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職業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見
議事廳
“職教高考”全國統一 加快推進職業(ye) 本科
改變職業(ye) 教育“低人一等”的刻板偏見
一是提高質量,一是提升形象,這是教育部2022年職業(ye) 教育工作的兩(liang) 大任務。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職業(ye) 教育如何提高質量和提升形象,成為(wei) 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最近,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教育事業(ye)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共有中等職業(ye) 學校7294所,招生488.99萬(wan) 人,在校生1311.81萬(wan) 人;本科層次職業(ye) 學校32所;高職(專(zhuan) 科)學校1486所;職業(ye) 本科招生4.14萬(wan) 人;高職(專(zhuan) 科)招生552.58萬(wan) 人。職業(ye) 本科在校生12.93萬(wan) 人;高職(專(zhuan) 科)在校生1590.10萬(wan) 人。
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ye) 教育體(ti) 係。職業(ye) 教育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青年實現技能成才夢,助力脫貧攻堅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長期以來,職業(ye) 教育等同於(yu) 中職和高職專(zhuan) 科教育,伴隨著“無奈的選擇”“低人一等”等詞存在,職業(ye) 教育的吸引力不足。
“‘職教高考’全國統一。”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認為(wei) ,此舉(ju) 有利於(yu) 彰顯職業(ye) 教育類型特色,實現職業(ye) 教育的內(nei) 部貫通,完善現代職教體(ti) 係。“加快推進職業(ye) 本科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認為(wei) ,發展職業(ye) 本科教育,既是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又是順應世界職業(ye) 教育發展趨勢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的客觀要求,還是增強職業(ye) 教育吸引力和適應性的重要創新舉(ju) 措。
設立全國工匠日
“在我國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中,技能人才無疑是中流砥柱。但是,尊重勞動、尊重技能的社會(hui) 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優(you) 化。”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ye) 學院院長鄭亞(ya) 莉建議,設立全國工匠日,呼籲全社會(hui) 尊重勞動、尊重技能。
鄭亞(ya) 莉認為(wei) ,通過設立全國工匠日,有助於(yu) 推動建設技能型社會(hui) ,助力國家重視技能、社會(hui) 崇尚技能、人人學習(xi) 技能、人人擁有技能,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wei) 大的時代風尚,讓個(ge) 體(ti) 感受到因為(wei) 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因成為(wei) 工匠而受到社會(hui) 更多尊重。
在調研中,鄭亞(ya) 莉發現,一些地方已經有了試點經驗,設立全國工匠日是將地方行為(wei) 上升為(wei) 國家行為(wei) 。例如,2019年,杭州市人大決(jue) 定,自當年起將每年的9月26日設立為(wei) 杭州工匠日。2021年,蘇州將每年4月28日設立為(wei) 蘇州工匠日。
在2021年中國人大網公布的《職業(ye) 教育法(修訂草案)》中,有“每年5月第2周為(wei) 職業(ye) 教育活動周”的內(nei) 容。因此,鄭亞(ya) 莉建議,可以考慮將全國工匠日設在每年的職業(ye) 教育周活動中。同時,培育一批國家層麵的“工匠”相關(guan) 品牌活動,加強中國工匠培育選樹,常態化開展時代工匠的尋訪活動,成立諸如工匠智庫、工匠協會(hui) 等社團組織,為(wei) 更多工匠的成長成才提供保障。
考試招生是職業(ye) 教育改革的“牛鼻子”
“職教高考”不是新事物。自2013年教育部印發《關(guan) 於(yu) 積極推進高等職業(ye) 教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來,山東(dong) 、江蘇、江西、四川、重慶、福建、安徽等省份已對“職教高考”進行試點。
“考試招生是牽動職業(ye) 教育改革的‘牛鼻子’,是優(you) 化類型定位、暢通學生升學通道的關(guan) 鍵。”最近,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職教高考”要成為(wei) 高職招生的主渠道,今年,要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基礎上,完善“職教高考”的頂層設計,更好地發揮“指揮棒”的作用。
