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TCL創始人李東生談“全球化”:提升關鍵環節國產化率 構建全球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2-03-04 11: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兩(liang) 會(hui) 人物)TCL創始人李東(dong) 生談“全球化”:提升關(guan) 鍵環節國產(chan) 化率 構建全球產(chan) 業(ye) 鏈

  中新社廣州3月3日電 題:TCL創始人李東(dong) 生談“全球化”:提升關(guan) 鍵環節國產(chan) 化率 構建全球產(chan) 業(ye) 鏈

  中新社記者 蔡敏婕

  “中國製造業(ye) 需要繼續增強全球化經營的能力。”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創始人李東(dong) 生近日接受中新社專(zhuan) 訪時,再提“全球化”和“走出去”話題。

  TCL當年僅(jin) 是廣東(dong) 惠州一個(ge) 生產(chan) 磁帶的小廠,現在已成長為(wei) 一家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科技集團。李東(dong) 生被公認為(wei) TCL的靈魂人物和掌舵者,連續多年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他,每年全國人代會(hui) 都非常關(guan) 注經濟方麵的問題。

  當前中國製造業(ye) 在高端環節存在供給不足的被動局麵。李東(dong) 生認為(wei) ,要維護中國製造產(chan) 業(ye) 鏈的安全與(yu) 穩定,需要持續促進中國產(chan) 業(ye) 邁向全球產(chan) 業(ye) 價(jia) 值鏈中高端。

  如今,中國產(chan) 業(ye) 鏈攀升麵臨(lin) 困境。李東(dong) 生提出,要提升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的中國國產(chan) 化率,完善中國製造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建議率先支持產(chan) 業(ye) 基礎較好、已在全球具有領先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龍頭企業(ye) 向產(chan) 業(ye) 鏈上遊進軍(jun) 。

  “如何能夠突破技術瓶頸保持自己的發展,這是我們(men) 要麵對和解決(jue) 的問題。”在李東(dong) 生看來,對所謂“卡脖子”的定義(yi) 判斷要準確,對一些海外很難形成壟斷封鎖的項目、裝備、材料,可以繼續在國際分工原則下在海外采購,集中力量突破中國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瓶頸。

  2021年,中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得到提升。光伏、風電、船舶等產(chan) 業(ye) 鏈國際競爭(zheng) 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巨大的工業(ye) 製造能力和我們(men) 在實業(ye) 上的優(you) 勢,應該在全球產(chan) 業(ye) 中實現它的價(jia) 值。”李東(dong) 生說,首先,中國製造業(ye) 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有明顯比較優(you) 勢;其次,中國企業(ye) 與(yu) 全球市場融合愈加緊密;第三,中國製造業(ye) 體(ti) 量大、產(chan) 業(ye) 鏈完備;最後,中國正在推動科技創新,賦能中國製造業(ye) 向高端加速升級。

  “這些都是中國製造業(ye) ‘出海’的優(you) 勢,讓我們(men) 在全球建立產(chan) 業(ye) 鏈的時候,能夠得到更好的服務和支持。”李東(dong) 生說。

  如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意識到製造業(ye) 在本土一定要有相當的比例,並提出製造業(ye) 回歸。

  李東(dong) 生認為(wei) ,這就需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完善中國製造產(chan) 業(ye) 鏈布局。國家一方麵應利用本輪產(chan) 業(ye) 鏈重構的機遇,吸引外資高科技製造業(ye) 企業(ye) 來華投資設廠,形成產(chan) 業(ye) 集群;一方麵要鼓勵和支持中國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將工業(ye) 製造優(you) 勢延伸到海外,設立研發和生產(chan) 基地,加快建設全球產(chan) 業(ye) 鏈。

  目前,疫情和貿易保護主義(yi) 疊加催生的逆全球化浪潮,將導致產(chan) 業(ye) 鏈區域化和短鏈化,這是當前中國製造業(ye) 全球化的一大風險。

  如何應對這種風險,李東(dong) 生以其集團為(wei) 例分享經驗,包括調整海外生產(chan) 基地和供應鏈;與(yu) 當地公司共建生產(chan) 基地、供應鏈和研發體(ti) 係,提升本土化經營水平;加大研發投入,布局建立全球研發體(ti) 係等。

  “中國製造業(ye) 要麵對全球競爭(zheng) ,尤其是麵對近幾年的逆全球化趨勢,我們(men) 要更加積極有為(wei) 。”李東(dong) 生建議,要利用中國製造的比較優(you) 勢,有針對性地推動區域性經濟合作和產(chan) 業(ye) 鏈集群化。(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