在線’這個(ge) 平台上留存信息,這樣一來,如果消費者拿到這個(ge) 外賣之後發現有問題,就可以溯源。”
錢報記者從(cong)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昨天現場抽查了河東(dong) 路35家外賣餐飲單位,有31家已建成“陽光廚房”,並使用“外賣封簽”。現場發現“九月生活”等4家商家從(cong) 事外賣業(ye) 務但未建成“陽光廚房”,也沒有使用“外賣封簽”,市場監管部門當場開具責令整改通知書(shu) ,要求商家在7天內(nei) 整改到位,否則將處以相應罰款。
有商家前年就開始用外賣封簽
保障配送環節的食品安全
網絡餐飲“陽光廚房”,是指外賣商家在食品加工製作場所安裝視頻監控設備,通過視頻傳(chuan) 輸技術,使消費者可實時通過網絡餐飲平台在線查看加工製作現場。“陽光廚房”讓外賣商家後廚加工公開化,倒逼商家規範製作加工過程,促進商家誠信經營,消費者點餐更放心。
在餓了麽(me) 、美團外賣APP的首頁,消費者點擊進入“陽光廚房”,就可以進入相關(guan) 商家的後廚視頻監控頁麵,實時查看後廚情況。
“外賣封簽”是為(wei) 了保障外賣配送環節的食品安全,防止外送餐食外包裝在運送過程中被破壞而采取的一次性封口包裝件。“外賣封簽”避免食品配送中被汙染,保護了送餐過程的安全,還能作為(wei) 認定各方責任的重要證據。
杭城餐飲業(ye) 外賣封簽落實情況如何?
“你看,今天早上第一單就有外賣封簽。”在臨(lin) 平送餐的美團外賣小哥葉陽輝說,其實,不少商家早就在使用“外賣封簽”了,有些還在外賣打包台專(zhuan) 門放置了一個(ge) 封簽機,上麵裝著卷狀的封簽條。一拉、一撕、一貼,整個(ge) 操作流程很方便。
臨(lin) 近中午,杭城的外婆家、爐魚、老鴨集等門店陸續接到外賣訂單。店員介紹,每一單外賣最後一道工序就是貼上封口簽。
“我們(men) 從(cong) 2020年就開始使用外賣封簽了。”外婆家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錢報記者。其中,老鴨集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ge) 具有外賣基因的品牌,“老鴨集在模式上側(ce) 重外賣,占比近30%。”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老鴨集品牌強調為(wei) 顧客提供更好的離店體(ti) 驗,貼上封口貼,為(wei) 的就是保障外賣配送環節的食品安全,讓顧客更放心。”
消費者顧慮少了
小哥送餐也更有安全感
“我是個(ge) 點外賣狂人,基本每天都要點一二單外賣。”杭州的小於(yu) 告訴記者,從(cong) 早餐到晚餐,從(cong) 零食到夜宵,她都喜歡點外賣,“在‘外賣封簽’出現之前,我就比較關(guan) 注外賣包裝的密封情況。曾經有一次拿到一個(ge) 外賣,解開外麵的塑料袋後,裏麵的打包盒蓋子輕輕一碰就滑脫了,我就幹脆沒吃。如果外包裝上有封簽,而且封簽是完好的,那我就不會(hui) 有顧慮了。”小於(yu) 的說法代表了不少消費者的心聲。
“封簽肯定有用,從(cong) 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說,挺好的。標簽毀壞的話,說明這個(ge) 外賣被動過了。”在溫州送外賣的美團小哥小林哥給記者發來了一張手頭正在送的外賣照片。
不隻是對外賣食品的安全加了一道“保護鎖”,有時候,“外賣封簽”也讓外賣小哥們(men) 更有“安全感”。
“去年有一次,我送一杯奶茶,因為(wei) 商家的紙袋封口鬆了,顧客拒收,20塊錢一杯的奶茶隻能由我自己買(mai) 單。”在下沙大學城附近送外賣的餓了麽(me) 小哥曹求娃,跟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親(qin) 身經曆,“現在有了統一規範的外賣封簽,這樣的麻煩應該就不會(hui) 再有了。”
在杭州東(dong) 站一帶送外賣的姚權剛告訴記者,自己見過很多不同的“外賣封簽”,不過,有部分商家使用的封簽質量及貼封簽的方式,都有待改進。他給記者發來了一張照片:“比如,像這種封簽,下雨天一旦淋濕,很容易斷掉。這樣一來,我們(men) 就很難跟顧客解釋清楚了。”
沒有外賣封簽
可撥打12345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去年7月以來,杭州市場監管局以“浙江外賣在線”平台應用落地為(wei) 抓手,將外賣商家的“陽光廚房”接入餓了麽(me) 、美團外賣等訂餐平台,通過“明廚亮灶”直播,消費者在點餐時就可以觀看商家後廚實景,在配送環節商家使用“外賣封簽”,保證外賣能夠安全完好地送到消費者手中。
今年1~2月,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媒體(ti) 宣傳(chuan) 、發放告知書(shu) 、上門宣傳(chuan) 指導等方式加大“陽光廚房”、“外賣封簽”的宣傳(chuan) 力度,督導外賣商家對照省市場監管局的《網絡餐飲“陽光廚房”建設規範》、《餐飲外賣封簽規範使用指引》進行自查自改。
下一步,杭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對不安裝“陽光廚房”和不使用“外賣封簽”的外賣商家開展集中治理,督促外賣商家使用“浙江外賣在線”商戶端上傳(chuan) 台賬,對立案查處的外賣商家將統一對外進行公示。如消費者發現外賣商家有類似違法違規行為(wei) ,可撥打12345電話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ju) 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