“實行職業(ye) 教育高考的目的在於(yu) 彰顯職業(ye) 教育類型特色,實現職業(ye) 教育的內(nei) 部貫通,完善現代職教體(ti) 係。”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建議,加快製訂並推行全國統一的“職教高考”製度實施方案。
葛道凱分析,“職教高考”製度的核心是完善“文化素質+職業(ye) 技能”,但由於(yu) 中等職業(ye) 教育招收的學生文化素質基礎不平衡,中等職業(ye) 學校的辦學實力和水平差異較大,加之技能型考試的專(zhuan) 業(ye) 分類眾(zhong) 多,考試內(nei) 容難免複雜。此外,我國高職分類考試包括春季高考、單獨招考、自主招生、中高職銜接、注冊(ce) 入學、免試申請入學等多種方式,招考種類較多,卻沒有統一的招錄標準。
同時,“招考培”製度也需分類優(you) 化。葛道凱建議,職教高考“文化素質”測試采取全國統一考試的形式實施,職業(ye) 技能測試則采取省級層麵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的形式開展。在招錄方麵,要構建與(yu) 生源數量相適應的招生計劃分配機製,進一步打破升學地域和學校限製,並鼓勵綜合性大學、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參與(yu) 。在培養(yang) 方麵,高等院校應對職教高考的學生進行單獨分班、製定獨立人才培養(yang) 方案及考核評價(jia) 方式等。
加快推進職業(ye) 本科
“職業(ye) 本科教育作為(wei) 職業(ye) 教育的新模式,是一個(ge) 新鮮事物。”全國政協委員、廣東(dong) 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認為(wei) ,職業(ye) 本科發展時間較短、製度積累不夠,與(yu) 其相匹配的政策製度體(ti) 係尚未完全形成。
陳子季也表示,職業(ye) 本科教育“是什麽(me) ”“怎麽(me) 辦”“辦成什麽(me) 樣”是職教戰線和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到2025年,“辦學格局更加優(you) 化,辦學條件大幅改善,職業(ye) 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yu) 高等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ye) 教育吸引力和培養(yang) 質量顯著提高”。
目前,我國職業(ye) 本科學校現有32所,其中民辦22所、公辦10所,2021年招生4.1萬(wan) 人、在校生數量12.9萬(wan) 人。職業(ye) 本科學校數占高職(專(zhuan) 科)學校總數的比例僅(jin) 2.15%;招生規模占比僅(jin) 0.74%。“離‘職業(ye) 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於(yu) 高等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的10%’的要求相差較遠。”許玲認為(wei) ,職業(ye) 本科教育試點院校數量較少,對職業(ye) 本科教育的經費及政策投入亟需加強。
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財政部公布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zhuan) 業(ye) 建設計劃(“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名單。首批“雙高計劃”建設名單共計197所,其中高水平學校建設高校56所,高水平專(zhuan) 業(ye) 群建設高校141所。
“明確‘雙高學校’升本是發展職業(ye) 本科的主旋律,即‘雙高學校’升格和舉(ju) 辦職業(ye) 本科專(zhuan) 業(ye) 是發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的主渠道。”鄭亞(ya) 莉認為(wei) ,這批學校辦學基礎良好、實力雄厚,類型特色鮮明,能夠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陳子季表示,會(hui) 支持符合條件的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獨立升格為(wei) 職業(ye) 本科學校,支持符合產(chan) 教深度融合、辦學特色鮮明、培養(yang) 質量較高的專(zhuan) 科層次高等職業(ye) 學校,升級部分專(zhuan) 科專(zhuan) 業(ye) ,試辦職業(ye) 本科教育。他還表示:目前全國專(zhuan) 升本的比例已達20%,下一步力爭(zheng) 讓更多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接受高質量的職業(ye) 本科教育。
“目前,職業(ye) 本科教育尚處於(yu) 發展初期,其有自身特色的專(zhuan) 業(ye) 名稱,與(yu) 普通本科專(zhuan) 業(ye) 名稱不一致,專(zhuan) 業(ye) 也未納入相應目錄,導致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在公務員考試、事業(ye) 編製考試報名時,專(zhuan) 業(ye) 不吻合資格審核不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工程技術實訓中心主任王紅軍(jun) 建議,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教育部等應盡快將職業(ye) 本科專(zhuan) 業(ye) 納入“考公”“考編”目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梁國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