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險為“三農”保駕護航
2021年,為(wei) 1.88億(yi) 戶次農(nong) 戶提供風險保障共計4.78萬(wan) 億(yi) 元—
農(nong) 業(ye) 保險為(wei) “三農(nong) ”保駕護航
本報記者 於(yu) 泳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積極發展農(nong) 業(ye) 保險和再保險。近日,中國銀保監會(hui) 發布《農(nong) 業(ye) 保險承保理賠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農(nong) 業(ye) 保險承保理賠所涉及的多個(ge) 環節進一步規範。
擴麵提標增品
近年來,我國農(nong) 業(ye) 保險市場份額不斷增長,農(nong) 業(ye) 保險覆蓋麵和滲透率持續提升,我國已成為(wei) 全球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據全國農(nong) 業(ye) 保險數據信息係統初步統計,2021年我國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規模為(wei) 965.18億(yi) 元,同比增長18.4%,為(wei) 1.88億(yi) 戶次農(nong) 戶提供風險保障共計4.78萬(wan) 億(yi) 元。其中,中央財政撥付保費補貼333.45億(yi) 元,同比增長16.8%。
中國農(nong) 業(ye) 再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莉表示,農(nong) 業(ye) 保險作為(wei) 分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對推進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促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保障農(nong) 民收益等方麵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我國幅員遼闊,以季風氣候為(wei) 主,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加之農(nong) 業(ye) 現代化步伐加快推進,市場價(jia) 格風險日益凸顯。2021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擴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這一政策要求是實現農(nong) 業(ye) 保險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ju) 措,是實現我國農(nong) 業(ye) 保險從(cong) ‘保成本’邁向‘保收入’的關(guan) 鍵一步,對增強廣大農(nong) 戶的獲得感,調動農(nong) 戶種糧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郭莉說。
記者了解到,2019年開始試點推廣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與(yu) 收入保險試點,近三年共計在8省累計為(wei) 227萬(wan) 戶糧農(nong) 種植的2013萬(wan) 畝(mu) 糧田提供了179億(yi) 元風險保險,提高了糧農(nong) 抵禦農(nong) 業(ye) 風險的能力,消除了糧農(nong) 的後顧之憂。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探索開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的試點品種從(cong) 三大糧食作物擴展到糖料作物,這是中央進一步提高農(nong) 業(ye) 保險保障程度和水平,推動農(nong) 業(ye) 保險“擴麵、提標、增品”的重要體(ti) 現。
中國是全球主要的食糖生產(chan) 和消費國之一,國內(nei) 糖料蔗糖產(chan) 量占食糖總產(chan) 量比例超過80%。因此糖料蔗產(chan) 業(ye) 的健康發展,對保障國內(nei) 食品安全及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至關(guan) 重要。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險及種植收入保險的推出,可進一步提高糖料蔗產(chan) 業(ye) 抵禦各類生產(chan) 及市場風險的能力,通過擴大保障麵積、提高保險金額、豐(feng) 富產(chan) 品類型等方式,強化農(nong) 險對糖料蔗產(chan) 業(ye) 的風險保障供給,有效平滑各類風險對廣大蔗農(nong) 切身經濟財產(chan) 的損失,切實保護蔗農(nong) 種植積極性,助推糖料蔗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再保險持續發力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特點決(jue) 定了農(nong) 業(ye) 保險存在著經營成本高、風險管理複雜等特征。特別是隨著農(nong) 險覆蓋麵和滲透度的不斷加大,盡管有中央財政的支持,仍然需要再保險分保機製介入來分擔承保風險。
2020年,中國農(nong) 業(ye) 再保險公司成立,是國內(nei) 唯一一家專(zhuan) 業(ye) 的農(nong) 業(ye) 再保險公司。中國農(nong) 再定位於(yu) 財政支持的農(nong) 業(ye) 大災風險分散機製的基礎和核心,基本功能是分散農(nong) 業(ye) 大災風險,推動建立並統籌管理國家農(nong) 業(ye) 保險的大災風險基金,加強農(nong) 業(ye) 保險數據信息共享,承接國家相關(guan) 支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
