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吳曉東:深化數字化改革 建設“數字中國”
(兩(liang) 會(hui) 人物)全國人大代表吳曉東(dong) :深化數字化改革 建設“數字中國”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 範宇斌)“浙江聚焦高質量發展、競爭(zheng) 力提升和現代化先行,將數字化改革與(yu) 全麵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範區重大改革任務整體(ti) 貫通、一體(ti) 推進,用數據流提升決(jue) 策流、業(ye) 務流、管理流,對省域治理體(ti) 製機製、組織架構、方式流程進行全方位、係統性變革重塑,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動力源和能力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台州市委副書(shu) 記、代市長吳曉東(dong) 5日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如是說。
從(cong) “數字浙江”到“數字中國”,浙江是全國數字化改革的先行省,該省已形成“平台+大腦”“係統+跑道”改革架構,創新解決(jue) 了一批傳(chuan) 統手段方法無法解決(jue) 的難題,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硬核成果。
數字化改革實現了黨(dang) 政機關(guan) 整體(ti) 智治。吳曉東(dong) 表示,浙江運用數字技術完善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體(ti) 製、工作機製和工作製度,持續推進重大應用功能優(you) 化、體(ti) 驗升級、覆蓋擴麵,形成了黨(dang) 建統領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hui) 、數字文化、數字法治的大治理體(ti) 係,推動黨(dang) 建工作具象化、可量化、可評價(jia) 。
同時,浙江全省建立“七張問題清單”,通過“問題發現、任務分解、整改跟蹤、辦結銷號、驗收確認、立體(ti) 評價(jia) 、回頭看”常態化全周期標準化管理,提升了政治引領力、問題管控力、整體(ti) 智治力。
作為(wei) 民營經濟大省,數字化改革在推動浙江高質量發展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浙江加快‘產(chan) 業(ye) 大腦+未來工廠’融合發展,集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資金鏈、創新鏈,助力民企創新變革、產(chan) 業(ye) 生態優(you) 化、政府精準服務。”吳曉東(dong) 表示,目前,浙江已建設30個(ge) 產(chan) 業(ye) 大腦、61家未來工廠,啟動36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新智造試點,建設一批世界一流企業(ye) ,打造塊狀經濟升級版。
以民營經濟大市台州為(wei) 例,吳曉東(dong) 談及,台州以機床產(chan) 業(ye) 大腦為(wei) 牽引,集成鏈接浙江全省4000多家上下遊企業(ye) ,數字化改造覆蓋率超80%以上,有10多項專(zhuan) 利技術填補中國國內(nei) 空白,攻克高鐵銑刀等近10項“卡脖子”技術,培育出海德曼等“未來工廠”,湧現出北平機床兼並德國施耐亞(ya) 等案例,台州全市經濟型數控機床產(chan) 量超全國三分之一、中高端占有率提高到8%左右,構建起機床產(chan) 業(ye) 新生態。
數字化改革促進了治理現代化。“浙江在構建基層治理‘141’體(ti) 係(1個(ge) 縣級社會(hui) 治理中心、4個(ge) 鄉(xiang) 鎮基層治理平台和1個(ge) 村社網格)基礎上,以數字化驅動線上線下資源統籌、上下貫通、綜合集成、協同賦能,將矛盾化解、應急管理、公共服務等落到村社網格‘最後一公裏’,形成‘謀劃-運籌-落地’閉環,也有效提升了領導力、組織力和執行力,浙江全省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99.9%,矛盾就地化解率99%以上。”吳曉東(dong) 說。
與(yu) 此同時,數字化改革還大大增強了群眾(zhong) 獲得感。浙江推出民呼我為(wei) 等應用,建立民情快速通達解決(jue) 機製,實現群眾(zhong) 訴求事件1分鍾簽收、30分鍾流轉處置、24小時辦結反饋,讓群眾(zhong) 對數字化改革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吳曉東(dong) 舉(ju) 例談道,“在杭州富陽醫學檢查結果互認改革基礎上,浙江打造‘浙醫互認’應用,覆蓋二乙及以上醫療機構372家,單日互認3.5萬(wan) 次,互認總數1127萬(wan) 次,節約費用5億(yi) 多元,人均節約看病時間10分鍾以上。”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浙江數字化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於(yu) 2022年,浙江官方定調為(wei) 推進數字化改革全麵貫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提出要進一步放大數字化改革的格局,推動各領域製度重塑、流程再造,加快打造全球數字變革高地。
對此,吳曉東(dong) 建議,“在國家層麵,要加快建設一體(ti) 化公共數據平台,加強數據開放共享,打通數據對接壁壘,促進高效協同。同時,加快數據開放利用等方麵立法,完善數據治理體(ti) 係,提高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