據郭莉介紹,2021年中國農(nong) 再與(yu) 35家農(nong) 業(ye) 保險承保機構簽署再保險標準協議,承擔行業(ye) 20%的農(nong) 業(ye) 風險保障,保費規模超過190億(yi) 元,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風險保障近1萬(wan) 億(yi) 元,服務農(nong) 戶1.88億(yi) 戶次,全麵增強了我國農(nong) 業(ye) 再保險的保障能力和韌性。
去年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多發頻發,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帶來較大影響。針對河南、山西等地出現的極端暴雨天氣及台風“煙花”等帶來的大範圍強降雨災害,中國農(nong) 再密切跟蹤災害損失情況,提前對受到較大不利影響的當地專(zhuan) 業(ye) 農(nong) 險公司提前支付賠款,緩解其快速賠付的現金壓力,共計為(wei) 河南、浙江、山西、寧夏等出現特大災情省份的種植險業(ye) 務賠付資金超過10億(yi) 元,為(wei) 農(nong) 業(ye) 大省災後穩定恢複生產(chan) 發揮了積極作用,穩定了農(nong) 業(ye) 保險市場。
此外,中國財產(chan) 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也開發了多個(ge) 地方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保險產(chan) 品。2021年,中再產(chan) 險通過昆明鮮花價(jia) 格保險、河北饒陽葡萄氣象指數保險等多款亮點產(chan) 品的研發與(yu) 試點,為(wei) 地方名特優(you) 和支柱性農(nong) 產(chan) 品提供可靠風險分散支持,累計提供風險保障超過1000萬(wan) 元。
盡管我國的農(nong) 業(ye) 保險和再保險已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與(yu) 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提升空間。“我們(men) 將從(cong) 產(chan) 品開發、精算定價(jia) 、承保理賠、技術應用等多角度,提升行業(ye) 領先水平,努力打造國內(nei) 農(nong) 業(ye) 保險市場發展新動能,實現新價(jia) 值,助力我國從(cong) 農(nong) 業(ye) 保險大國轉變為(wei) 農(nong) 業(ye) 保險強國。”中再產(chan) 險總經理張仁江說。
監管製度不斷完善
隨著農(nong) 業(ye) 保險的不斷發展,與(yu) 農(nong) 險相關(guan) 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製度也在不斷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農(nong) 業(ye) 保險條例》《農(nong) 業(ye) 保險承保理賠管理暫行辦法》等的出台也有助於(yu) 規範農(nong) 業(ye) 保險經營行為(wei) 。
據銀保監會(hui) 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最新出台的《農(nong) 業(ye) 保險承保理賠管理辦法》從(cong) 4個(ge) 方麵進一步規範農(nong) 業(ye) 保險行為(wei) 。一是更加突出以服務“三農(nong) ”為(wei) 中心。如增加“應當尊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規律”的表述,進一步縮短定損時限、細化查驗影像要求等,切實保障投保農(nong) 戶權益。二是新增森林保險作為(wei) 調整對象。《農(nong) 業(ye) 保險承保理賠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森林保險業(ye) 務另行規定,《辦法》則將森林保險統一納入調整範圍。三是強化或細化有關(guan) 規定。如進一步明確投保信息內(nei) 容和要求、將承保標的查驗內(nei) 容區分不同險類予以規定、統一定損時限規定、明確禁止套取保費補貼等。四是突出保險科技等相關(guan) 內(nei) 容。結合近年來農(nong) 業(ye) 保險最新發展趨勢,增加線上化、科技賦能、信息安全等有關(guan) 條款。
值得一提的是,《辦法》以提升專(zhuan) 業(ye) 化、精細化和集約化發展水平、更好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為(wei) 宗旨,在服務能力、科技賦能和信息安全等方麵對農(nong) 業(ye) 保險承保理賠管理進行了明確規定。
在科技賦能方麵,要求保險機構加大科技投入,采取線上化、信息化手段,提升承保理賠服務能力和效率。在信息安全方麵,《辦法》提出,保險機構應嚴(yan) 格按照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做好農(nong) 業(ye) 保險信息數據安全保護工作,對於(yu) 業(ye) 務開展中知悉的個(ge) 人隱私、個(ge) 人信息等數據,保險機構應當依法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非法提供,確保信息係統和數據安全。
從(cong) 長遠來看,《辦法》的出台將持續深化農(nong) 業(ye) 保險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農(nong) 業(ye) 保險規範經營、優(you) 化服務、提升效率,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保險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我國“三農(nong) ”事業(y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